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温淑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展会同期,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官宣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资源,三年内助力...
2025-08-09 0
本期要点:长寿,从黑科技到规模化——中国大有可为!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今天我们不谈科技新闻,来谈一件和每个人相关的事情——长寿。
你或许和我一样相信,世界如此美好,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同时也会担心,我们能不能健康地活到100岁或是更久?
首先,长寿正从幻想逐步走向现实。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类在对抗衰老的科学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少革命性进展。干细胞治疗、细胞重编程、精准生物检测等新技术,让衰老过程变得可以追踪和干预。
科学界对衰老机制的认识也日益清晰,影响人类寿命的关键因素——如基因组不稳定、端粒耗竭、蛋白质稳态失调等十余项与衰老相关的指标已被科学地识别出来了。
此外,早在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批准了首个针对衰老的人体临床试验——二甲双胍靶向衰老研究,标志着延缓衰老已经成为主流医学界严肃对待的议题。
斯坦福大学主导的“1000人免疫组计划”(1000 Immunomes Project),用十年时间深入分析了上千人的免疫分子数据,使得研究者可以通过检测一系列关键免疫蛋白,计算出人体免疫系统的衰老程度,比单纯按出生年龄估算健康更准确。初创企业Edifice Health更是推出了基于此技术的炎症年龄血液检测服务。
斯坦福1000免疫组学项目
在健康管理领域,“治未病”理念也和长寿科技相结合,人们不再满足于在病榻上苟延残喘,而是希望能够在中老年时期维持足够强的认知和行动能力。
这也催生出了全新的预防医学思路。如长寿专家彼得•阿蒂亚在他的畅销书《超越百岁》中所说,对抗慢性病,必须在我们毫发无伤时就开始。如动脉粥样硬化始于青年期,但临床症状多在60岁后显现。要实现高质量的长寿,关键在于提前干预和主动管理。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未来的健康范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医疗的重心将从疾病的治疗转向风险预警和健康管理。我们不会再等到身体零部件坏了再修,而是要成为自己健康的首席执行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公司提供支持我们决策的数据仪表盘和智能工具。也就是说,延长健康寿命,不仅要依靠药物和设备,更离不开长期的健康管理,离不开通过AI实现健康管理这样专业服务的规模化。
同时,我认为,每个有社会使命感的前沿探索者都应当要注意到,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AI革命的到来,如何将前沿的长寿健康科技大规模应用于社会,是巨大的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而且,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历史性的健康革命阶段,中国恰恰具有将前沿科技规模化与普及化的优势,将大有可为。
技术已就位
目前长寿科技已经在少数人中得到了验证。
每当提到科技能让人健康活到100岁时,常有人反驳说,这种好事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到。
这么说倒也不完全错误。许多长寿领域的创业公司背后都站着腰缠万贯的投资人。但顶尖的抗衰疗法、前沿检测手段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对普通人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联手科技富豪尤里•米尔纳,砸下30亿美元启动细胞重编程公司Altos Labs;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斥资数十亿美元成立抗衰研究公司Calico。同时富人们也是各种前沿疗法和极客式保健方案的尝鲜者(或被称为“小白鼠”更合适)。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科技富豪布莱恩•约翰逊。他曾把自己抗衰老的日常拍摄成了纪录片,让世人看到抗衰老的昂贵和繁琐。
他雇佣了包含医生在内的专业团队为自己制定严苛的抗衰老方案,并协助执行。他坚持每天吞服百余粒补充剂,坚持每日按部就班地按照规定进行饮食、锻炼和冥想,定期接受全身检查,每一条数据都有专人评估。
在接受新疗法的科技富豪布莱恩•约翰逊
这一切都表明,富人确实正在充当这场长寿科技革命的“先行者”和“试验者”。 他们不仅首先享受到了健康的益处,也为技术和服务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测试环境,让长寿科技产业得以度过高成本探索阶段,加速了技术成熟。
扩散
但更重要的问题又来了,既然技术已经成熟了,为什么我们依然感觉长寿科技离大众还很遥远?
