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祝贺!南京大学2位校友荣获“未来科学大奖”!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8日 02:02 1 admin

8月6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其中,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由我校两位校友季强、周忠和与徐星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




祝贺!南京大学2位校友荣获“未来科学大奖”!


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季强、徐星、周忠和,表彰他们发现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


自1868年Thomas Huxley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设想以来,该观点长期存在争议。1970年代,John Ostrom重新复活该假说,并提出鸟类源自一种小型虚骨龙类恐龙。


1990年代,季强和陈丕基(已故)分别报道了发现于中国辽西地区的世界上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开启了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的序幕。徐星和周忠和发现并研究了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他们通过系统发育分析、解剖学研究和功能推测,从形态和功能上建立了恐龙和鸟类之间的链接,为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一个演化支系提供了确切证据。他们的系列工作将“鸟类起源于恐龙”从假说转化为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





获奖校友简介




季 强


祝贺!南京大学2位校友荣获“未来科学大奖”!


季强,1951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南通,1977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洪堡学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现为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 忠 和


祝贺!南京大学2位校友荣获“未来科学大奖”!


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中国江苏江都,198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古鱼类学硕士学位,随后留所工作;1999年于美国堪萨斯大学获得古鸟类学博士学位。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200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就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2025年被授予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关于“未来科学大奖”



祝贺!南京大学2位校友荣获“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自2016年来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三)主要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2016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祝贺两位获奖校友!


期待更多南大人

在探索科学的征途中

勇于突破,再接再厉

胸怀寰宇,勇担使命

再创佳绩,争做表率

来源:南京大学 未来科学发展中心 未来科学大奖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民网江苏

编辑:严紫椤 马艳蓉

责编:郭安康 王雪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