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从最能跑到最好用,北京人形亮相WRC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08日 17:10 1 admin
从最能跑到最好用,北京人形亮相WRC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携天工、天轶系列全新2.0产品矩阵亮相,展现了从最能跑到最好用的全新进化,向全球观众实体化演绎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场景多本体、多任务协同工作能力,标志着中国具身智能产业向规模化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将在11日的大会主论坛发表名为《天工驱动,开物共生:构建具身智能产业新生态》的主题演讲。北京人形正在推动具身智能从追求极限运动能力的“最能跑”,向支撑复杂场景系统级应用的“最好用”跃迁。为解决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自主学习、全自主导航、跨本体泛化操作能力等问题,北京人形在WRC上发布了具身世界模型体系、具身多模态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全自主导航系统、跨本体VLA模型等创新技术,并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异构多本体协同工作,开启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新篇章。

凭借长距离、泛化地形的高速移动,让天工机器人有了“最能跑”的标签。2024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上,天工获多个冠军并夺得全能优胜奖。2025年4月,天工Ultra以2时40分42秒跑完21.0975公里,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刷新世界纪录。此次大会上,天工2.0在跑步机上完成了长达数小时的长程行走和奔跑直播,全程无间断稳定运行,硬核的时长和零失误表现,证明了天工2.0作为通用机器人平台所具备的超强续航能力、卓越的本体稳定性和运动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天工正从“最能跑”向“最好用”全面进化,不仅能处理高难度人机复杂交互,可自主导航避障抵达任务点位,还能在高难场景以人机协同方式完成精细操作。大会开幕式上,“天工2.0”化身主持人登上舞台,融合多模态环境感知、复杂语义理解与实时动态决策能力,稳定完成了高难度、多环节的主持任务。基于北京人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自主导航系统,天工拥有了在复杂环境中的精准感知能力和自主任务规划执行能力,未来在工厂、特种作业、家庭等应用场景均可完成环境感知并规划任务,为未来人形机器人迈向真正的生产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面对需要远距离精细操作的危险有害场景,北京人形推出的“超视距远程驾驶舱”,让操作员可通过低时延的远程画面和精准动作映射操控机器人,为当前的具身智能产业应用提供了人机协同的操作新方案。

从“最能跑”到“最好用”,都在为未来真实场景任务中“多机”高效协同及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基于“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一场融合四大场景的自主协作任务链在WRC展区惊艳亮相。通过中枢任务智能体的全面调度,电力检修、流水线分拣、零件质检、物品封装四个不同任务同时开启,多台机器人异步协同,完美配合完成了多场景任务。

这套可规模化落地的工业场景多本体、多任务协同工作能力,实现了异构机器人群组在无人工干预下的跨场景无缝协作与任务接力,彻底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刚性壁垒,生动演绎了从单体智能向真正群体智能的应用演进。

这不仅是对平台分布式架构、实时决策与多智能体协同技术先进性的有力验证,更标志着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能力炫技迈向真实世界系统级协同应用的关键一步。当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协作并适应变化,传统制造与服务模式中固有的刚性、低效瓶颈将被彻底打破。柔性生产得以按需动态重组,敏捷服务可快速响应复杂需求。由此开启的,不仅是单一技术的突破,而是一个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重塑千行百业、潜力达万亿级的智能生产力新纪元的大门。

站在这一重塑产业格局的新起点,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WRC上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具身智能产业迈向可应用与规模化落地的坚定路径。当“最能跑”与“最好用”深度融合时,一个由人形机器人驱动,更智能、更柔性、更高效的未来生产力图景,已在全球观众面前加速展开。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