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健康生活 2025年08月03日 10:20 2 admin

从公开报道来看,对于国际空间站延期运行、退役等相关事宜,美俄已达成基本共识,这个人类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将在超期服役近10年后,再勉强超期服役5年左右,于2030年前后完成使命,最终受控坠入太平洋“尼莫点”海域。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自1998年首个舱段发射以来,其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全球航天格局的重塑已拉开序幕。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为了避免成为太空垃圾,阻碍后续的太空计划,美俄双方将共同推进国际空间站的脱轨计划。首先将由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实施轨道衰减,随后美国SpaceX公司开发的“太空拖船”将引导空间站进入大气层报废。国际空间站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未能被烧毁的残骸,则将坠入太平洋中远离大陆的海域,整个过程预计耗时两年半。

这个总重400多吨的庞然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太空实验室之一,始建于1998年,先后经过多次扩建,最终成为了现在的样子。其设计寿命仅为15年,按照原有的计划,到2015年就应该退役,可经过两次延期,如今已超期服役近10年,大量部件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自2019年发现舱体漏气以来,国际空间站的密封性问题持续恶化。例如,2024年4月,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出现4处裂缝,导致每天空气泄漏量一度高达1.7千克。尽管宇航员采用密封剂和打补丁的修补方式暂时缓解了泄漏问题,但航天专家指出,随着国际空间站超期服役时间不断延长,各舱段因老化出现漏气等问题已不可避免,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靠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太空环境中,漏气可不是小问题,不仅会大幅增加运营维护成本,万一问题严重,还有可能威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除了漏气,部分太阳能电池板也面临故障风险,这可能会导致空间站出现能源危机。例如,由美国主导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因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发电效率较设计值已下降33%。虽然可以将新的太阳能板送入太空进行替换,在技术上是可以看到的,但对于已经老态龙钟的空间站来说,这种维护并不划算,只能将就着用。

此外,俄罗斯舱段的推进系统长期承担着轨道维持任务,其老化的发动机已导致燃料泄漏率逐年上升。

另外,运营成本不断攀升也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国际空间站老化,故障频发,需要更多资金用于非计划维护和备件运输,这导致近些年的运营费用相较于过去平均每年的30亿美元,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随着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美俄均有自己的发展计划。NASA已推动“低轨商业化”,计划将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营交给商业航天公司,以便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继续保持美国在太空的长期存在。例如,Axiom Space计划2026年发射首个商业舱段,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逐步独立;Vast Space的Haven-1空间站则瞄准太空旅游市场,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但这些商业空间站短期内根本无法达到国际空间站的规模。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至于俄罗斯,目前并不打算与其他国家合作,而是计划独自打造空间站。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主要建设和运营者,以及全球仅有的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三个国家之一,俄罗斯在空间站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独自打造空间站在技术上没多大问题,只是面对经济制裁和技术衰退,要想实现这一计划,恐怕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估计俄罗斯航天员短期内将缺席太空。

美俄达成共识:国际空间站再超期运行约5年后,将推入大气层报废

虽然美俄均计划打造自己的空间站,但短期内能否承担常驻航天员的任务,还犹未可知。因此,当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天宫空间站在短期内有可能成为近地轨道唯一可常驻航天员的载人平台。目前天宫空间站的扩容计划已提上日程,这意味着那时我国空间站的规模将比现在更大。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