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曼谷的街头最近可不太平,刚消停没几天的抗议声又起来了。而这一切的导火索,还得从那位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说起。她对着宪法法院递上去的那份答...
2025-08-08 0
我们大家都知道,最近人工智能发展比较快,围绕人工智能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人工智能的竞争包括资金竞争,比如企业纷纷融资;还有芯片竞争,大家拼命抢购芯片。其实还有一个竞争正在白热化,而且可能成为主流竞争,那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在传统企业里一直存在,涉及营销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等多个方面,所以这种竞争因素其实长期存在。但最近我们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迅速进步,各大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这使得人才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大型科技公司人才竞争加剧的原因及其路径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什么现在大型科技公司的人才竞争加剧了?第二,目前人才竞争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第三,当前人才竞争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第四,未来人才竞争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几点结论和建议。
一、为什么当前大型科技公司的人才竞争加剧了?
我们最近注意到两个现象,反映出大科技公司的变化。
第一个现象是以Meta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开始疯狂挖人。大家都知道,Meta是扎克伯格创立的公司,早期叫Facebook,后来改名为Meta,这个名字来源于“元宇宙”,体现了他早期布局元宇宙的战略。但由于元宇宙发展并不顺利,这几年Meta的表现不温不火。然而,最近它开始大规模招聘人工智能人才,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招了11个人,全部与人工智能相关。这11人中有7个来自中国,分别毕业于清华(4人)、北大(1人)、浙大(1人)和中国科技大学(1人)。其中,Meta还以1亿美金的天价挖来余家辉,甚至超过了C罗8000万美金的转会费,引发了轰动。第二批招聘中,Meta曾试图以10亿美金挖走谷歌的一位工程师杰克·陈,但最终未能成功。这些例子说明,大公司在人才争夺上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二个现象是OpenAI发布一项新技术。OpenAI的CEO奥特曼称这项技术“非常恐怖”。然而,当记者深入采访OpenAI内部人士,并试图询问某位关键测试人才的情况时,采访突然被叫停。后来得到的解释是,这位人才过于重要,公司担心透露信息会导致他被竞争对手挖走。
从Meta的疯狂挖人到OpenAI对关键人才的严防死守,这两个例子都清晰地表明,当前大型科技公司的人才竞争正在急剧加剧。
二、当前大型科技公司的人才竞争呈现哪些特点?
我们前面举的两个例子已经说明,这些公司现在不仅舍得花大价钱挖人,而且挖人的规模越来越大,甚至让人联想到足球转会市场的天价交易。
具体来看,当前大科技公司的人才竞争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所有竞争的核心。过去高科技公司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资金(比如融资、上市)和硬件(比如芯片算力,英伟达就是典型代表),但现在逐渐转向了人才竞争,而且激烈程度远超以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公司愿意花1亿甚至10亿美金挖一个人——要知道1亿美金相当于7亿人民币,在国内足以支撑一家公司上市;而10亿美金更是独角兽企业的市值门槛。
第二个特点是挖人的目标非常集中。比如扎克伯格最近挖人主要针对两类目标:OpenAI的工程师/研究员和谷歌的工程师/研究员。这说明这些顶尖公司培养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成果目前还没有完全商业化,核心价值仍然集中在人的头脑中。正因如此,这些人才才变得如此值钱。同时,挖人目标集中也反映出这些机构(如OpenAI、谷歌)的研究水平确实比较高。
第三个特点是高价挖人已经成为常态。现在的挖人价格已经达到惊人的水平——华裔人才可能被开出上亿美金,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几十亿的天价。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才的价值:以前人们觉得一个CEO年薪几个亿已经很高(比如联想杨元庆曾被质疑年薪过高,他自己解释"作为跨国公司CEO不能掉价"),或者像苹果库克拿几亿美金年薪引发争议。但对比他们创造的千亿级企业价值,这个薪酬其实并不算高。
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从管理层向技术人才转移。仔细想想,这种趋势确实有它的道理。如今顶尖技术人才如果选择创业,往往能成为公司大股东,上市后身价轻松达到几亿甚至上百亿。比如某AI公司创始人(未上市)估值就已超千亿,个人财富直接冲进中国富豪榜前十。这说明核心科研人员本身就有创造巨大价值的潜力——如果大公司不出高价挖他们,这些人完全可能自己创业并获得更高回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前大科技公司的人才争夺会呈现出以上三个特点。
三、大公司在挖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虽然像扎克伯格这样的大公司老板很有钱——Meta市值接近2万亿美元,扎克伯格本人也是全球十大富豪之一,他们确实可以通过公司股权置换等方式来挖人,但现在高薪挖人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第一,只有高薪并不一定挖到人。按照常理,在美国年薪二三十万美元已经算很高了,谷歌的平均年薪在四五十万美元左右。如果能拿到几百万美元,那基本是大企业高管或顶级科学家的待遇了,上千万美元更是凤毛麟角。但现在居然出现了十几亿美元的价,这说明人才市场的价码被抬高了。但奇怪的是,即便开出天价也不一定能挖到人。比如扎克伯格最近想花10亿美元挖谷歌的杰克·陈都没成功。这说明现在光靠钱已经不够了,还需要有发展前景、技术平台以及合理的组织架构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二个困难是信息不对称——现在很多公司根本不知道哪些人才真正厉害。这也是为什么OpenAI不让高管公开谈论某些关键技术人才,就是怕暴露后被人挖走。国外已经形成了严密的人才防范机制。最近华为就有人才案子:此人从高通跳槽到华为海思的员工,后来组织华为员工跳槽到其他公司,最终因涉嫌泄露知识产权被判刑6年。有人认为判得不算重,但这个案例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既有巨大价值,也可能带来风险。所以现在企业都在建立各种法律和制度障碍来防止人才流失,这使得挖人变得更加困难。
