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
2025-08-15 0
导读:明日立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立秋雨天好还是晴天好?看看农谚咋说的。
时间过得真快,2025年8月7日13时51分,农历闰六月十四,立秋就要到了。古人讲“立”是开始,“秋”为成熟,立秋一到,天地由热转凉、万物也由盛转收,整个时节进入了一个从繁茂走向沉稳的过程。
虽然名字带“秋”,但气温依旧热得厉害。立秋虽早,却夹在小暑、大暑与处暑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热劲儿”没消的节骨眼。“三伏热不让人”,立秋这天还常是中伏,秋虽立,暑未离。
立秋之后,天地之气开始往内收,湿度、雨水也渐少,“一场秋雨一场凉”是后头的节奏。这一节气与立春、立夏、立冬并列,又是古人重视的“四时八节”之一,自古有说:“一叶落而知秋来”。
说到民间习俗,立秋这天讲究贴秋膘、咬秋西瓜,还有祭祀土地神、庆丰收的传统。人们顺时而食、应节而庆,用简单而朴实的方式,迎接一年中这场由盛转实的转折。
今年立秋在8月7日13时51分交节,对应农历闰六月十四。立秋落在双日,被称为“母秋”,这一说法在民间有着特别的讲究。
有人常说:“公秋爽,母秋热”,指的正是立秋那天若落在单日,天气偏凉;若是落在双日,秋老虎就容易发威,热得更持久些。今年恰好是母秋,热气收得慢,立秋后多半还要再挺一阵。
从节气来看,立秋虽是秋季起点,但大多数年份还处于三伏天中段,“秋虽立,热未止”,是眼下的真实写照。三伏里的中伏与末伏交替,湿热仍占上风。
眼下阳气虽开始内收,但气温仍高,人们更需顺时应节、静心应对。节气的说法虽源自经验,但也提醒我们:转节不等于变天,耐住热、稳住心,才能安然过渡。
故,明日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是“母秋”,虽无现代气象手段,老祖宗却靠经验和观察,总结出不少识天察地的办法,能提前预判冷暖,安排农事。农村常有句老话:“最怕立秋一日雨”,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立秋雨天好还是晴天好?咱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老一辈人怎么说。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一秋涝”,这句老话说的是立秋这天的天气,往往能预示后续一季的雨水走势。若当天雨下个不停,往往意味着高压带还未退场,湿气仍重,雨水还会连绵。
有经验的农人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但若雨势不断,非但不寒,还湿重难收。副热带高压若迟迟不退,雨带就难北移,田地湿涝,容易耽误农时。
而如果立秋下了雨,但很快放晴,说明高压边界已开始松动,接下来水汽减弱,进入晴朗多风的秋日节奏。这样的节气变换,往往预示农田逐渐转入适宜收成的节拍。
一年看节气,农事凭天意。古人云:“节令有变,耕种当审”。看天办事,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农人代代传下的智慧。
明日立秋,有句老话传下,“立秋雨不断,必定是灾年”。说的不是玄虚,而是古人观察气象与农事之间的细腻关联。立秋若连日阴雨,往往代表高空槽或冷涡南下,气温骤降,暑意未消便添凉意。
北方常见两股力量主导立秋降雨,一是冷涡自北而来,带动冷空气南压;二是高空槽东西横扫,引发持续降雨。一旦阴云压顶,热力减弱,便容易影响秋粮作物的“收官冲刺”。
俗话有言,“秋熟看腊黄,田野如金亮”。水稻、玉米等若在立秋后尚未腊熟,便被阴雨拖住了节奏,熟成不足,容易颗粒不饱,影响收成。这个时候,农人巴不得天再热一热,太阳再毒一些。
有经验的农户常叮咛,“秋收怕连阴,伏里要足热”。立秋虽标志节令之转,但天热几日,庄稼养分足了、颗粒结实了,那才叫盼来的好年景。所以宁热不凉,是农人朴实的心愿。
“雨打秋,一半收”,这句老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几代农人从田头地角里摸索出来的经验。立秋前后正值关键农时,若碰上下雨,往往会影响作物的成熟与收成。
南方此时多为晚稻刚栽不久,根系尚浅,最怕连绵阴雨,一湿一闷,生长节奏就被打乱了。农人常说“秧要晴天插”,正是这个理,水多不透气,根就吃不下营养。
而在北方,立秋是秋收的起点。麦子割下来了、玉米也开始变黄,庄稼要“见见天、透透气”,结果一场秋雨把粮摊给泡了,干都干不透,粮食品质也就难以保障。
老辈人有句挂在嘴边的话,“立秋要晴,谷满仓盈”。说的是这几天太阳若肯露脸,不但田里踏实,心里也敞亮。今年立秋天气如何,还得看天意,但心里这份农时的分寸,咱可不能忘。
“不怕立秋晴,就怕立秋淋”,这话在老农心中不是随口说说,而是田里磨出来的实话。立秋一到,庄稼渐熟,若是阳光好,干燥的气候有利于作物加速成熟,人心也踏实。
要是这一天偏偏遇上了阴雨连绵,农人心里就会泛起波澜。“一淋乱秋收”,这雨一落,晚稻怕涝、玉米怕湿、红薯怕发霉。收不及时,产量和质量都要打折。
秋天的粮食成熟,讲究的是“热量够、光照足”,特别是腊熟期,一旦热量跟不上,谷物容易空壳。有人说“稻要晒、谷要焙”,就是这个道理,日头足,才叫收得顺。
所以说,立秋的天气虽只是一天,却能牵动一季粮食的底子。晴天,是庄稼的朋友,也是农人的安稳。入秋收粮,人等天晴,心也盼晴。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话听着夸张,其实背后藏着农人的期盼。一旦立秋这天阳光明亮、天高云淡,往往预示着秋季气候平稳,收成有望顺心。
从气候节律来看,立秋正处三伏之间,虽名为秋,却仍带余热。晴朗的立秋往往标志着冷暖转换顺利,有利于作物“结实收尾”,也少了暴雨、倒伏的担忧。
俗话说“秋高气爽好收粮”,晴天让稻谷玉米都能晾得干、收得稳。农人们见了好天气,心里也像粮仓一样踏实,知道这年算是盼着有底了。
所以一日晴,胜百忙。有些老农见天色通透,还会感叹一句:“天帮一把,地里不累”,这不是偷懒,而是对老天赏脸最质朴的感激。
总结:明日立秋,今年立秋不一般,是“母秋”,老人说:“最怕立秋一日雨”,虽说不是铁律,但却是古人经验积累的结果,有一定参考价值。农谚虽简,却不空,咱们还是该理性看待,你怎么看?
相关文章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08-15 0
近日,京东818手机节活动火热进行中,由京东发起并主办的818手机节“金机奖”评选结果也正式揭晓。根据京东用户评价与投票,包括华为、红魔、iQOO、联...
2025-08-15 0
8月15日,在华为夏季新品大咖秀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华为MatePad Air 2025款及华为MatePad 11.5 S两款新品。其中,华为Mate...
2025-08-15 0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编者按今年7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涵盖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
2025-08-15 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宁夏晶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于海龙,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
2025-08-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