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23:31 1 admin

2025年的在线旅游市场,早已不是"流量为王"的草莽时代。当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当携程、飞猪等巨头环伺,当Z世代用户的需求变得像天气一样难以预测——去哪儿旅行如何在竞争中突围?答案藏在一场静悄悄的"数据革命"里:通过客户数据平台(CDP)的深度实践,这家成立20年的老牌OTA(在线旅游平台),正用数据赋能每一个运营决策,让"千人千面"从口号变成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一、行业阵痛:当流量红利退潮,OTA的运营困局有多难?

作为中国最早的在线旅游平台之一,去哪儿旅行用18年时间积累了近6亿用户。但在2020年前后,管理层却敏锐意识到一个残酷现实:用户增长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易观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用户规模增速已从2019年的18%降至5.3%,而用户月均使用时长波动收窄至3.2小时——这意味着,靠"拉新"就能拉动GMV的时代彻底终结。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更棘手的是运营效率的瓶颈。去哪儿数据平台团队负责人回忆:"当时我们做用户召回,运营同学要手动从多个数据系统导出流失用户名单,再用Excel筛选标签,发优惠券时还要担心重复触达;做亲子酒店推荐,运营需要提前三天找数据团队跑SQL,等标签出来活动都快结束了。"这些问题暴露出传统运营模式的三大硬伤: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 标签复用性差:不同业务线各自为战,"亲子用户"在酒店部门是一个标签,在机票部门又是另一个标准,沉淀的高价值标签不足10%;
  • 响应速度滞后:离线数据处理周期长,用户行为发生后,往往需要T+1甚至更久才能生成可用标签,错过最佳运营时机;
  • 效果追踪模糊:每次活动都要单独开发报表,ROI计算依赖人工统计,"投100万优惠券赚了300万"的结论,往往经不起数据回溯验证。

"我们需要一个能串联全链路数据的'运营中枢'。成了去哪儿CDP项目启动的起点。


二、CDP到底是什么?它为何能成为OTA的"运营神器"?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理清几个概念:提到用户数据管理,你可能听过CRM(客户关系管理)、DMP(数据管理平台),但CDP(客户数据平台)到底有何不同?

对比维度

CRM

DMP

CDP

核心定位

销售部门的客户管理工具

营销部门的广告投放工具

全链路的运营赋能平台

数据类型

私域实名数据

公域匿名数据

私域+公域实名数据

应用场景

客户关系维护

广告精准投放

运营活动全流程

使用角色

销售、客服

市场、广告投放

运营、产品、用研

(注:表格根据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及行业实践整理)

简单来说,CDP是"为运营而生的数据中台"。它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数据(如用户行为、交易记录、设备信息),构建统一的用户画像和商品标签体系,最终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渠道,用合适的方式,把合适的内容推给合适的用户"(4W1H原则)。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对去哪儿这类OTA而言,CDP的价值尤为突出:用户的一次搜索、一次点击、一次退订,都可能藏着需求信号——比如连续浏览3家亲子酒店却未下单的用户,可能正在比价;近期购买过考研资料的旅客,大概率需要考点附近的酒店。CDP的作用,就是把这些碎片化的行为数据转化为可执行的运营策略。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三、从0到1搭建CDP:去哪儿的三大"破局"实践

2021年,去哪儿正式启动CDP建设项目。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让CDP既满足业务的灵活性,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 闭环设计:让运营从"依赖技术"到"自主驱动"



传统数据平台的痛点是"技术主导"——运营提需求,数据团队开发,周期长且难以迭代。去哪儿CDP的第一个创新是打造"全流程自助"的运营闭环:运营同学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完成"圈选人群→配置策略→效果追踪"的全链路操作,无需依赖技术开发。

举个例子:中秋促销期间,运营想触达"过去30天浏览过月饼礼盒但未购买的高净值用户"。过去需要提需求给数据团队,现在只需在CDP界面上勾选"月饼浏览行为""未购标签""高价值用户分群"三个条件,系统自动生成人群包;选择短信/PUSH/APP弹窗触达方式,设置优惠券金额和有效期,策略即可实时生效。整个过程从过去的3天缩短到2小时。

这种"自助式"设计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激发了业务的创新活力。数据显示,CDP上线后,去哪儿每月运营活动次数从20次激增到100+次,运营团队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新"。

2. 标签体系:用MECE原则构建"用户画像词典"

标签是CDP的"血液"。但如何让标签既覆盖全面,又避免重复?去哪儿团队选择了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将标签分为"用户(人)"和"商品(货)"两大维度,每个维度下再细化一级、二级类目。

以用户标签为例:

  • 基础属性:设备信息(iOS/Android)、身份特征(年龄/性别)、风险属性(是否黑产用户);
  • 行为属性:搜索行为(最近搜索关键词)、活跃行为(7日登录次数)、订单行为(历史消费金额);
  • 偏好属性:消费偏好(价格敏感型/品质型)、出行偏好(亲子游/商务游)、平台偏好(常用功能模块);
  • 生命周期:新用户(注册7天内)、活跃用户(30天内有交易)、流失用户(90天无活跃)。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商品标签同样遵循这一逻辑:酒店标签包含基础信息(星级/位置)、产量(房量/空房率)、产品力(特色服务/用户评分);机票标签涉及舱位等级、航线热度、退改规则等。

