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沅陵至张家界车程将压缩至1小时!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实现“毫米级精度”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11日 12:53 1 admin

明年内,沅陵至张家界车程将压缩至1小时!8月6日,九派新闻从武汉蔡甸区获悉,近日,随着最后一节重达238.6吨的钢梁精准吊装到位,G59呼北高速湖南张家界至官庄段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在怀化市沅陵县成功合龙。这座桥梁主桥钢结构来自武汉“智造”,让800米跨径实现“毫米级精度控制”。

沅陵至张家界车程将压缩至1小时!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实现“毫米级精度”

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成功合龙。

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是张官高速控制性工程,跨越湖南“四水”第二大水系沅水,全长1707米,主桥为跨径800米双塔单跨悬索桥,是湖南在建跨径最大悬索桥工程。大桥主桥由67节钢混组合梁拼装而成,主桥钢结构吨位为9000吨。中建科工旗下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负责桥梁主桥钢结构制造、供应、桥面板安装及现场连接工程。

在武汉市蔡甸区中建钢构武汉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里,三维视觉焊接机器人正用激光“眼睛”扫描钢构件,通过点云数据逆向构建三维模型,智能识别焊缝特征,自主生成最优焊接路径程序。当机械臂启动焊接时,其末端焊枪依据实时电弧跟踪反馈进行动态微调,实现从工件识别到焊接轨迹执行的完整闭环。“有了硬核技术的加持,我们实现了从钢板下料到成品发运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主桥67个节段通过13.5万套高强螺栓连接而成,47万个螺栓孔位的装配精度全部控制在毫米级。

沅陵至张家界车程将压缩至1小时!洞庭溪沅水特大桥主桥合龙实现“毫米级精度”

三维视觉焊接机器人用激光“眼睛”扫描钢构件。

“就像给机械臂装上了激光眼睛和会思考的大脑。”中建钢构武汉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创新采用三维视觉焊接机器人,攻克了建筑构件非标准化的行业难题。在关键的主梁拼装环节中,团队通过“双控体系”动态修正,最终实现800米跨径的毫米级精度控制。机器人的应用不仅使生产更高效、更精准,同时保证了产品品质稳定、安全性更高,还节省了加工成本。

这座横卧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之间的钢铁巨龙,预计2026年通车后将把沅陵至张家界的车程压缩至1小时,武陵山区前往长江经济带的时间将缩短2小时,对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桥的贯通还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张家界、湘西、怀化三大旅游区将形成“1小时旅游圈”,五强溪水库“千岛湖”景观也将通过桥身观景平台纳入黄金旅游线。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作为连接中西部与北部湾的陆路捷径,未来经呼北高速直达东盟的物流时间将大幅缩短,为武陵山区的茶叶、柑橘等特产打开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同时,大桥与张官高速构成湘鄂黔交界处的“黄金走廊”,吸引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企业沿线布局,推动武陵山区从“边缘地带”转型为区域协作枢纽。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项工程中锤炼的智能建造技术正在走向世界。就在上周,由中建钢构武汉公司制造的首批钢构件已通过塞尔维亚新萨瓦河大桥验收,即将启运欧洲。业内专家指出,洞庭溪沅水特大桥的建成,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展示了中国基建从“建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为同类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新范本。

目前,张官高速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条全长82.3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成为助推武陵山区乡村振兴的“黄金走廊”,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联动发展。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徐腾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