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08日 09:38 2 admin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现在的铁路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中国铁路发展之初,也是曾遇到过很多困难的,就比如说高铁的发展。

2002年,地点东京,中国铁道部代表团在川崎重工展厅里站了整整两个小时,眼前是日本新干线E2系“疾风号”,时速200公里,银白色的车身闪着光。

站在讲解员旁边的,不是普通技术人员,而是一群西装革履的高管,他们说得很清楚,只卖整车,不转技术,零件要返日维修,专利费要交一辈子。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2003年,德国人也来了,报价更高,还只转80%的核心技术,更讽刺的是,日本人把我们的预算偷偷告诉了德国人。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这不是买卖,这是围猎

一场高铁技术围猎开始了,日本和德国,一个玩封锁,一个玩抬价,试图把中国锁进几十年的“技术死局”。

可他们没想到,这场“阳谋对阳谋”的较量,我们中国人用几招“阳谋”,把局破了不说,还让对手自己打自己脸。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2002年,中国高铁的发展几乎为零,全国铁路平均时速只有54.9公里,连“准高速”都算不上,可中国要搞第六次大提速,所以高铁被提上了日程,但技术从哪来,成了第一道坎。

中国人不是没去找人谈,首先看中了日本新干线,川崎重工、三菱商事、日立制作所等六家企业组成了所谓“联合体”,专门对中国报价,报价不高,但条件极苛。

最关键的一条是核心技术一律不转,甚至暗示,如果中国未来想搞350公里时速的,那要另外付钱升级,这哪里是谈判,这简直就是技术绑架。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于是铁道部又去找了德国西门子,对方拿出了Velaro平台,说得头头是道,还开出了3.5亿一列的“友情价”,外加39亿的技术转让费——但只给你80%的核心技术。

更气人的是,德国人居然把中国人拉到会场里,放着西门子的宣传片,还顺手递来一份从日本人那儿拿到的中国预算表,连小数点都没改。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中国阳谋的第一步

中国人没有发火,也没有退让,2004年,铁道部突然宣布全球招标,140列,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条件只有一个,必须百分之百技术转让,必须合资建厂。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更绝的是,中国还指定了合资的中方企业——南车四方和北车长客,意思很简单,你想赚中国的钱?得跟我挑好的人合作。

这时候日本人还在犹豫,德国人还在坚持原价,只有法国人急了,阿尔斯通当时已经濒临破产,看到中国这块大蛋糕,立马答应技术全转,还主动降价。

庞巴迪也来了,报价也不高,招标截止前两小时,北车长客和阿尔斯通突然签约,直接给日本和德国当头一棒。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那一晚,日本联合体连夜开会,第二天就改口说核心技术可以转,设计图纸也可以给,德国人没等到机会,直接出局,西门子股价大跌,谈判团队被解雇。

这就是阳谋,我不逼你,我只给你选择,你要技术不转?那就出局,你要价太高?那就说再见吧,中标结果出来后,川崎重工、阿尔斯通、庞巴迪各获一部分订单。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2005年起,中国开始启动“技术转让实施评价”机制,什么意思?你不是说技术转了?那就得教会我,教不会,尾款不给。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南车四方派出了梁建英团队,天天跟着日本工程师拆车、画图、对模型,她带着团队在青岛的实验室里,一天试几十个方案,连车头的风动气流都模拟了上千次。

北车长客这边,丁叁叁和他的团队直接把阿尔斯通的样车拆了个底朝天,连螺丝钉都不放过,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开通,时速350公里,日本人用了30年才从200公里提到350公里,中国只用了5年,而且不是靠买,是靠“吃透”。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中国阳谋的第二步

西门子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赶紧找上门,说愿意低价卖技术,中国铁道部不急,直接回了个“骨折价”,每列2.5亿,外加8000万欧元技术费。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西门子咬牙签了字,乖乖交出剩下的核心资料,2010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沪高铁试验段,跑出了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

从2002年谈判失败,到2010年自主创新,中国人用了不到十年,干掉了数十年的技术壁垒,而且不仅仅是“能跑”,更是“全国产”。

车头的气动设计、车体密封、牵引系统、网络控制,全部自主研发,全线国产化,螺丝钉都不进口,到了202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4.8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中国标准变成了国际标准。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西门子、川崎重工、阿尔斯通全部沦为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参与中国高铁建设,只能按中国图纸来干活。

梁建英成了国家卓越工程师;丁叁叁成了新一代高铁主设计师,原本那些嘲笑中国“只会组装”的人,现在只能在合同上签字画押。

更关键的是,中国没有掉进“技术换市场”的陷阱,反倒让技术成了市场的门票,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竞赛,而是一场步步为营的阳谋对决。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日本和德国试图用技术死局困住中国,中国却用一纸招标和一个合资条件,把对手玩得团团转,中国靠的不是运气,是定力,是战略,更是对未来的判断,我们没有硬碰硬,而是让对手自己把自己送上谈判桌。

这才是阳谋的最高境界,让对方以为自己赢了,其实早已在你的棋盘之上,高铁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中国还会在更多领域,用“阳谋”这把刀,劈开那一座座被人设下的“技术死局”。

信息来源:铁道部当初为引进动车组技术放了怎样的大招 高铁见闻 2017-03-16 16:57 来源:澎湃新闻

2003年,日德故意编排的高铁死局,中国用阳谋直接巧妙破解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