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都说微单对焦比单反进步太多了,但单反对焦就没优势了吗?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08日 23:32 1 admin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相机进化到微单时代已经有几年了,现在仍然坚持用单反相机的,要么是单反的死忠,要么就是节省成本的商业摄影师。微单相比单反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机身防抖的加入、对焦的智能化、拍摄视频性能的提升等等,其中最大的提升就是对焦性能的改善。很多摄友把手里的单反换成微单,其实并不是忍不了单反的重量,也不是为了改拍视频,就是为了微单那所谓的“眼部对焦”、“智能追焦”,然而,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微单对焦性能真的进步那么大吗?单反的对焦比微单就一无是处吗?

体验过单反和微单两种机型的摄友,想必都有自己的领悟。那么,您对这两种机器的对焦性能,到底有怎样真实体验感悟呢?

要说微单在对焦方面的进步,确实是有很大提升的。自从索尼把微单的对焦速度、对焦选择智能度、对焦锁定性能提升上来以后,确实收获了很多摄友的支持。自此之后,佳能、尼康等品牌也一并跟上,全部用自家技术迅速提升了微单的对焦性能。就连固执坚守反差对焦的松下,最终也用上了相位加反差的双重对焦技术,把自家m43和全画幅机型对焦进行了武装。当今绝大多数微单相机,全都具备了快速、精准、连续的对焦性能。也正是如此,才最终将单反相机送入了“在产不更新”的序列。

我们今天不想讨论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是单纯从使用体验上来分析这个问题,微单的对焦真的就那么尽善尽美,比起传统的单反具备了完全碾压级的优势吗?

其实不然。

有过多年单反摄影经验的摄友肯定不会完全认同微单的对焦。为啥呢?因为从以下这几类使用场景来看,微单的对焦未必比单反有绝对的优势:

多人主体场景

微单的对焦和单反的对焦有着截然不同的操作逻辑。单反相机的对焦是固定的几个相位对焦点,需要拍摄者手动选择对焦点,通过这个对焦点对拍摄主体进行对焦。微单则一般使用智能对焦,由机器判断需要对焦的主体,直接进行锁定对焦,如果不使用智能对焦,则也需要在满屏对焦位置上选择需要对焦的点,然后进行对焦。从表面上看,微单的对焦模式比单反更为先进,要么自动甄别对象,要么手动选择,都可以,相比单反大部分场景依靠手动选择对焦点更为便捷,其实在很多场景下,微单的对焦效率更低。

就比如多人的拍摄场景。当出现多个人物主体的时候,我们想要对其中某一个人进行对焦,但机器给出的对焦判断却是另一个人,虽然可以进行手动选择,但却很容易在自动和手动之间纠结,造成拍摄时机的贻误。而单反相机,只要使用其中的某一个对焦点,迅速进行对焦,简单粗暴,但却非常直接。

当然,您可以说微单也可以调整为手动选择对焦点的模式进行对焦点选择,但这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单反只有那么靠近构图中央位置的一圈对焦点,可选择的数量有限,反而很容易通过摇杆、机背转盘等操控迅速选择到所需的对焦点,而微单默认是满屏对焦点,如果用这种方式选择,则需要有一个等待对焦点移动的过程,效率并不如单反高。如果使用触屏选择对焦点的方式,又不容易稳定拍摄姿势。

因此,在需要使用单点对焦,并且反复切换对焦点的情况下,单反的拍摄效率反而却是超过微单的。

都说微单对焦比单反进步太多了,但单反对焦就没优势了吗?

暗光环境下的合焦

暗光环境下,无论单反还是微单,其实合焦的速度都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对焦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并不像微单那样是集成于cmos上层的构造,因此单反独立的相位对焦系统在通过双十字对焦点进行合焦的过程,其合焦的速度仍然有一定优势,特别是不会轻易出现迟疑不决,半天无法合焦的情况。

高强度使用情况下的对焦可靠性

在极端情况下,单反相机仍然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时间拍摄的情形,单反由于cmos不用持续参与取景,对焦系统不用一直工作,是独立的、瞬时的工作形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单反对焦的可靠性是不会有明显下降的,但微单相机则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对焦速度、对焦精度。

启动速度

虽然现在的微单已经进化到比较完善的程度了,在相机从休眠到启动到工作状态的迟延时间已经降到了几乎无感,但比起单反压根不需要启动反应的零延迟相比,还是稍微慢了一丢丢。单反的对焦系统随时候命,随时可唤醒,比起微单,在严苛要求下,还是略胜一筹。


因此,单反的对焦系统相比现在更为先进的微单,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有些特殊的拍摄题材,还得坚持用单反,并不能完全用微单替代。那么,作为老摄友,您是否还在坚持使用单反呢?谈谈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