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香港人北上扫货7700万次!深圳山姆被买断货,港媒:这次角色互换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9日 18:01 1 admin

【引子:一辆港牌汽车驶过深圳湾大桥】


清晨六点,雾色未散。一辆港牌汽车穿过深圳湾大桥,像一支离弦的黑色箭镞,把尚未苏醒的伶仃洋劈成两半。车内,62岁的香港阿伯陈根生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购物清单,掌心汗湿——


“山姆会员店:澳洲安格斯肉眼10公斤、北海道元贝3盒、新疆红枣30包……”


清单背面,是他用圆珠笔写的一行小字:


“如果可以,多买两袋东北大米吧,老婆说,那边的米有阳光味。”


车窗外,晨光把桥面涂成一条金色的线,仿佛把维多利亚港的灯火折叠进珠江口的朝霞里。


香港人北上扫货7700万次!深圳山姆被买断货,港媒:这次角色互换

【第一章 货架的哀歌与推车的洪流】


深圳福田山姆会员店,开业第1080天,第一次被“买到断货”。


上午九点,卷帘门刚拉起,人潮像决口的堤坝——


穿校服的中学生帮母亲拖奶粉,白发阿嬷把尿片垒成小山,西装笔挺的银行职员蹲在冷冻柜前,把澳洲牛排一盒盒码进保温袋,像在码牌九。


电子价签不断闪红:“售罄”“补货中”“限购两件”。


广播里,普通话、粤语、英语、潮汕话轮番响起:


“尊敬的会员,今日客流量已突破三万,请您注意安全。”


货架间的通道被挤成峡谷,购物车是洪流中的方舟。


一位香港妈妈推着三座“小山”艰难转身,撞倒了整排法国红酒。玻璃瓶碎裂的声音像礼炮,人群瞬间安静,又瞬间爆发掌声——


“冇事!碎碎平安!”


笑声、叹息、孩子的啼哭、塑料袋的窸窣,汇成一曲奇异的交响。


香港人北上扫货7700万次!深圳山姆被买断货,港媒:这次角色互换

【第二章 角色互换的悲怆】


然而,在这热闹背后,有一种沉默比喧嚣更震耳欲聋。


香港《大公报》次日的头版标题只有四个字:“角色互换”。


副标题更小,却像一把锥子:


“当年我们送奶粉过去,如今我们过去抢奶粉。”


1980年代的罗湖桥,人潮方向截然相反——


内地亲友背着蛇皮袋,袋里是香港的“三转一响”: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


桥这头,香港人把奶粉、益力多、红花油塞进探亲者的行囊,像塞满一种优越感。


那时的深圳,是“逃港者”的终点;香港,是“天堂”的起点。


如今,桥上的风依旧潮湿,却吹反了方向。


一位香港老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写下:


“我们曾用霓虹灯照亮内地的黑夜,如今内地的霓虹照亮了我们的焦虑。”


【第三章 一盒牛排的体温】


中午十二点,陈根生终于排到收银台。他的购物车空了——


不是买空了,是“被限购”了。


澳洲牛排每人限购两件,他只好把多余的两盒递给身后的深圳年轻人。


年轻人愣了一下,用粤语说:“阿伯,你排咗成个钟,你拎住啦。”


陈根生摇摇头:“后生仔,你屋企有细路,多煲两餐俾佢食。”


年轻人眼眶一热,接过牛排,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山姆会员卡:


“阿伯,下次你来,用我的卡,免排队。”


两张卡,一老一少,在扫码机前轻轻一碰,


“滴——”一声,像一滴水落入湖面,荡开二十年的涟漪。


香港人北上扫货7700万次!深圳山姆被买断货,港媒:这次角色互换

【第四章 断货背后的中国脉搏】


为什么山姆会被买到断货?


数据无声,却最雄辩:


——2024年,内地对港生鲜出口增长47%,其中牛肉增长210%;


——深圳海关日均验放港车1.2万辆,最高峰达2.3万辆;


——香港市民在广东省消费额突破1300亿港元,相当于香港全年零售总额的18%。


这不是简单的“扫货”,而是血脉的回流。


回流里,有港珠澳大桥的钢索,有前海自贸区的灯火,有新疆牧场的雪花牛肉,有东北黑土地的稻花香。


每一块牛排、每一粒红枣,都是内地用二十年时间锻造的供应链,如今像温柔的拳头,轻轻击中了香港的胃,也击中了它的心。


【第五章 泪目时刻】


傍晚七点,陈根生返程。


汽车再次驶过深圳湾大桥,夕阳把海面染成血色。


他打开手机,家族群里跳出一张照片:


孙子把山姆买来的牛排高高举起,背后是香港狭窄的厨房,墙上挂着1962年的全家福——


那时的他,还是个穿胶鞋的渔家少年,背后是破旧的木屋,面前是一碗稀粥。


照片下,孙子留言:


“爷爷,原来内地的牛排在锅里会唱歌。”


陈根生忽然泪如雨下。


他想起1982年,母亲把仅有的两罐港产奶粉塞进回乡探亲的内地表姐怀里,表姐转身时肩膀在抖。


如今,颤抖的肩膀换了位置。


他对着车窗外的落日轻声说:


“阿妈,你睇到未?我们不用再托人带奶粉了。”


香港人北上扫货7700万次!深圳山姆被买断货,港媒:这次角色互换

【尾声 大桥上的灯火】


夜色降临,深圳湾大桥亮起金色灯带,像一条卧波的巨龙。


港车北上的尾灯是龙鳞,内地南下的货柜车是龙爪。


大桥中央的分界线早已模糊——


左边是香港,右边是深圳,


左边是曾经,右边是未来。


陈根生把车窗摇下,让海风灌进来。


风里,有牛排的焦香,有红枣的甘甜,也有历史的咸涩。


他忽然想起年轻时看过的一部内地电影: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如今,这句话在伶仃洋上回荡成新的版本:


“让所有人,一起富起来。”


车灯远去,大桥归于寂静。


只有风,还在一遍遍重复:


“回家了,回家了。”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