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10日 22:16 1 admin

从划时代技术到悄然退场,3D Touch的七年之旅见证了苹果对实用主义的回归,而一项激光黑科技专利正在重燃压感交互的希望。

2015年,iPhone 6s的发布带来了一项惊艳的技术:3D Touch。手指轻压、重压,屏幕能感知力度差异并给出不同反馈,苹果将其誉为“继多点触控后的又一次交互革命”。一时间,重压微信图标直接扫码、重压屏幕边缘调出多任务成为果粉炫耀的资本。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苹果6S

而在射击游戏圈,这项技术更是封神——重压开镜、松手射击的操作让iPhone玩家自带“物理外挂”。然而四年后,iPhone 11系列彻底移除了3D Touch,这项黑科技黯然退场。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苹果11


01 辉煌起点:从Apple Watch到iPhone的技术迁移

3D Touch的诞生并非源于iPhone,而是为了解决智能手表小屏幕的操作难题。2014年,第一代Apple Watch搭载了Force Touch技术,通过压力感应提升小屏设备的操作效率。

苹果工程师很快发现这项技术的潜力远超预期。2015年9月,iPhone 6s成为首款搭载3D Touch的智能手机,通过屏幕下方的感压层实现力度识别。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3D Touch

当时的演示场景令人惊叹:在相册中重压图片可悬浮预览,加大力度则完全打开;在邮件列表重压邮件可快速浏览内容;在地图中重压可直接导航回家。游戏玩家更发现重压开火的天然优势,尤其“吃鸡”类游戏中,3D Touch玩家拥有碾压性操作优势。

02 现实困境:叫好不叫座的交互革命

市场反馈却远低于苹果预期。第三方开发者对3D Touch的适配并不积极,导致功能体验碎片化。用户发现:同样是社交软件,微信重压弹出“扫码”,微博重压却可能弹出不同菜单。

超过70%的用户从未主动使用过3D Touch功能。普通用户更习惯直接点击,复杂的力度操作反而增加学习成本。有用户调侃:“我要的是简单操作,不是练习钢琴指法”。

硬件成本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分析师报告显示,3D Touch模组使单机成本增加约20美元。当苹果推出平价机型iPhone XR时,首先就砍掉了这个高成本组件。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苹果XR

03 替代方案:长按交互的技术妥协

2018年,苹果在iPhone XR上推出Haptic Touch作为替代方案。这项技术通过长按时间模拟压力感应,结合Taptic Engine的震动反馈创造类似体验。

iOS 13系统更新后,3D Touch的核心功能基本被Haptic Touch替代:长按APP图标呼出快捷菜单,长按空格键移动光标等。虽然失去了“即压即反应”的爽快感,但普通用户几乎感受不到差异。

苹果3D Touch消亡史!新专利暗示“压感屏”即将重生?

iOS13

移除3D Touch带来了实用收益:节省的空间可容纳更大电池。iPhone 11系列电池容量全面提升至3000mAh以上,续航能力显著增强。苹果用续航换操作的策略,获得了多数消费者认可。

04 技术轮回:激光专利点燃回归希望

2025年7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的一项苹果专利引发热议。这项采用激光干涉测量的压力感应技术,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电容感压层。

专利显示,系统通过多角度发射的VCSEL激光器,分析反射光的干涉图样,可连续监测压力变化,精度远超仅能识别三档压力的旧3D Touch。更关键的是,新技术无需额外机械部件,大幅降低成本。

这项专利支持多轴输入,不仅适用于手机屏幕,还可集成于Apple Watch表带、MacBook触控板,甚至AR/VR手势界面。配合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理念,压力感应交互有望迎来新生。


苹果工程师从未放弃对压力感应的探索。今年曝光的激光干涉测量专利显示,他们正在研发一种更精确、成本更低的压感方案。这项技术能连续监测压力变化,而非简单的三档识别,甚至可能整合到Apple Watch表带或折叠屏设备中。

游戏手机厂商从未停止对压感屏幕的研发。当果粉在iOS设置中将触控反馈调至“快”时,那份接近3D Touch的触感提醒着我们:最超前的交互革命,可能只是生不逢时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