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外卖小哥住上专属公寓!青岛试点推行“骑手安居工程”

热门资讯 2025年08月06日 05:30 2 admin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5日讯 晚上10点,西海岸新区香江路商圈依然灯火辉煌,饿了么外卖骑手丁旺送完最后一单,十几分钟后就回到了他的新家——“青暖红骑之家”骑手公寓。

“在青岛工作了3年,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骑手公寓’既便宜环境又好,住进来后真正有了‘安家’的感觉。”作为第一批入住骑手公寓的外卖小哥,丁旺在入住一个月后感受到了新家的舒适与温暖。

随着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数量庞大的网约配送骑手成为服务城市运行、保障民生需求的重要力量。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面临着“找房难、住房贵、条件差”等“安居”难题。

在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的积极推动和资源整合下,我市正式启动“骑手安居工程”建设,联合瑞源控股集团、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人才驿站及饿了么平台,在西海岸新区和胶州市打造全市首批“青暖红骑之家”酒店式骑手公寓项目,标志着全省首家真正实现“拎包入住”的骑手公寓投入运营,将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职业归属感、城市融入感和工作稳定性。

丁旺所居住的骑手公寓位于齐长城路499号优享公寓,距离他工作的站点不过10多分钟车程,公寓有双人间和四人间。

走进丁旺的四人间,只见桌柜、床、沙发、空调、洗衣机、冰箱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有独立卫生间,房间内外干净又整洁。此外,公寓二楼的健身房,还向他们免费开放,下班后可以去健身娱乐。

外卖小哥住上专属公寓!青岛试点推行“骑手安居工程”

“我们完全是拎包入住,公寓配套设施十分齐全,相比之前的住宿条件,真是好太多了。”丁旺告诉记者,此前他与四个人合租一间三室的出租房,每个月租金要500多元,根本没有这么齐全的设施和家电,距离上班的外卖站还很远,通勤十分不方便。

为了节省租金,很多像丁旺一样的外卖骑手选择稍微偏远的地方合租,但不少房东不愿意租房给他们这个群体,房子找起来也是十分不顺,还面临频繁搬家、通勤时间长等困境。

“现在住进‘骑手公寓’,像我这样的优秀骑手,公司给予每月100元的住房补贴,月租只有200元,而且按月缴纳,相当灵活。”丁旺说,如今与自己工作的同事就住在一起,大家彼此都很熟悉,互相也有个照应。

“此次启用的骑手公寓是由闲置房源改造而来,核心亮点在于其‘拎包即可入住’的酒店式公寓配置,最大程度方便骑手安家。”市市场监管局个私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链接多方资源,推动建设“拎包入住”式、价格可负担的骑手专属公寓,完善的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活设备以及低廉的租金,破解新就业群体的生存困局,让外卖小哥们在忙碌奔波的工作之余,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近日,外卖骑手栾太岩来到青岛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人才驿站,正式与胶州市“青暖红骑之家”项目签署租赁协议,入住其中的两人间。“已入住公寓的同事对此一直赞不绝口,今天过来一看,果然环境不错,空调、 卫生间热水都有。”栾太岩表示,双人间个人租金只要260元,仅是市场价的一半,并且还有优惠早餐吃,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外卖小哥住上专属公寓!青岛试点推行“骑手安居工程”

在西海岸新区和胶州,不仅解决外卖骑手住的问题,市、区两级网约配送行业党委还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工作特点和多元需求,为他们打造了配套设施,骑手公寓周边的骑手食堂、骑手药房、骑手友好商家等暖“新”场景不断上新,不仅让骑手拥有一个“家”,还给予他们作为新就业群体的身份认同、职业归属。

安身才能安心,安心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为梦想打拼。

首批“青暖红骑之家”骑手公寓的启用只是试水,位于李沧区汾阳路3号的一处闲置房产,正在进行“骑手公寓”改建,设计70余个房间,包括单人间、双人间、4人间等不同房型,可满足200余名骑手的居住需求。

“不同于此前的公寓内‘混居’,这处‘骑手公寓’是独立的一栋楼,面积2000余平方米,内部配有超市、运动场所等生活休闲设施,尽可能为骑手生活提供各种便利。”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独立公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骑手安居工程项目。

据统计,青岛共有网约配送平台公司7家,32家运力合作商、145处配送站点和4.1万余名骑手。作为新就业群体,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地穿行在街头巷尾,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共享者。

“青暖红骑之家”安居工程是我市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创新实践和有力探索。近年来,市网约配送行业党委在市委“两新”工委指导下,在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市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支持下,不断深化“青暖红骑”网约配送行业品牌打造,强化党组织与外卖骑手群体的同频共振,积极打造全市首个网约配送行业党建综合阵地,开展“青风送暖”行动,如设立“骑手驿站”1054处、“骑手食堂”“骑手药房”“骑手友好商家”409家,开展为骑手免费体检、心理咨询、送爱心餐等关爱活动。还依托“骑手学院”开设法律课堂、维权讲座,成立全市首家网约配送员法律服务站,联合青岛开放大学为骑手提供自学成才渠道。

当下了班躺在骑手公寓的床上时,丁旺对自己的未来作出了规划。每月省下的租金,他可以报个夜校学习管理课程。“或许有一天,我能从骑手变成站长。”这不仅是4万青岛骑手的安居梦,更是一座特大城市对新就业群体的温情应答。(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责任编辑:王亚楠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