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08日 19:02 1 admin

7月19日,国网、南网、三峡、中电建、国电投、华能、华电、中交等董事长齐聚西藏,参加“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雅鲁江发电站)的开工仪式!

如此高规格的电力央企“全明星阵容”,立马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本次项目由官方计划投资1.2万亿人民币:“古往今来,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被投入到一个单体项目中去”。

此外,雅鲁江水电站的开工仪式,获得正国级领导的出席。在此前只有两个项目享受过这种级别的待遇:一个是长江三峡,一个是南水北调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早在2001年,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间,青藏铁路这条全长1956km的“天路”,它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克服数不清的自然险阻,在雪域高原写下属于中国的基建传奇。

如今,一条新的“天河”在世界屋脊以更宏大的手笔擘画未来,相当于“3个三峡”的3000亿度年发电量,将深深改变中国的能源版图、西部经济乃至地域战略格局。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事实上,早在建国初期我们就提出了大西线工程,里面就包含了雅鲁江、怒江等水利交通开发计划。正是积累下三峡水电站、中国最高纪录的雅砻江锦屏水电站等水电工程经验,国家才敢挑战雅鲁江这种高难度工程。

不仅在建造期能提供几十万个就业岗位,更能给西藏当地带来上百亿的财政收入。

更值得注意的是,雅鲁江水电站的开建还藏着国家的AI版图!

目前,全球AI产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能源焦虑:ChatGPT平均一天响应约2亿请求,耗电量超10万度电;英伟达芯片满载功耗突破700瓦;谷歌生成式AI如果整合至每次搜索,年耗电将达290亿度,超过肯尼亚全国用电量。

因此业界传出一句话:未来的算力霸权不属于拥有最多芯片的国家,而属于能提供最廉价绿电的文明。

当欧美面临电力短缺的问题时,中国却在青藏高原落下一枚关键棋子——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将为中国AI提供廉价、稳定、零碳的电力基座,更是未来AI算力战争的“隐形武器”。

电站建成后,数据中心、算力中心这些电老虎都可以落户到这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税收,为西藏承接更多的高新产业。

当资本市场为此沸腾,相关概念股集体涨停之时,无数疑问也随之而来:这1.2万亿的巨额投资,究竟是一笔怎样的国家账本?


01地狱级难度背后,雅鲁江水电站的挑战是什么?


在深入探讨“会面临什么难题”之前,我们得先同步一下基本信息。这个项目,官方名称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工程”,它的核心工程主体,坐落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因此,它也被称为“墨脱水电站”。

为什么是这里?你摊开一张中国地形图就明白了,雅鲁藏布江从海拔 5000 多米的青藏高原奔涌而下,到了墨脱这个地方,突然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地理上我们叫它“雅鲁藏布大峡谷”。在短短几百公里的距离里,海拔落差超过 2000 米。

要知道,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高度也只有 175 米,落差 2000 米,这可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其中蕴含的巨大水势能,足以让全世界都眼红。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然而,这里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前沿,这里不仅地震频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更是家常便饭。在这里打下的每一根桩基,浇筑的每一方混凝土,都是在与大自然掰手腕。

此外,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生物资源的基因库”,有孟加拉虎、小熊猫、双角犀鸟、墨脱球兰等等。生态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顾虑。

因此,雅鲁江水电站的真正价值,或者说它承载的使命,是要探索一个全新的工程范式:大型工程如何与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实现共存,甚至共荣。

为此,国家在墨脱水电站可行性报告中提到的“生态友好型开发方案”,包括如何通过建设深层取水口和分层取水技术,保证下泄的水温和天然河流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减小水温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它的目标已经超越了钢筋水泥和发电机组,而且要用最顶尖的工程技术和最谦逊的态度,去尝试与大自然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

面对超2000米的海拔急降,工程师们的方案是“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在山体内开凿巨大的引水隧洞,让江水走“捷径”,从而将这2000米的天然高差,转化为驱动水轮机的巨大势能。

整个工程由5座梯级电站构成,逐级利用水能,而非一蹴而就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如果建成,该项工程将创造三项世界纪录:一是世界最大的水电装机容量,二是世界最高的抗震等级(9 度设防),三是世界最长的引水隧洞(50 公里)。预计 2030 年首台机组发电,2035 年全面投产!


022025新基建大爆发,第三轮大基建狂潮已至

当然,如果仅仅是为了发电,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坦白说,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还真未必非建一个墨脱水电站不可。

西部大片的沙漠戈壁和无人区,可以建设大量的光伏、光热和风力发电站,这些项目非常成熟,很多施工单位都能承建,实施难度比起墨脱水电站简单太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项目的目标,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点亮千家万户”那么简单。

雅鲁藏布江的水电,让「绿色算力」成为西藏下一张“特产名片”

【一】拉动内需: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结构性过剩,但水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特高压输电系统等高端领域仍存在供给缺口。

因此,新基建能够激活“沉睡”的产能,通过基建投资拉动上下游需求,既能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又能为制造业升级提供市场支撑。

对此,2025政府工作报告对“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新兴产业+多元化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更大的关注。水利、机场、港口、运河四大领域成为本轮基建的核心。

与2015年主要通过涨价去库存的策略不同,本轮政策组合更注重系统性协同。一方面通过“反内卷”政策清理低效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供应市场。另一方面依托超级工程创造新需求,为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拓展投资空间。

【二】算力基建:待到雅鲁江水电站投入使用后,对于阿里、美团、腾讯这些高度依赖数据中心的企业来说,这里既有低价电、又有纯天然的低气温,简直太适合搞“东数西算”了。

正所谓,「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也将使得“算力产业”与“能源产业”紧密结合。

西藏凭借“极寒气候+清洁能源”的双重优势,在建设绿色、低PUE、低成本的数据中心方面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随着“东数西算”国策的深入推进和相关政策的持续加持,西藏完全有潜力从纯粹的“送电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算力服务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绿色算力枢纽。

当雅鲁藏布江的澎湃水能转化为电能,再以电能转化为“数据”。西藏,正站在成为数据中心聚集地的风口之上,成为中国下一个“算力之都”!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与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历史逻辑异曲同工。该系统在建成后的数十年里,持续不断地为美国经济提供着强大的驱动力,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其建设成本的数倍。

同样,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价值也需要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去衡量。当代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雅鲁藏布江水电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能源需求与经济发展,更是着眼于子孙后代的福祉。

这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代际投资哲学,体现了以国家为主体的长远规划,也将成为中华文明前行的澎湃动力!


END


作者:伟斯基

编辑:共享会计师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