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各大公司财政年度的起始时间不同于自然年,因此会出现财政季度、年度等与自然年不一致的情况。各家公司可能会按照每季度、每半年的频率公布业绩情况。飞机制...
2025-08-13 0
综述
本报记者 张一鸣
如果提及顶尖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定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多个研究机构围绕顶尖科学家主题开展了深入研究,试图寻找顶尖科学家的成长密码。
2023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公管所”)启动了《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特点》课题研究工作。此项超过一年时间的研究工作,对100位基础科学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信息进行了深度分析,对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高校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访谈,开展了样本量达9589个的调查分析,试图寻找顶尖科学家全生命周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
迫在眉睫
2024年的金秋十月,诺贝尔奖榜单揭晓,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照片和简历被张贴在北京中学高中部的大楼门口,映入每一位进出楼的师生眼帘。
每年诺贝尔奖榜单对外发布后,全国的一些中学都会张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基本信息,在孩子们心里种下做中华栋梁、成世界顶尖人才的种子。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系统围绕培养顶尖科学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建立起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流程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了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已毕业1.7万名学生。
公管所所长、研究员李佐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支撑,顶尖科学家是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革命性突破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顶尖科学家数量较少,已成为制约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因素。
2023年4月,公管所接受中心党组交办任务,组建课题组,启动了《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特点》课题研究。课题组从分析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信息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尤其是发放了9589份调查问卷,力图寻找顶尖科学家全生命周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
一组数据凸显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显示,中国内地有10687名科学家入选,占4.92%;美国有84202人入选,占38.79%;中国内地入选人数约为美国的1/8。
这组数据表明,培养和集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的重大课题。
2023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昊主持召开了“反思我们教育体系在培养大师级人才的差距和不足”讨论会,本科开始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国研中心研究人员纷纷结合自身经历,谈了各自对此主题的思考和认识,提出了我国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更多地培养大师级人才或顶尖科学家的建议。课题组对中心领导的讲话和参会研究人员的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提炼,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深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研讨、调研和访谈活动,前去若干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一流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
课题组与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人才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等教学一线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
“课题组有机会访谈了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全球顶尖科学家丘成桐教授,他的观点至今令人记忆犹新,他指出国内顶尖科学家成长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当前应试教育中的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阶段的重复刷题和‘题海战术’大大削弱了中小学生的创新力;二是国内的大多数中小学生、大学生独立性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问题意识;三是引进国际顶尖科学家时注重‘砸钱’,而忽视塑造宽松自由、国际化的科研氛围,而一流的、国际化的科研环境正是全球顶尖科学家最向往的。”李佐军说。
数学作为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基础学科,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丘成桐的团队在清华大学成立“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与国内的多所中学合作设立了“丘成桐少年班”,为具有数学天分的孩子搭建起通畅的成长通道,选拔和培养数学人才。2024年11月,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举行了“丘成桐少年班”授牌仪式。
由点及面,课题组希望了解更多类似丘成桐的科学家的成长经历。
他们选取2010年—2023年期间100位基础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类)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顶尖科学家的重点研究对象,利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维基百科等网站数据信息资料,梳理分析了100位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本科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以及博士后、职业早期、职业中后期等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信息。
“我们连续加班近一个月,提炼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六大成长规律特点,即科学热情点燃和早期训练对顶尖科学家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持续的优质教育为顶尖科学家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师生传承效应在顶尖科学家身上体现得很明显;多数顶尖科学家拥有跨国或跨机构流动经历;国外顶尖科学家担任行政职务相对较少;顶尖科学家普遍具有‘一生磨一剑’的专注精神。这六条成长规律特点的发现和提炼对探索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课题组的研究人员说。
国内有不少关于顶尖科学家的研究,但大多聚焦于顶尖科学家成长的某个阶段,较少从顶尖科学家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研究。为了能够准确描绘制约顶尖科学家成长的因素,课题组不断优化调整研究思路。在研究一段时间后,课题组发现仅仅分析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信息远远不够,还必须增加国内顶尖科学家成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增加全球科技强国顶尖科学家培养经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强、可以操作的政策建议。
随着研究的深入,课题的题目也不断优化调整,从“顶尖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分析”变为“顶尖科学家是如何生成的”,最终确定为“加快培养顶尖科学家的建议”。
与时俱进
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制约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因素,顶尖科学家的研究变得愈发迫切。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同时还指出,要建成科技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公管所多次召开讨论会,带领课题组成员反复全面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顶尖科技人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不断优化调整课题研究框架思路,修改每一版稿子。
为了进一步全面系统掌握国内顶尖科学家成长面临的主要瓶颈,课题组设计和开展调查问卷,向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的、拥有高级职称的老师和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985高校和211高校)发放了近万份调查问卷。
课题协调人孙飞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课题组向近百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出邀约函并填写问卷,经过两个多月的组织协调和反复督促,最终收回有效问卷9589份。
通过大样本调查问卷分析,课题组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国内顶尖科学家在各个成长阶段面临的问题,如早期科学兴趣点燃不足、优质科学教育和英才贯通培养体系缺失;顶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充分;科学家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较少;国内院士担任行政职务过多、缺乏长期专注深耕的科学精神;职业早期和职业中期科研经费和平台资源保障不足、国内科研生态环境亟待整顿治理等。由于找准了问题,因而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就更强了。
“课题组集体上墙讨论修改稿子就有12次,大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不断优化提升。尤其是在报告的政策建议部分,按照有新意、有力度、可操作等原则要求,提出了五大‘实招’,即健全超常少儿识别、保护和培养机制;推进超常教育大中小学贯通发展;充分发挥顶尖科学家‘传帮带’作用;鼓励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减少和规范科学家担任行政职务。”李佐军说。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巩固,我国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培养出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级别的顶尖科学家。
相关文章
注:各大公司财政年度的起始时间不同于自然年,因此会出现财政季度、年度等与自然年不一致的情况。各家公司可能会按照每季度、每半年的频率公布业绩情况。飞机制...
2025-08-13 0
近日,蚌埠市禹会区科协在迎宾社区开展科学实践课——“自制泡泡水”实验,二十余名小朋友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表面张力的科学原理。 课堂上,志愿者老师先通过一段...
2025-08-13 0
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据拉美社8月11日报道,中国正重点利用人工智能(AI)等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数据分析来改进传统农业模式。报道称,在接受拉美社记者...
2025-08-13 0
金融界2025年8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武汉大学、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区分用户探索性模式和时空重访问模式的POI...
2025-08-13 0
金融界2025年8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
2025-08-13 0
8月12日,今日有媒体发布文章称,荣耀前CEO赵明加盟智界汽车。但据网易科技报道,赵明本人向他们表示:不会的。同时网易科技通过相关高层交叉确认,赵明加...
2025-08-13 0
2025年下半年的手机市场即将迎来一波新机潮,无论是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玩家,还是热衷于记录生活的摄影爱好者,都能在这批新机中找到心动之选。性能强者:为...
2025-08-13 0
科技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脑机接口(BCI)技术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答案。去年底,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列出了2025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国计划测试脑机接口...
2025-08-1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