目前,去哪儿CDP已沉淀2000+标签,覆盖15+业务线,其中"亲子用户""商旅高频用户""高复购风险用户"等高价值标签的复用率超过80%,真正实现了"一次建设,多次复用"。

3. 实时能力:让运营"跟得上用户的脚步"

在线旅游的用户行为具有强时效性——用户上午搜索"三亚酒店",下午可能就会下单;今晚浏览"明天早班机",凌晨就可能取消订单。传统离线标签(T+1更新)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去哪儿CDP的实时标签体系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生。

但实时标签的开发难度极高:一方面,需要将实时数据流(如用户点击行为)与离线数据(如历史订单)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让运营同学无需编写代码,就能自助生成实时标签。

去哪儿的解决方案是"分层架构+工具化封装":

  • 底层:通过Flink实时计算引擎处理用户行为流,每秒可处理百万级事件;
  • 中层:构建实时标签计算模板,支持"时间窗口聚合"(如最近1小时搜索次数)、"事件触发标记"(如首次点击机票)等常见场景;
  • 上层:提供可视化配置界面,运营同学只需选择"事件类型""时间范围""聚合方式",即可生成实时标签。

以"酒店首单用户"标签为例:用户完成首次酒店预订后,实时标签会在支付成功的5秒内更新,运营团队可立即触发"新客专享券"发放策略。数据显示,实时标签上线后,酒店首单转化率提升了18%,优惠券核销率从32%提升至45%。


四、从"能用"到"好用":CDP如何重塑去哪儿的运营生态?

经过两年多的迭代,去哪儿CDP已从最初的"实验项目"成长为支撑全公司运营的"核心引擎"。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指标的提升,更深刻改变了业务的决策逻辑。

1. 用户运营:从"广撒网"到"精准打击"

  • 召回场景:过去圈选流失用户需要手动拼接多个数据源,现在通过CDP的"流失预警模型",系统自动识别"30天未登录+最近一次消费金额>500元"的高价值用户,触达转化率提升40%;
  • 促活场景:中秋活动期间,CDP通过"潜在中秋出行用户"标签(包含搜索"月饼""返乡"关键词、浏览过机票的用户),将活动信息精准推送给200万用户,活动参与率从8%提升至15%;
  • 降损场景:通过"黑产用户识别模型",CDP标记了12万高风险账号,大促期间虚假订单拦截率提升至95%,每年为平台减少损失超千万元。

2. 商品运营: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 库存优化:针对"考场周边酒店",CDP通过"考公准考证下载用户"标签,提前15天识别目标客群,在考点3公里范围内酒店推出"特价房",相关酒店入住率提升60%,客单价增长25%;
  • 活动策划:五一豪华酒店促销活动中,CDP结合"高消费力用户"标签(年消费>10万元)和"酒店偏好"标签(曾入住过五星酒店),将活动信息推送给50万用户,活动GMV超预期30%;
  • 动态定价:通过"用户价格敏感度"标签(基于历史购买折扣数据),CDP为不同用户展示差异化价格策略,某热门航线经济舱的平均转化率提升了22%。

3. 技术能力:从"支撑角色"到"增长引擎"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目前,去哪儿CDP的标签服务SLA可用性达到99.99%,QPS峰值20万次/秒,查询响应时长P99仅5ms;人群包预估/分析查询平均耗时2秒,完全满足运营活动的实时性要求。这些技术指标的背后,是团队在架构设计上的三大创新:

  • 容器化部署:通过K8s实现服务的弹性扩缩容,大促期间可自动扩容3倍,保障系统稳定;
  • 多租户隔离:按业务线(酒店/机票/火车票)和服务级别(核心/非核心)划分资源,避免相互干扰;
  • 跨机房容灾:数据存储采用三地三中心架构,确保单机房故障时服务0中断。

五、未来已来:CDP的下一站是"智能运营中枢"

对于去哪儿CDP的未来:从"数据赋能"走向"智能决策"。具体方向包括:

  • 模型化标签:引入机器学习算法,自动生成"用户流失概率""复购可能性"等预测标签,目前已在酒店续订场景试点,准确率达82%;
  • 平台智能化:与BI平台深度联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实现"语音生成人群包"(如"帮我圈选最近一周搜索过三亚亲子酒店的女性用户"),降低运营门槛;
  • 策略最优化:基于强化学习模型,自动推荐最优触达策略(如"给高价值用户发100元券,给潜力用户发满减券"),目标是让ROI再提升2-3倍。

结语:数据驱动的终极意义,是让"用户价值"被看见


在线旅游下半场:如何用CDP破解精细化运营密码?


从去哪儿的CDP实践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运营思维的变革——数据不再是后台的"数字游戏",而是前台业务的"决策依据"。当运营同学可以自助圈选人群、实时查看效果、快速迭代策略,当每一次用户触达都能基于真实的用户需求,企业的增长便从"靠运气"变成了"可预期"。

在在线旅游的下半场,CDP或许不是万能的,但它一定是企业构建"用户洞察力"的必经之路。"CDP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运营动作都有数据支撑,让每一次用户互动都更有温度。" 而这,或许就是科技赋能商业最动人的模样。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