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重庆同学聚会,他们都说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游戏天地 2025年08月09日 07:23 1 admin

留学圈大变天?朋友聚餐聊起这事,直言:现在90%的留学都像一场豪赌

今天{time},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学妹发动态,说终于拿到了英国大学的offer,下面一堆恭喜。但我心里,却有点五味杂陈。

上周在上海跟几个老友喝咖啡,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孩子教育。一个朋友突然叹了口气,说“现在谁还敢轻易让孩子出国啊”。这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是啊,曾几何"海归"这个词,是带着金光的。现在呢?大家开玩笑都叫“海带”。就是,一回来就待业的意思。

这话虽然有点糙,但糙话说得有时候。还真是那么回事。

首先就是那个最现实的问题——钱。

太烧钱了。真的。一个朋友给我们算了笔账,他家孩子想去美国读个商科,一年学费加生活费,最保守的估计是六十万人民币。四年下来,一套二线城市的房子就没了。他说,这还不是藤校,就是个排名中等的学校。这哪是留学啊,这简直是在用钞票给孩子铺一条未知的路。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重庆同学聚会,他们都说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我之前认识一个邻居,为了女儿去澳洲留学,把家里唯一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卖了,换了个小的。他们总说,为了孩子的前途,值。可我后来听说,他女儿毕业回来,找了份月薪八千的工作,看着上海的房价,连连摇头。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没人能给个答案。

钱花出去了,回本就成了大问题。

我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学传媒的,英国硕士毕业。回来雄心勃勃,非一线城市不去,非知名大厂不进。结果呢?高不成低不就。小公司他看不上,大公司嫌他没经验,说他学的那些理论,在国内水土不服。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重庆同学聚会,他们都说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来我一个前同事的吐槽。他说他们公司面试过一个留学生,简历很漂亮,海外名校。结果一问,连国内最基本的行业黑话和政策走向都不知道。同事感慨说:“我们现在招人,要的是能立刻上手干活的,不是请个少爷小姐来学习的。”

以前我们总觉得,留学回来,进体制内或者国企总有优势吧?现在这条路,也越来越窄了。我一个在事业单位的同学说,他们单位这两年招聘,很多岗位直接标明“限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是说歧视,而是很多岗位要求的东西,比如对国内政策的理解,国内大学的毕业生确实上手更快。

当然了,也不是说留学就一无是处。

见识世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我也有朋友,在德国读了个非常冷门的机械专业,回来进了家很牛的研究所,待遇相当好。但说实话,这种属于少数。他自己也承认,如果不是学的专业够硬核,他也得加入“海带”大军。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重庆同学聚会,他们都说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此表述可能存在偏差,实际情况是,成功的留学,往往需要个人极强的能力和规划,或者一个非常好的家庭背景来托底

现在留学的圈子,好像也变了味。以前出去的,大多是想搞学术、学技术的学霸。现在,好像成了不少富裕家庭给孩子买的一份“人生体验套餐”。我朋友圈里就有一个,在意大利读奢侈品管理,每天就是看展、旅游、品尝美食。问她毕业打算,她说,“先玩两年再说,家里不急”。

你看,人和人的差距,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普通家庭的孩子,把留学当成改变命运的跳板。而对有些人来说,那不过是人生中一段轻松的假期。

形势到底有多严峻?重庆同学聚会,他们都说不要让孩子出国留学

所以,现在纠结的根本点,已经不是“要不要留学”了。而是,在看清了留学可能并不能直接带来高薪工作和美好前途的现实后,你,或者说你的家庭,是否还愿意并能够承担这场代价高昂的“豪赌”。

至于那些说国外就业容易,年入百万的。确实有。但那背后付出的辛苦,和需要面对的文化差异、身份认同问题,又是另一个复杂的故事了。在这里,我们暂不展开。

说到底,选择没有对错。只是在做决定前,最好先把账算清楚。不光是经济账,还有对未来的期望值。别等到花光了积蓄回来,才发现,世界早已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