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120...
2025-08-07 0
所有人都在说,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
可没人提醒我们,我们正加速迈进“慢病社会”。
糖尿病患者2.3亿,10年翻番。
三高、肥胖、代谢紊乱,正从中老年蔓延到25岁。
成千上万的人正以“还算健康”的状态被喂进慢病轨道,一步步走向终身吃药、终身随访、终身依赖的“亚健康囚笼”。
而这一切的起点,令人心痛——不是癌症,不是病毒,而是一顿顿热气腾腾的外卖。
过去十年,中国人最密切的“医疗入口”不是医院,是美团、饿了么。
一边是“吃得太方便”,一边是“病得越来越早”。平台用补贴推高GMV,用算法优化复购率,把高糖高盐高油做成“流量爆款”,把三餐变成“快消陷阱”。每一个点外卖的手指,都是在签一份“健康未来的递延死亡协议”。
但令人崩溃的是:这还不是终点,而是刚刚开始。当身体终于吃出问题,平台又摇身一变,成了“健康管理者”。AI医疗来了,打着“个性化”“智能干预”的旗号,把补贴出来的慢病客户变成治疗的病人,从日活跃用户变成医保依赖者。从解读体检报告,再到推送药品、报销路径,最后一键支付医保——全链路整合,一气呵成。
这是医疗闭环吗?不,这是精致的慢病收割链。
平台从不给答案,它只给路径——一条从成瘾到疾病、从疾病到数据、从数据到账单的路径。过程精密,利益丰厚,唯一失控的,是用户的身体。
更荒谬的是,最后为这一整条“吃病—控病—埋单”路径买单的,不是平台,而是医保系统。医保不是用来兜底技术作恶的。可在这场静悄悄的慢病资本闭环中,它成了最终的“受害者”:平台制造病人,AI识别病人,医保埋单病人,国家账本沦为利润闭环的终点站。
从外卖补贴、病人生成、药物推荐,到医保买单,这不是哪一环的问题,而是整套系统的沦陷。这不是进步,是背叛。是平台对信任的背叛,是技术对初心的背叛,是商业对生命的背叛。
美国的故事我们见过——阿片类药物全民分发,在“精准医疗”的包装下成就的是一场千万人染毒的国家级悲剧。而今天,我们看着同样的事正在中国重演,只不过不是用药物,而是用算法、用套餐、用数据推荐、用AI医疗、用公共医保。
平台说他们“尊重用户选择”,但没人告诉用户,他每天面对的选择早就被系统性设计;资本说他们“赋能医疗”,但没人承认,平台对健康的理解,从来只有一件事:如何让人活着,但不健康。
痛心,不是因为有人贪婪,
而是因为整个系统在悄无声息地推着一个民族走向“集体病人化”。
真正的科技向善,不是做更快的问诊、更多的处方,而是做更健康的饮食干预,更深度的生活方式医学。而AI的长项,恰恰在这里:它可以识别你的代谢异常,解读体检指标,分析你每天摄入了什么,再倒推出你真正需要的营养结构,直接告诉你“今天这顿饭钠超了20%、蛋白不够15克”。这是一场难打的仗,不性感、难赚钱、回报慢。但这是唯一能救未来的方向。
别再鼓掌给那些AI健康问诊了,别再感动于“送药到家”的便利了, 真正该做的,是让平台停止做病的生意、做病人的买卖,让AI真正用来重建人的节律、结构、饮食与健康。这是我们能为下一代争取的最后一场胜利。否则,二十年后,当所有人都要吃药、都需要AI接诊、都成了慢病数据资产,真正的“失控”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120...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儒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大功率pRRU的信号接收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
2025-08-07 0
8月7日晚,北京中关村大融城,银河太空舱全球首发仪式暨“十城百店”合作伙伴计划启动仪式举行,这意味着,全球首个城市级、常态化运营的人形机器人示范区正式...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在侧链路定位中的定位参考信号完整性检测和量化”的专利,公开号CN...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终端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的专利,公开号CN12...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秉信环保包装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酒瓶缓冲包装结构裁片及酒瓶缓冲包装结构”的专利,公开号CN...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无锡市神力齿轮冷挤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单向啮合用齿轮加工工艺”的专利,公开号CN12042...
2025-08-07 0
金融界2025年8月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耐氧化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120...
2025-08-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