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的核心运营模式。自ChatGPT掀起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以来,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已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百度文心一言、...
2025-08-08 0
在滇中新区2800米的高原上,一幅智慧交通的未来图景正徐展开:无人机母港内,装载着普洱茶和鲜花的物流无人机沿着数字化的“空中丝路”自动飞往老挝万象;数字孪生实验室里,缅甸工程师们正在热带季风模拟系统中优化交通算法;特种测试场上,国产高原自动驾驶矿卡轻松征服45度陡坡;联合创新中心内,中缅企业正携手研发适应东南亚雨季的智能路侧设备。
2025年1月3日,随着空天智行科创园的正式动工,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从蓝图走向现实。
作为云南智慧交通产业的旗舰项目,这个规划面积超400亩的的科创园不仅是新技术试验场,更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智慧交通创新枢纽。
空天智行科创园项目效果图
国家使命的“新区解法”
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交通科技创新高地
早在2023年初,滇中新区就以超前的战略眼光锚定未来交通产业赛道,率先展开系统性布局。
为高水平高标准规划建设未来交通科学城,滇中新区领导多次带队拜访国家相关部委、国内交通领域知名高等院校、顶尖科研单位等,并邀请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等单位到新区考察座谈,聚“众智”为未来交通科学城建设出谋划策,展现出在交通科技领域“抢跑”新赛道的决心与行动力。
而在这一年8月举办的智慧交通国际论坛也释放出强烈产业信号:滇中新区10家院校和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8家企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揭牌的未来交通科学城规划面积约117平方公里,计划到2035年初步建设成为服务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未来交通新型研发机构聚集区、交通科研成果转化区、未来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区、交通综合应用场景示范区、交通会展研培服务区、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样板区、国内外交通人才培养交流中心。
一系列前瞻性布局,为滇中新区2024年获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建设与国际人才培养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交通科学研究院
根据国家试点任务要求,滇中新区与昆明理工大学、中国中铁、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等任务实施单位,围绕交通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孵化和国际人才培养三大功能定位,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才培养—人才定向输送与产品研发—转化落地—定向销售—产品使用与维护”闭环的交通国际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交通产品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定向研发、销售和使用。
两年来,滇中新区按照“小心求证、科学谋划、精心设计”的原则,提出未来交通科学城“456”发展路线,即用好4个共享科研平台、主抓5个重点研究方向、主攻6个产业板块,片区承载能力、协同创新能力、服务保障能力均实现较大提升,一个充满朝气的“未来之城”已然乘势起航。
截至目前,新区及各试点参与单位已完成智能载运装备及高原特种动力等领域的发明专利6项、发表SCI论文4篇、孵化特种动力和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企业3家。
空天智行科创园项目效果图
差异化发展
加快构建智慧交通产业综合体
当沿海地区竞逐“万亿级低空经济”规模效应时,滇中新区正以差异化路径破局——依托高原区位优势和战略腹地特点,打造不可替代的“场景创新试验场”。
2025年1月3日,作为国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核心载体,空天智行科创园正式启动建设,标志着滇中新区的智慧交通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
“不是跟跑,而是重构赛道”。
与传统产业园不同,空天智行科创园更强调产业生态的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孵化,从测试验证到商业应用,企业在这里可以完成全生命周期的发展。
滇中科学城管理局(滇中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由滇中新区与中交一公局集团“政企协同”推进,定位为“智慧交通产业生态中枢”,突破传统园区单一生产功能,构建“四链融合”发展范式——创新链,聚焦车路协同、空天信息融合等前沿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从实验室(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到产业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的全周期孵化;服务链,集成检验检测、国际会展、高端智库等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链:通过“科产城”一体化配套,解决高端人才“引育留”难题。
无人驾驶器展示
“空天智行科创园项目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方式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16.5亿元,建设工期36个月,计划于2027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用。目前项目用地、规划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该负责人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空天智行科创园也是滇中新区首个享受创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的项目。M0用地政策既化解了传统工业用地“晒太阳”的困境,更为西部省份探索出一条“轻资产、高价值”的产业跃迁路径。
滇中新区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强调:“M0用地政策精准匹配了现代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特别适合空天智行科创园这类融合高端制造、研发设计、总部经济等2.5产业特征的前沿项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优质空间载体。”
一方面是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另一方面,产业项目的落子速度也在加快。
尽管今年1月才开工建设,但空天智行科创园已经吸引3个项目确定入驻。
滇中新区未来交通创新研究院项目将打造特种动力与智能载运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服务中心、车联网应用示范运营基地等在内的“8中心1基地”的项目。
国际跨境数据管理创新基地项目由北京华瀛安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滇中产业发展集团合作共建,功能包括涉外数据产业服务、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等,以及提供用于涉外数据产品展示、体验、交流、交易的公共服务空间。
中国交通解决方案展示中心由滇中新区联合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央企国企、大院大所共建共享,计划面向南亚东南亚一站式展示我国在公路桥梁、隧道、北斗、高铁、航空、低空、智能网联、智慧物流等领域的重要交通科研成果和建设运营能力,吸引交通装备、无人驾驶、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到滇中新区聚集,促进未来交通科技国际合作、人才交流、理念交融、产业协作,更好发挥昆明的辐射带动作用。
未来,空天智行科创园项目还将陆续吸引更多交通领域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入驻,全力打造全省智慧小镇建设典范。
本文源于“滇中新区发布” 昆明日报记者:李双双 报道
相关文章
当前,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的核心运营模式。自ChatGPT掀起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以来,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已形成独特的发展路径。百度文心一言、...
2025-08-08 0
2025年8月6日的北京,一场科技与美学的盛宴正在上演。钟楚曦的优雅、陈妍希的灵动、朱正廷的潮流与宁泽涛的力量感,与台上那台线条流畅的轿跑形成奇妙共鸣...
2025-08-08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斜轧穿孔的穿孔参数设定方法及系统和毛管加工方法”的专利,公开...
2025-08-08 0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铁柱说Hello,Everyone!Long Time No See!此文仅为个人观点以及...
2025-08-08 0
大疆发布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三款机型国内市场售价分别为DJI ROMO S(水箱版)4699元、DJI ROMO A(水箱版)5399元及...
2025-08-08 0
■编者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
2025-08-08 0
日本新干线多年来稳坐全球高铁技术前沿宝座,如今却被中国氢能列车的轰鸣声震得不安稳。你猜怎么着?咱们自家产的氢能列车真跑起来了!在内蒙古扎营搞试验,单次...
2025-08-08 0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一个日益显著的趋势正在重塑渠道营销格局:经销商新媒体矩阵的构建与运营,正成为品牌下沉市场、激活终端、实现全域增长的关键...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