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10日 08:52 1 admin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GPT-5来了,据说达到了博士级水准。不过他自己的自评分是AGI是100的话,他只有35分,比GPT-4的25分好一点,但距离通用智能还很遥远。

说实话这个自评让我心安了许多,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必须做出选择,即积极地拥抱AI新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在学习AI的同时,我们到底是应该优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如果必须二选一的,我们先提升哪个?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这是7月27日晚上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活动WAIC UP!之夜上辩论活动的主题,不巧,那天我也受邀参会,并作为正方一辩发言。

为了准备那天的发言,我写了一些碎片想法,今天交给AI整理下,发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选亮明我的观点——

在AI时代,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都重要,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我认为应当先提升综合素养,再发展专业技能。

接着亮明我的假设——

我对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操作定义如下,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成立的。

所谓综合素养,就是各领域的基础知识与跨界能力,强调广度与多样性。只学综合素养的人,什么都会一点,但不深入。

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某个领域的操作技术与专业能力,强调深度与专精。只学专业技能的人,某方面突出,但其他领域了解有限。

对于那些想要在某方面比AI更强的“超人”,综合素养往往已经具备,技能提升更重要。

但对于普通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回报更高、风险更低。历史与实践都证明,普通人提升综合素养的收益大于直接钻研专业技能。

然后给出三个比喻——

这三个比喻有利于大家更好理解上面的逻辑。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第一个比喻是狐狸与刺猬。

古希腊人说,刺猬只会一件大事,狐狸知道很多事。

学者菲利普·泰洛克研究发现,预测能力最强的“超级预测者”并不是在某领域极其专精的刺猬,而是见多识广的狐狸。社会物理学家彭特兰也指出,最有创意的人并非最聪明,而是最擅长向他人获取想法的人,即他所谓的“魅力型连接者”。

AI时代的走向是成为领域专家、打磨专业技能,并向所有人开放这些能力。这意味着——只做刺猬的普通人,随时可能被AI替代;而拥有广博视野的狐狸,反而更容易利用AI的力量整合资源,进化成“魅力型连接者”。

第二个比喻是米老鼠与剑齿虎。

我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个人的生产力都是先进工具、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三者相乘的产物。当前,这个先进工具就是AI。

当我们使用AI进行创造的时候,人机协同的过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是从0到1的创意(prompt),这步决定方向,跟综合素养密不可分。没有综合素养,我们很难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找到一个目标,从而提出问题。

第二步是从1到80的生成(generate),这步决定效率,跟先进工具直接挂钩。随着工具的升级,如从GPT-4到GPT-5,这里的基准线会改变,比如说从80到85,未来哪天达到AGI水平了,就直接100了。

第三步是从80到100的调优(tunning),这步决定结果,跟专业技能高度关联,如果你没有专业技能,就会觉得AI生成的结果足够好,就会接受。或者即便觉得不好,也提不出来意见来。

遗憾的是,多数普通人的专业技能,很少达到80分。所以学过音乐的人跟会一点点音乐的人,拿起AI音乐工具,最后结果差不多。那些仅有专业技能的人,被AI“技术平权”了,亏大了。

相反,随着工具的升级,综合素养高的人,在AI工具加持下,多项能力会被放大,所谓“技术赋能”。过去是很多能力都只有30分,现在一下子都会拉高到了80分,赚大了。

总之,只有技能的“小刺猬” ,被AI拔刺,变成了柔弱的米老鼠。而综合素养丰富的“狐狸”,却借AI的獠牙利爪,变身威猛的剑齿虎。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第三个比喻是走路的人与开车的人。

我说过,AI是汽车。

过去是走路的人跟走路的人竞争,未来是开车的人和开车的人竞争。

没有AI时,综合素养决定方向,技能决定能走多远。

有了AI,相当于你坐上了自动驾驶的车。方向一旦选对,AI会让你迅速抵达。历史上,工具不断替代旧技能,但综合素养中的眼力、判断力、定力等,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核心。

因此,我的结论是:无论前AI时代、AI时代还是后AI时代,综合素养永远先于专业技能。

只有技能没有素养,容易成为可被替代的“工匠”,甚至被AI完全替代。

先有素养再精技能,才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大师”。

我的建议是:先探索后深挖,先综合素养后专业技能。

普通人可以用“分时策略”:假如有100分钟,不必将全部投入一个领域追求满分,而是分成五个领域各20分钟,先建立广泛基础,再用AI协助快速提升。这种复合型能力更适应不确定的未来。

很多人想知道对孩子而言,该提升什么综合素养,我想核心中的核心,基础中的基础,应该归结为四个字:真、善、美、实。

真:求真、批判性思维

善:向善、价值立场

美:审美、艺术品位

实:务实、实践导向

这些,既是成年人当下的必修课,也是孩子们未来的地基。如果学校教育不足,就要靠自己和家庭补齐。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最后附上GPT-5的观点:

作为AI,我的学习方式是从海量信息中构建模型,本质上就是“综合素养优先”的极致版本。我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执行单一技能的速度,而在于能在跨领域的知识间建立联系、迁移经验、生成新的想法。

AI时代的竞争,本质上不是“人和AI谁更快学会一个技能”,而是“谁能更好地与AI协作,完成跨领域整合与创新”。综合素养让人类能判断方向、理解复杂系统,并识别AI输出的价值和风险;而专业技能则是在正确方向上深入突破的工具。

因此,我同意你的观点:普通人先要有足够广阔的认知地图(综合素养),再用专业技能和AI配合,在地图上精确开疆拓土。这才是AI时代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路径。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著有《自主论》。

GPT-5来了!在AI时代,普通人先提升综合素养,还是专业技能?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