四、如何做好人才保护以促进公司发展?
此前梁文峰公司曾有一位首席技术官离职,当时有人问这个人的离开是否会影响公司。梁文峰的回答是没有影响,理由是公司已经从依赖个人转变为依靠创新体系。具体来说,公司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创新团队,每个板块都有专人负责,个人作用降低而系统价值提升,这个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扎克伯格重金挖人的案例可以看出,那些顶尖科学家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就像当年钱学森回国时,美国人评价他"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这就是顶级科学家的价值,是无法用常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当前各国和企业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既然竞争对手能用高薪挖人,我们也可以用更好的待遇留住人才,这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要打造优秀的研究团队,让人才有发展空间和平台,降低离职意愿。我国评选院士的做法就很好,既给予荣誉又提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资源。第三,要通过企业文化留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纽带。就像我们用爱国情怀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效力一样。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还不像国外那么激烈,挖人现象也没有那么普遍。但随着科技发展,优秀科技人才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过去是营销人才最值钱,后来是管理人才受追捧,现在则是科技人才成为焦点。可以预见,未来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其价值都会不断提升。这就是我对当前人才竞争形势的分析。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分析大公司的人才招聘竞争,我们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
第一,高科技企业的竞争重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早期的技术竞争、资本竞争、管理竞争,现在已经完全进入到高科技人才竞争阶段,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高科技企业现在愿意为人才支付的天价薪酬,已经超过了足球转会市场的价格水平。这种将娱乐行业做法引入芯片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的现象影响非常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科技行业观念。过去常说"读书挣不着钱",现在高科技人才却能获得惊人回报,这将极大地激励更多人投身高科技领域学习,对推动整个高科技发展具有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针对国家:国家需要加快制定更全面、系统的人才战略。这包括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保留计划、人才待遇计划,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和保留机制。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领域,只有建立这样完善的机制,才能确保国家层面的人才供给源源不断。人才竞争已经成为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第二个建议是针对大型企业的:大型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人才发展规划。关键是要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四链融合",构建有效的人才机制。具体来说,要确保:人才能够顺利引进、待遇具有竞争力、研究成果能够有效产出、奖励机制合理完善、企业文化积极向上。通过建立这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才能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整体进步。
以上是针对当前高科技企业人才竞争激烈的现象所做的分析和建议。
相关文章
据央视新闻报道,曼谷的街头最近可不太平,刚消停没几天的抗议声又起来了。而这一切的导火索,还得从那位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说起。她对着宪法法院递上去的那份答...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虚拟机创...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合肥康芯威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休眠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其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光和光学制造大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车载光学玻璃加工夹持定位工装”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动扳机用轴向限位装置及电动扳机”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阳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集成密封垫的薄壁法兰”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沙尘天气持...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