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08日 12:33 1 admin

当晨光刺破云层,掠过航站楼流线型的金属穹顶,在光滑的站坪上投下巨大的羽翼状光影,一架“银鹰”在青海民航人炽热的目光中与西宁机场T3航站楼廊桥准时对接,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将于8月7日零时起正式竣工投运。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这座历时十年谋划、五年攻坚建成的现代化航空枢纽,不仅刷新了青藏高原民航建设的纪录,更以“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的时代品格,成为“中华水塔”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为青海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青海省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机场航空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2013年建成投运的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提前四年超过了设计容量,机场各项保障资源进入紧张状态。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为加快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建设青藏高原现代化航空枢纽机场和高原智能机场群的梦想在青海民航人心中萌生。等待立项批复期间,青海机场公司不断提升实力,2016年起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实现百万量级跨越,开通多条国际航线,2018年升级为国际机场并首次开通全货运航线,实现相关历史突破。同时,果洛机场、祁连机场通航,格尔木机场二期改扩建完工,玉树机场二期改扩建开工,青海“一主六辅”的机场格局成为支撑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支点。

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实施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107.12亿元,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目标设计,主要建设15.8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第二平行滑行道等设施,机位总数增至75个,还包括综合交通中心、货站及相关设施,并预留铁路站房位置。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2020年8月,工程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开工,建设者面临诸多挑战,工程建设期跨越5个冬季,实际工期仅38个月,且施工区域与现状区域接壤多,不停航施工点多、面广、量大。青海机场公司制定科学施工时间表,避开7-9月航班旺季,冬歇期完成方案编制,3月至6月和9月至11月抢工,采用先难后易思路,减少施工对机场运行的影响,实现“运行不停、建设不缓”。

西宁机场地处湟水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盐渍土地基、软弱土层等地质特点给施工带来困难,面对高差40米、总量2520万立方米的土方工程量,建设者安排1000辆车每天运送,累计85天完成。青海机场公司组织专家会诊,开展工程土方及地基处理试验段项目,通过加密监测等手段解决部分地质问题。建设者秉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创新桩基施工工法,T3航站楼桩基采用扩底工艺及“双控测孔”模式,积累首例扩底桩经验并获评青海省省级工法;航站楼9.32万平方米的大跨度钢结构与金属屋面吊装拼接按“三步走”计划进行,顺利搭建起机场框架。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安全是机场建设发展的永恒课题,青海机场公司提出“穿透式监管、保姆式服务”标准,推出五类18项安全生产监管管理机制,从“人机环管”四方面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清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常态化提升全员安全素养,确保施工安全。同时,打造智能化安全管理活动全过程管控平台,设置4道智能化安保防线,提出12个层级安保举措,开展多项专题研究,建立西宁机场“1245”安全防卫体系,保障旅客乘机安全。

数字化技术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青海7座机场率先全域进入5G时代,为施工进度数据获取创造条件。针对工程协同管理难题,青海机场公司基于B/S架构开发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包含9项主要模块,应用多项新技术,累计节约工期125天、资金2369万元,该平台及相关技术在多项赛事中获奖。在此基础上,公司构建青海机场“一朵云”,为7座机场共建共享共用软硬件基础设施奠定基础,还建设IOC智慧运行中心,统筹机场各区运行及多流协同,实现智能化管理。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坚守绿色理念,航站区统筹布局、集约用地,对噪声、扬尘等采取有效处置手段;建设深水跌水井和雨水调蓄池,回收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锅炉房采用天然气锅炉并应用相关节能技术,年节省燃气和运行成本可观;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采用绿色供冷模式;综合交通中心屋面景观绿化3.6万平方米,工程整体绿地率31.2%,打造绿色机场标杆。

T3航站楼外观形似黑颈鹤展翅,建筑元素蕴含“三江汇聚”等寓意,让人联想到青海的自然地貌。航站楼内设置多种景观雕塑、生物多样性展区、艺术装置和作品,展示青海独特文化底蕴和景色风光。在服务上,出发大厅至最远登机口仅600米,设置多个自助和人工值机设备,采用三门闸机集中验证,安检通道减少旅客排队时间,行李系统实现全流程跟踪,综合交通中心与航站楼距离近,换乘便捷,体现“人文机场”理念。

世界屋脊的空港新生

投运后,西宁机场小时航班时刻容量大幅提升,消防救援等级由8级提升为9级,具备全年保障大型宽体机的能力,货邮处理能力从3万吨/年增至12万吨/年,助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机场与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连接,预留城市轨道交通接驳空间,推进“零距离换乘”,为青海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筑牢基础。这座世界屋脊上的现代化空港,成为青海民航史上的里程碑和高原儿女砥砺奋进的时代缩影,正续写青海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辉煌篇章。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陈郁

编辑:李家奕 责编:谢青玉 监制:马振龙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