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绝地反击!小镇夫妻档靠它在SHEIN年销超千万​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07日 18:07 2 admin

夏日的广州番禺,空气黏稠闷热。尚富顺的仓库里,上千个“飞机盒”整齐地陈列在比人还高的货架上,这些即将卖往中东市场的爆款项链不到一周就能销空——这不是传统订单的慢周转,而是跨境电商SHEIN带来的海量零售商机。


三年前,尚富顺的工厂濒临倒闭,传统订单断崖下跌,几十人的团队缩水至3人。如今,SHEIN店铺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人民币。他的故事,正是中国珠宝产业带通过跨境电商上演的一场“绝地反击”。


01

从 “钻石村口” 到全球版图:

四十年产业链的进化之路

“别的村子用牌坊当村口,他们用大钻戒!”


从广州市中心驱车25分钟,一座横跨四车道的巨型钻石霓虹门格外醒目。这个镶嵌在番禺大罗塘村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世界珠宝,番禺造”的地理坐标,也是广东珠宝业四十年发展的缩影。


绝地反击!小镇夫妻档靠它在SHEIN年销超千万​

(位于广州番禺的大罗珠宝城街口树立着醒目的“钻戒”标识)


回看“世界珠宝,番禺造”的故事,1980 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广东开展金银珠宝来料加工业务,为这个产业埋下第一颗种子。当年,香港珠宝商带着设计图纸和国际订单跨越深圳河,在珠三角开启了 "前店后厂" 的模式 —— 港澳地区凭借在贸易、语言、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便利性,成为承接订单的前端“门面”;而工艺精湛、具备熟练劳动力的珠三角地区则以加工制造见长,担当起“后厂”角色,各种不同材质和工艺环节的珠宝饰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订单规模扩大,星星点点的加工作坊逐渐聚合成产业集群。仅在广州就有极具代表性的大罗塘珠宝集聚区、沙湾珠宝产业园等产业经济圈,甚至进一步传导到东莞、汕尾等珠三角地区。


然而,沉淀四十载的传统产业,近两年正经历剧烈的蜕变。如果说2024年,产业带商家对跨境电商尚在投石问路,2025年,更专业化地出海已成破局共识。


日前,在广州番禺沙湾的一座会议大厅里,近百位参会卖家们聚精会神地听取了一场“饰品出海”的跨境电商经营分享会。散场时商家们围着讲台追问细节:“套装类或者盲盒类的饰品要怎么上架到SHEIN”“下半年的重点开发方向有哪些”“现在应该开始哪些节点的备货准备”......


一场场 "不愿散场" 的分享会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产业带卖家正要凝聚积极求变的新共识。他们渴望通过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从 "传统制造" 到 "按需智造" 的蜕变,而海外市场数以亿计消费者对于珠宝饰品的渴望也在加速这场变革发生。


02

绝处逢生:

夫妻档的“千万级”跨境逆袭

走进番禺珠宝产业带所在片区,尚富顺的工厂并不起眼。但走进展厅,除了中心摆放着广东老板标配的茶桌,三面墙的玻璃柜里陈列着数百款热销饰品——这些SHEIN店铺的爆款,让这家曾面露难色的 "夫妻档" 工厂,如今实现年销超千万元。


“我们卖银饰、铜饰、莫桑钻,你看这个金光闪闪的首饰套装,夸张吧?今年中东卖得特别爆”,谈及热销产品,从业二十余年的尚富顺仍难掩兴奋。

绝地反击!小镇夫妻档靠它在SHEIN年销超千万​

(卖家尚富顺正在查看销往中东市场的项链)


回想几年前,传统贸易订单下跌,尚富顺的工厂从几十人缩水到只剩3人,一度濒临倒闭。


转机出现在2023年初“那时候也是广州的珠宝协会推荐了SHEIN平台,协会的朋友跟我们说要‘创造新的可能性’”。上架第一款跨境零售产品时的手忙脚乱,至今让他记忆犹新:"专门找人来修了打标机,标签贴歪了还重新做,又担心消费者不喜欢,反反复复包装了好久。”


