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

抖音快讯 2025年08月06日 05:31 2 admin
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即将完工的尖扎黄河特大桥。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白沈家沟特大桥智能造桥机作业场景。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智能化钢构厂。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高位落梁精准控制。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简支箱梁钢筋绑扎。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场景。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甘青隧道进口人工开挖掘进。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白沈家沟特大桥场景。

大暑时节,青海高原烈日灼灼,川青铁路青海段建设现场热度更胜。钢构车间火花飞溅,桥梁架设稳步推进,隧道施工有序掘进……记者沿蜿蜒山路探访,所见景象将一路期待化为深深震撼——这条穿越高原的钢铁动脉,正以蓬勃姿态向未来延伸。

据川青铁路海东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青海段新建正线全长143.064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桥隧比高达93.26%,包含16座隧道、35座桥梁及3座车站,堪称“高原地质博物馆”上的工程奇迹。其中,甘青隧道进口地质条件之复杂国内外罕见:VI级围岩受多期构造作用呈碎裂散体状,富水地层常现线状——股状出水,支护变形速率快,溜塌、突涌风险极高,国内外罕见。

黄河之上,尖扎黄河特大桥如巨弓横跨,作为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其50个主桥节间已完成44个,总体进度近90%,预计2025年8月底合拢,届时将成为高原上的新地标。全线最长的白沈家沟特大桥(6180.92米)同样进展显著,桩基、承台基本完工,180个墩身完成超75%;10-13墩梁体施工中,中铁三局自主研制的XG-100型智能造桥机大显身手,融合多项先进技术,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在10标中交一航局自动化钢构厂,机械臂精准切割钢材,小导管、钢筋网生产线有序运转,金属碰撞声与火花交织成工业交响。信息化室的监控平台上,设备状态与施工数据实时更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此完美融合,为工程质量筑牢根基。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兰(西)广通道的关键段落,川青铁路承载着沿线各族群众的期盼。从攻坚克难的隧道施工到科技赋能的桥梁建设,每处工地都跳动着奋进的脉搏。这条钢铁巨龙的崛起,终将让高原天堑变通途,为青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93.26%桥隧比筑梦新地标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李 娜  魏雅琪

《青海日报》(2025年08月06日 第8版:视觉)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