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双余度控制器的主备通道判别方...
2025-08-18 0
8月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发表演讲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分享了对于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行情的思考。
宇树科技于今年7月开启IPO辅导。谈及上市意义,王兴兴回应称,宇树科技已成立9年,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上市视为一个学生继续学习、成长的过程。上市好比高考,企业在管理、运营上可以迈向更成熟的阶段。“这是对我们过去九年多发展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交代。”
综合 | 第一财经 上证报 新京报 编辑 | Echo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据媒体报道,宇树科技计划在2025年底前递交IPO申请,上市地点大概率先选择A股,后续择机再登陆港股。
6月19日,媒体报道宇树科技于近期完成了始于去年C轮融资的交割,由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基金、阿里、蚂蚁集团、吉利资本等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都跟投。
6月26日,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公司年度营收已超10亿元人民币。此前也有宇树科技投资人透露,自2020年起,宇树科技已连续5年实现盈利。
近日,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0697.HK)旗下首程资本所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完成对宇树科技的追加投资。这是继2024年首次投资后的再次出手,标志着首程控股与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合作迈入更深层次阶段。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上,王兴兴认为在整体行业发展势头方面,,由于需求端的拉动,年内人形机器人市场“非常火爆”,整机厂商、零部件厂商平均至少有50%至100%的增长。
“未来几年,全行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每年翻番都是有保证的,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2至3年突然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也有可能。”王兴兴预计。
外界的需求,也直接推动了宇树科技切入人形机器人。王兴兴回溯称,自己曾经最坚决反对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甚至直到2022年都没有做人形机器人。但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进步显著,以及马斯克等对于尖端技术关注度提高,让外界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陡增。
王兴兴介绍,今年上半年,受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全球机器人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整机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平均增速达50%~100%,这在行业历史上罕见。海外市场同样火热,特斯拉计划今年量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并发布第三代产品,英伟达、苹果等科技巨头也持续投入。
就宇树科技而言,王兴兴介绍,公司过去每年的营收中,出海业务占到50%左右。“宇树科技2018年就开始做出海业务,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全球市场。”
在应用场景上,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已在汽车工厂等工业场景已有落地合作,但王兴兴认为,指望机器人能够在干活场景产生较大的价值不太现实。“运动也好、表演也好,这些场景反而是更好落地的。”
不过,宇树科技最终的目标仍然是干活。王兴兴表示,希望公司的机器人做成可以综合干活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包括工厂、表演、家庭等各种场景,而不仅仅是单一场景。现在宇树科技绝大多数员工,都在为训练机器人在各个场景干活而服务。
对于当前智能体机器人整机硬件的发展情况,王兴兴称:“虽然不是非常完美、成熟,但当下已经足够用了。未来主要是持续完善硬件细节,降低成本,增加寿命和可靠性等。”
在他看来,智能体机器人当下及未来最大的挑战在于机器人大模型。“大家对模型的关注目前是相对较少,反而对数据关注有点太高了。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具身智能的AI完全不够用,机器人大模型类似于处在ChatGPT出来前的1至3年——大家发现了方向和技术路线,但没人把它做出来。”
王兴兴预计,如果顺利的话,未来1至3年可以达到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最慢的话要3至5年。
王兴兴认为,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心在于统一端到端智能机器人大模型,研发更低成本、更高寿命的硬件及超大批量的制造,以及低成本大规模算力等等。
不过,在模型层面,宇树科技一直保持谨慎投入。王兴兴认为,在机器人行业中,宇树科技现在的人算多,但跟大型AI公司肯定没法比。但AI并不是资源多、钱多、人多,就一定做得出全球最好的技术。一个中小团队或者更小的团队,也有概率能做出更好的成果。
“行业当前过度关注数据问题,而忽视了模型架构缺陷。”王兴兴认为,视频生成模型可能比VLA模型更有效,但存在GPU消耗大等问题。未来,端到端AI模型、低成本硬件及分布式算力(如工厂或小区服务器集群)将是关键方向。
王兴兴强调,在AI领域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保证有足够的人、足够的资源,一直保持领先。过去的案例已经验证,AI的创新永远伴随着随机性。
谈及未来,王兴兴表示,机器人创新需要全球共创,中国和海外企业必须共同推动,没有单一公司能保证领先。他预计,未来2-5年迎来突破,AI智能的成熟将开启大规模应用时代。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双余度控制器的主备通道判别方...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濮阳龙德洋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改性催化剂的均苯四甲酸的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号...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能太仓港务有限责任公司;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交互式多维度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及...
2025-08-18 0
金融界2025年8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石家庄铁道大学;北京思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超声波信号发生器的轨道检测装置及...
2025-08-18 0
近日,中国煤科煤科院自主研发的KJ1911煤矿瓦斯巡检系统完成升级,升级后的系统完全满足应急管理部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瓦斯巡检的相关要求,不...
2025-08-18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助力跨境电商企业实现“即到即走、即走即清”高效通关,大幅提升物流效率,8月15日-17日,在2025中国...
2025-08-18 0
夏日的热浪滚滚而来,连续的高温天气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考验,强度所全所上下正同心战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使命担当,以满腔热忱书写着铮铮誓言。我们开设【烈...
2025-08-18 0
今天,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 整合了REDMI Note15 Pro+手机的配置,不得不说,这款手机确实很有料,从外观,配置全方位提升。首先外观上,RE...
2025-08-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