开店至今,尚富顺的工厂不仅恢复规模,更持续扩招人手、拓展合作厂,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现在他的店铺里多款脚链、项链周销千单,仓库里更是摆满“飞机盒”——“这可不是库存,都是爆款备货,几天内转眼就售空!”尚富顺感慨道。


交谈中,他多次强调“工厂思维”的转变:


一是“知道消费市场要的是什么”,即选品和设计能力。工厂的思维侧重于接到订单并按时交付,而对于流行趋势、市场风向并没有那么关心,“我们以前看到一个产品第一个想法不是它包含什么流行元素,而是怎么做成3D样式去建模”;


二是“知道市场在哪里、在干什么”,比如上半年是中东的斋月,不仅产品需要结合中东特色的钩花、月亮和面纱造型,在营销活动的选择和上新的节奏上也必须提前排布。


尚富顺总结道:“SHEIN正好发挥了我们的优势,又补齐了我们的盲区。”


一方面,SHEIN的强时尚属性、年轻且黏性极高的优质客群、广泛的时尚消费客群覆盖正好契合了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平台为产业带卖家提供全方位护航,诸如买手团队有问必答、潮流趋势实时赋能、全球节日营销节点共享等,以及对优质商家还会进行打标推荐。那些电商经验薄弱的卖家,好似找到了一条从“选品-生产-营销”全链路覆盖的出海增长路径。


03

产业带实现"三级跳"

老厂迈向“按需智造”

尚富顺的逆袭并非个例。跨境电商的东风,正从广深等一线城市吹向二三线产业带。


驶入汕尾海丰县,通往珠宝商贸市场的道路两旁,除了“大量现货”“厂家直销”等招牌林立,“电商”“出海”“出口爆款”等关键词已悄然出现——相比传统外贸,跨境电商已成当地企业笃定的未来。


在汕尾海丰县工业园,卖家吴超的故事更验证了产业带企业可以实现“三级跳”。


汕尾海丰县的工业园里,吴超的新厂房已经落成——他将分散于汕尾、东莞的几间厂房整合迁入3000平米的厂区。这一决策的底气,源于在SHEIN平台上获得的逐年增长。“这些带小爱心和星星的款式,都是根据买手给的市场趋势开发的,上架就成了爆款。”他指着流水线说,“如果没有做跨境电商,我们可能还在等贸易公司下订单”, 如今吴超的SHEIN网店已经实现年销额 2000 万元。


“以前我们就像蒙着眼睛干活”,吴超如此形容父辈的传统模式。工厂长期依赖贸易商订单,为迪士尼等品牌加工饰品。在SHEIN上开店初期,尽管缺乏电商经验,但扎实的产品力与成熟的视觉呈现让业绩快速起量——第三个月开始单月销售额逼近百万。

SHEIN对产业带商家的赋能,遵循着清晰的进阶路径:


初级阶段:通过即时销售反馈,帮助工厂建立市场敏感度;


中级阶段:当卖家逐步掌握备货履约节奏后,SHEIN买手则会提供针对性的趋势及风格赋能,比如买手建议吴超尝试的“儿童饰品”赛道,巧妙地将过往的设计与生产能力转移到了产品空白更大的品类中;


高级阶段:数字化的后台工具让卖家能够快速掌握“按需供应”的实操逻辑,规避以往容易压垮企业的库存风险。

绝地反击!小镇夫妻档靠它在SHEIN年销超千万​

四十年前,广东珠宝开始在国际消费市场崭露头角,到如今跨境电商平台搭建的销售通道让这里的企业获得了出海金钥匙,通过“趋势赋能+按需制造”模式,广东珠宝人正在完成从“订单依赖”向“需求驱动”变迁的关键一跃


当大家开始热议“消费者喜欢什么”而非“客户要什么”,一场产业深变革已然发生。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