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百科大全 2025年08月07日 13:48 2 admin

□ 胡立彪

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

前不久举办的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堪称全球低空科技创新的“竞技场”。此次博览会集中展示了201架低空航空器(含模型),全方位展现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硬核实力。有业内人士表示,创新产品密集发布,多项战略合作达成,此次博览会释放出强烈信号:我国低空经济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民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开展相关航空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并辐射带动低空飞行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等相关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行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未来成长空间大的特点,能够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开拓实际场景,在新旧动能转换上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说,低空经济赋能千行百业,将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增长新的重要引擎。

我国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项目落地。

从中央到地方,向上融合国家战略,向下融合市场需求,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正在吸引多方竞逐。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达8.9万家,其中,今年前5个月注册企业1.17万家,同比增长220%,超过了去年全年注册量。赛迪顾问发布的关于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我国低空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从世界范围看,我国低空经济部分技术能力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但总体上仍然属于发展初期。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比如,低空经济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一些低空飞行器的动力和机载设备仍然依赖进口;我国低空经济主要用于农业植保、旅游观光、消防应急等场景,缺少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我国低空经济从“飞起来”到“用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引擎,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引领。政策端要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这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聚焦关键零部件、核心系统开展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和成果转化。加快中试平台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和资本长期投入,着力解决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需求脱节问题。

夯实基础设施支撑,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对低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发展趋势看,低空经济将由无人机主导,以低空智联网作为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开展修“天路”、筑“天网”、造“天车”的智慧低空新基建,加快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空中飞行基础设施。在技术应用上,要突破单一的运输属性,与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低空综合服务立体网络。

发展低空经济不只是看飞得快不快,更要看飞得稳不稳、远不远。地方政府、资本市场都需要保持耐心,给予产业界、科研人员更多时间,让他们深耕技术、完善体系、做强产业链,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稳健发展。

【观象台】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