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04日 21:49 1 admin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近日,在武汉世界城广场商场的巨型LED屏前,年轻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到了一幕画面:麦当劳的金拱门、瑞幸的鹿角、蜜雪冰城的雪王LOGO并肩而立,组合成“麦瑞蜜(Marry Me)”的谐音梗。两天后,这块屏幕又新增了肯德基与优衣库的LOGO,升级为“肯优麦瑞蜜,(Can You Marry Me)”,一时间登上各社交平台热搜。我们会发现曾经冰冷的广告工具,现如今正进化为城市的情感连接器。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一、公屏营销的三次迭代

1.0时代:单向灌输的“视觉霸权”(2000-2015)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早期户外大屏以“声量垄断”为核心逻辑进行宣传,讲究的一个气派和震撼。在这期间相对出名的要数上海外滩震旦大厦大屏以及花旗大屏了,它们的特别之处是在于它们是浦东地标性的广告位,其中震旦大厦的大屏广告费用为70万每小时(2025年7月份最新报价)。依靠黄金区位强制触达,但用户停留时间不足5秒。某品牌调研显示,这种“填鸭式曝光”的品牌记忆度仅11%,也就是人们的共情度较低。

2.0时代:精准化狙击(2016-2023)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新京报)

北京地铁通过OPTIX系统实时捕捉用户视线在大屏上的落点,生成广告画面的热力图数据,识别出最吸引注意力的区域(如产品核心卖点、关键文案位置),并据此动态调整广告的色彩搭配、构图布局和元素排布。例如,系统发现某护肤品广告的“成分功效”文字区域被高频注视后,自动放大该区域并强化对比色,提升信息传达效率。在北京地铁西直门、三元桥、大望路等核心站点的高流量数字屏均已部署这项技术。这些区域日均客流超百万,且70%为20-45岁都市消费主力人群,为美妆品牌提供了精准触达场景。

3.0时代:情绪共振的“社交货币”(2024至今)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武汉商场将“麦瑞蜜”谐音梗搬上大屏,标志着大屏从传播渠道转向社交货币。年轻人自发创作“求婚套餐”,肯德基炸鸡、麦当劳麦乐鸡、瑞幸咖啡、蜜雪奶茶,再加上优衣库的衣服,这一举动,赋予了商业符号情感和文化。正如一位公关学者所言:“最高明的宣传语需要激发群体共鸣,而非单纯展示功能”。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二、公屏突围的底层逻辑:如何让一块屏幕住进城市记忆?

首先是借势亚文化,解构品牌权威。“肯优麦瑞蜜”的传播奇迹,本质是对资深老品牌的叛逆。商场运营方将麦当劳与蜜雪冰城并列放在一起,前者代表资深老品牌,后者象征草根性价比,碰撞出反差的宣传张力。正如武汉网友调侃:“这屏幕比我会嗑CP”。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其实是打造共创感,激活用户二创。比如在前一段时间,由于天气比较炎热,于是全国部分商场大屏上赫然显示着某些品牌的空调和电扇。某网友经过二创同步到社交平台上,单日吸引大量网友打卡,并发布到朋友圈。这种用户共创策略使传播成本降低70%。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还有就是构建场景记忆,锚定情感坐标。商场的大屏频频玩梗,地铁内的小屏也没闲着,品牌们盯上了打工人通勤路上的碎片时间。淘宝丑东西展的宣传就和别出心裁,是因为文案中就点出了“淘宝丑东西艺术展”这个活动,又借着屏幕上下滚动的文字,把展会的时间和地点悄悄告诉大家,还通过猪头杯和羊毛毡这两个例子,让人对展览内容多了份好奇。当“刘航岐的猪头杯”成为市民谈资,天目里展览客流量激增3倍。这印证了帆软提出的法则:“宣传语要成为群体暗号,而不仅是单一的信息载体”。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三、公屏营销的隐忧:一场营销狂欢之后的思考

品牌方需要注意版权意识,玩梗也要注意边界?现在蜜雪冰城、瑞幸、麦当劳对“麦瑞蜜”未置可否,但法律界人士警示:“二创需获IP方或者和品牌方默许,否则可能触碰《反不正当竞争法》”。

技术伦理也应注意起来,人脸识别固然是很好的技术,尽管部分大屏运营商声称“数据实时脱敏”,但专家建议建立“识别即同意”机制,防止生物信息滥用。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还要注意大家的审美疲劳,梗文化虽然有趣传播效果较好,但是也有保鲜期。当武汉、成都、北京等20城跟风玩梗,网友开始吐槽:“谐音梗扣钱”(最早出自《吐槽大会》李诞)。品牌方还是需要在公屏营销中不断地创新。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四、写在最后:屏幕里的城市心跳

公屏营销的进化之路:从霓虹广告牌到城市情绪画布

(图引:网络)

从北京OPTIX系统生成的热力图大屏,到武汉商场的“肯邮麦瑞蜜”大屏,再到杭州地铁的丑东西展览的宣传的案例,正是话语权转移的缩影:

在20世纪,大屏说:“买我!”

在21世纪10年代,大屏说:“买你需要的东西~”

到了21世纪20年代,大屏问:“Can You Marry Me?”

当商圈大屏用5个品牌LOGO拼出求婚暗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营销技巧,更是技术赋予城市的温柔想象力。它可能不那么精准,却足够真诚;可能不够规范,却充满烟火气。正如那块被千万人拍摄的武汉大屏所证明:最高级的传播,从来不是占领眼球,而是成为一代人的记忆注脚。

那么,你还想在城市的公屏上看到什么样的宣传呢?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