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10日 09:04 1 admin

阿卜杜勒·加尼·瑞泽普,出生在阿富汗,早年就对工程感兴趣。

1977年,他去夏威夷的东-西中心读土木工程硕士,那时候他专注结构材料的研究。1978年毕业后,1979年就去了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当副教授教书。

没几年,瑞泽普跳槽到麦克马斯特大学,一路升到终身教授,还成了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他的专长是纤维增强聚合物和混凝土耐久性,在这些领域发了上百篇论文,拿过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的奖,还有加拿大标准协会的功绩奖。

简单说,他是工程界的牛人,研究的东西实用,比如怎么让桥梁更抗震、更耐腐蚀。

1983年,瑞泽普第一次和中国搭上线,通过一个合作项目来访。那时候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几年,他看到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他印象深。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之后他来来回回好多次,合作越来越密切。

2017年,南开大学请瑞泽普过去当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讲座教授,他干脆在天津安家了。现在他领导中加联合研发中心,搞水和环境安全的研究。

2021年,他因为这些贡献得了友谊奖,这是中国给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之一。到2023年,他从麦克马斯特大学正式退休,但还在南开继续干着。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2024年,瑞泽普和团队发了论文,研究动态特罗姆贝墙的能源性能,还在西安参加科技会议,讲再生混凝土的制造方法。

瑞泽普为什么说西方媒体把中国的坏消息当成好新闻?这事源于他的一次采访,在南开大学他对太平洋对话节目说了心里话。

他说,西方媒体一看到中国出点小问题,就大肆炒作,但中国每天都有那么多进步和好事,却很少见报道。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在他看来,这就是偏见:中国的坏消息,才是他们眼中的好新闻。

要是西方人真的在中国生活,就会明白西方媒体被批评的那些事,其实是基于实际需要,优先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外人的眼光。

因为他不是外行人,他在中国住了几年,亲眼看到。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他提过1987年第一次来中国,那时自行车满街跑,高楼不多。现在高铁四通八达,城市干净整洁,科技飞速发展。

他觉得西方媒体忽略这些正面东西,总盯着负面放大。

这不是孤例,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个观点。拿英国金斯学院的一项研究来说,他们分析了2019到2022年几大媒体对中国报道,发现几乎是全负面。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金融时报的“大阅读”栏目,有关中国的专题有133篇,但只有2篇为正面,负面率高达86%。

经济学人周刊的“茶馆”专栏,有84%的负面,一篇正面都没有。卫报、BBC、每日电讯报也差不多,负面框架为90%。

这样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西方媒体的叙事模式。他们爱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哪怕报道经济或文化,也要套上负面标签。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比如,提到香港或新疆,就自动当成“压制象征”,随便插进不相关报道里,拉低整体印象。研究说,这导致公众对中国误解深,觉得中国到处是问题。

其实,中国经济在2024年增长了5%,远超美国的2.8%,但媒体总说中国“犯了苏联错误”,信息不对称。

西方媒体对中国偏见不是新鲜事。早在2008年奥运前后,就有批评说西方报道双重标准。比如,昆明事件或天津爆炸,美国媒体放大负面,忽略救援效率。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2015年,中国政府网一篇文章就点名西方媒体对中国非洲政策指责新殖民主义,但实际中国在减贫上帮了大忙。

2020年,一位美国学者马克·力文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乱象报道,是因为他们只挑负面,忽略中国成功模式。中国在抗疫或扶贫上成绩明显,但报道总带偏见。

还有2021年,新华网采访德国作者吕德斯,他书里列举美国媒体对中国假新闻,比如新疆报道失实。他说,中国崛起让美国利益集团不安,所以攻击不断。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2024年,中国日报一篇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唱衰,基于两大偏见:一是中国威胁论,二是意识形态差异。

结果,公众被误导,以为中国经济不行,其实中国专利在生成式AI上占全球一半以上。

瑞泽普不是中国人,却用亲身经历说出来这些话,更有说服力。他说,如果多直接交流,就能纠正误导,因为媒体不是唯一来源。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对西方国家来说,媒体偏见影响政策。负面报道让公众反华,政府更容易采取强硬立场。

比如,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本想拖慢中国,结果中国自力更生,芯片产业加速。西方低估中国,导致自己吃亏。

像Deepseek AI模型,西方媒体惊呼中国“突然领先”,其实中国在AI人才上占47%,专利全球第一,早有迹象。但媒体总把中国打造成“反派”,忽略现实。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对中国虽然负面报道多,但中国靠实际行动回应。像“一带一路”,帮很多国家基建,西方媒体批评,但当地人受益。中国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不用迎合别人。

西方媒体偏见根深蒂固,源于意识形态和竞争心态。

纽约时报涉华报道词汇带意识形态偏见,塑造负面中国形象。西方媒体对中国评价反映他们对经济科技现实的不适,中国主导新能源,媒体却说“威胁”。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中国的坏消息确实是西方媒体的好新闻,因为卖得动,符合西方的作风。但长远看,这种报道害人害己。西方公众被蒙蔽,错过合作机会。

要打破偏见,得靠更多像瑞泽普这样的人发声。

如果西方媒体多报道中国高铁、5G、环保成就,世界观会不会平衡点?可惜,现在西方报道中国还是负面为主。

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参考资料:

1、加拿大学者: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坏消息”才是“好新闻” 看看新闻Knews 2024-01-06

2、中国坏消息才是好新闻?港媒:部分西方媒体涉华报道存在偏见 人民资讯 2021-01-14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