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2日 14:17 2 admin

当下SSD已经成为电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硬件,在超强性能的背后,SSD的寿命也是用户非常关注的问题。SSD的寿命除了与闪存颗粒的写入量有关之外,使用环境、维护与使用习惯也很重要。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在日常使用中不经意的一些做法,会偷偷加速SSD使用寿命的到来。

全盘装满

作为存储设备,SSD的空间总有用完的时候。特别是还在用512GB、1TB产品的用户,面对动辄上百GB的游戏文件夹,只能尽力塞入。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往往会对SSD的使用造成影响。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SSD写入数据前需先擦除旧数据,但擦除操作以“块”(Block)为单位,而写入以“页”为单位。当SSD满载时垃圾回收算法难以找到连续的空闲块进行擦除,导致需要频繁拆分块或执行更复杂的回收操作,实际写入量可能远超用户操作量,降低性能并加速磨损。

SSD通过磨损均衡算法将写入任务均匀分配到所有存储单元,以避免部分单元过早磨损。当SSD满载时,可分配的空闲单元减少,磨损均衡算法的选择范围缩小,可能导致部分单元被频繁使用,加速老化。

同时SSD主控芯片通常配备少量高速缓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以加速写入。当存储空间满载时缓存可用空间减少,主控需频繁将缓存数据写入闪存,导致写入速度波动或下降。

所以为了SSD的健康和最佳性能表现,建议至少预留10~20%的空闲空间。如果容量确实不够用了,建议再买一块才是最优选择。

进行碎片整理

在机械硬盘上,数据以连续扇区形式存储在旋转盘片上,碎片化会导致磁头频繁移动,显著降低读写速度。碎片整理通过重新排列文件,使其连续存储,从而提升性能。所以在使用机械硬盘的时代,进行碎片整理是家常便饭。但是在SSD时代,其随机读写速度远高于机械硬盘,即使文件碎片化,性能下降也极不明显。传统碎片整理针对的是HDD的顺序读写瓶颈,对SSD无意义。就不适合这个操作了。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如果你非要进行碎片整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频繁读写操作重新排列文件,使得SSD的写入操作会消耗P/E循环次数,缩短寿命。碎片整理初期可能因文件连续存储而略微提升顺序读写速度,但随后因写入放大导致闪存磨损加剧,性能可能长期低于整理前水平。部分SSD在检测到频繁写入时,会主动降低性能以延长寿命(如降频、限制写入速度),导致系统卡顿。甚至极端情况下,碎片整理过程中的意外断电或系统崩溃可能导致FTL表损坏,引发数据丢失。

不更新固件

SSD上什么元件对性能影响大?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出主控芯片、闪存颗粒等等,其实固件的作用被很多人所忽视了。固件是存储在主控芯片上的程序,控制着 SSD 的一切行为,在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SSD厂商会定期推出新固件,以修复已知漏洞、提升性能,甚至延长 SSD 的使用寿命。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比如在2023年的时候三星980/990 Pro就出现了寿命锐减的问题,随后三星就推出了 1B2QJXD7 版本固件更新,之后就基本没听说有相关问题出现。

如今大厂SSD更新固件并不困难。大多数制造商都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如三星的 Magician,西数WD的Dashboard、威刚SSD TOOLBOX等。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轻松检查并安装最新版的固件。

长时间高温工作

SSD性能越强,发热量就越高。如果散热措施根本上,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SSD的闪存芯片对温度极为敏感,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0-70℃。当温度长期超过70℃时,电子在电路中的异常移动(电子迁移现象)会加速,导致存储单元的电荷稳定性下降,数据出错风险大幅增加。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写入数据时,闪存单元需经历擦除和编程操作,高温会使这一过程产生更多损耗。每块SSD都有写入寿命限制,高温环境下频繁的写入操作会大幅缩短可用寿命。

另外主控芯片负责数据管理、纠错和均衡磨损。若长期高温运行,主控芯片可能因过热而算法失效,甚至直接损坏,导致SSD无法识别。

经常意外断电

SSD则依赖电荷状态和复杂的软件记录流程来完成数据写入操作,如果工作时突然断电,可能是灾难性的。比如突然断电,缓存中的数据可能丢失,导致文件损坏或无法读取。断电可能破坏SSD的文件系统结构(如NTFS、FAT32),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分区或提示“需要格式化”。

突然断电可能引发电流冲击,烧毁主控芯片的电源模块。连续3次断电可能使主控寿命衰减60%。断电可能导致NAND单元电荷分布异常,有概率导致数据丢失。断电可能导致FTL(闪存转换层)表损坏,引发掉盘或变砖。

长时间不用

很多人把换下的SSD长时间不用,也会出现问题。SSD通过存储单元中的电荷状态表示数据,长时间不用时,电荷可能逐渐泄漏,导致数据错误,这就是冷数据丢失现象。NAND闪存使用浮栅结构存储电荷,长期闲置可能因氧化层漏电导致数据丢失。3D NAND堆叠结构可能因层间电容耦合加速电荷泄漏。

很多人都有的几个使用习惯,正在悄悄毁了SSD,你中了几个?

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需要长期保存SSD和其中数据,记得将其放置在凉爽、干燥的环境中,并最好使用防静电包装。每隔几个月装到电脑上或硬盘盒中为其通一次电,让存储单元得到 “充电”,维持数据的完整性。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