这不禁让人想起网红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出的惊人预言:21世纪可能出现由生物技术造就的“神人”阶层(Homo Deus)。他们通过各种增强智力、延年益寿的手段,在智力、抗衰老能力甚至情感控制上超越常人,与普通人在生物学层面产生差异,甚至产生“生殖隔离”。而绝大部分的其他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
我一直坚决反驳这种有关神人阶层的推论,因为历史的轨迹早已给出答案。
如果赫拉利去回顾工业革命,就会发现,新事物在诞生之初确实主要服务于少数人,但并不会一直被垄断。普通人是否能从中受益,关键取决于技术能否实现规模化普及。
从19世纪的铁路、汽车,到20世纪的电脑、移动电话,无不是先由富裕人群尝鲜,然后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市场覆盖,使得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最终进入千家万户。
汽车刚问世时,也是有钱人昂贵的玩具,但亨利•福特通过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将T型车的价格降到中产家庭也能买得起的水平,汽车一举改变了人类的出行和运输方式。
同样,1980年代,摩托罗拉的移动电话售价曾经高达近4000美元,约等于现在的1万美元,是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价格却低至千元以下。
这一发展路径也同样发生在医疗与健康领域。就像在上世纪60年代,心脏搭桥是只有富人才能做得起的高风险手术,但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医保体系的完善,普通患者也能承担和接受这个疗法了。
使命与机遇
所以,我想大家不难发现,要避免长寿科技变成少数人的特权,实现真正普惠,核心瓶颈已经不是技术本身是否足够好了,而是如何打破其高昂的价格壁垒,如何提升科技成果的覆盖范围和扩散效率。
长期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从0到1的创新环节比较领先,但人们常常忽略的事实是,这些国家并不擅长将昂贵的前沿科技转化为低成本的普惠服务。
我想提醒的是,中国在从1到N的环节、也就是将技术大规模落地和普及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凭借全球最完善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以及庞大且快速适应新技术的用户群体,中国已在互联网、移动服务、电商、电动汽车等领域,短时间内实现了令世界惊叹的规模化应用。
因此,中国也完全可以在这场长寿科技的普惠进程中担当核心角色。
北宋诗人梅尧臣曾有诗云,“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生动地表达了古代社会的巨大不公。我们不能让历史重演,不能让长寿科技成为新时代的“鳞鳞大厦”,只属于少数人。
所以,我们的使命也变得非常清晰。
我们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们不应被动地等待美国的长寿科技逐渐扩散,而是要主动出击,到全世界,特别是硅谷这样的创新高地,去体验、考察、学习、对接那些已经被“先锋队”验证过的前沿科技成果,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和方法在中国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实现商业成功的同时,让健康长寿变成每个人都能触手可及的福祉。我想,这才是对“科技向善”理念的最佳践行。
为此,我们将在10月19日开启硅谷长寿考察团活动。我将带领你走访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及巴克衰老研究所等顶尖机构,亲身体验最前沿的长寿科技,并与一线研究者和教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无论你是想亲自体验最前沿的科技,想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想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能力,还是希望和我一起把这些技术带回国内,推动长寿科技的普及,都欢迎你加入我们。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相关文章
记者 董温淑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展会同期,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官宣将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超百亿资源,三年内助力...
2025-08-09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显示模组的调光方法及装置、显示模组、介质和程序产品”的专...
2025-08-09 0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在北京开幕,大会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下全球同类展...
2025-08-09 0
直播带货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但是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投诉量却大幅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平台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
2025-08-09 0
有消息称,华为推出支持eSIM的新款三折叠手机,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商用eSIM的智能手机。记者从产业界人士了解到,华为确实有相关计划。而后续发布的华为M...
2025-08-09 0
人民财讯8月8日电,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三天,河南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过程。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研判,河南西部、南部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2025-08-09 0
来源:数博会执委会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将于8月28日在贵阳启幕,大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全面呈现全球数...
2025-08-09 0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此进程中,信息技术正逐步成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与产业发展质量的核心引擎。在浪潮通信天津公司业务负责人...
2025-08-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