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1日 18:24 1 admin

来源:【新华日报】

2025年7月1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里创‘芯’的孩子”社会实践团队满怀热忱顺利抵达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依撒小学,正式开启科普教育活动,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致力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全身心发展。

AI越山而来,科技走进生活

“什么是AI?”对于凉山的小朋友们,AI显得既遥远又神秘。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阿鲁金方同学在课堂伊始便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与期待。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句,反而成为孩子们畅所欲言的桥梁,有的积极发言说:“是像手机里的人脸识别吧?”有孩子激动地起身补充道:“是不是电视上会走路、会对话的机器人?”课堂在欢乐与思考中开展,孩子们凭借对生活中点滴科技的感知,不受群山的地理限制,放飞自己对未来科技的畅想。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介绍AI技术

构筑信息桥梁,机翼承载未来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巍峨的群山之间,一座座通信基站星罗棋布,宛如山脉间的灯塔,默默沟通着这片土地与外界的联系。而在讲台之上,鲍桐老师也搭建起一座“信息的桥梁”,带领孩子们遨游在通信的世界,领略科技的脉动与智慧的火花。

黑板上的时间轴缓缓展开,从古代的烽火台、飞鸽传书,到电报、电话、无线通信,绘出了一幅跨越千年的通信演变图卷。课堂中鲍桐老师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1G到6G的通信演进过程,随后,鲍桐老师引入通信背后的科学原理,在老师的讲解中,一些原本模糊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常识渐渐清晰,一张张陌生的画像,一个个遥远的姓名,也在老师的讲解中变得那么亲切,成为孩子们心中新的榜样。这一刻,通信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以最真实、最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了大山孩子们的世界。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介绍各种通信方式

“什么是飞行器呢?”张学智老师笑着解释:“能飞的东西都算飞行器,比如在天上飞的飞机、直升机,叫航空器;飞到太空的卫星、飞船,是航天器;还有火箭、导弹,也都是飞行器家族的成员。”老师指着窗外的白云:“就像棉花很轻能飘在天上,飞艇里装着比空气还轻的氢气,就像给它安了‘隐形翅膀’,能带着人往上飞。”孩子们恍然大悟,指着图片里的飞机,天真地把机翼叫作“机翅”,“张老师你看,这只‘大鸟’的机翅好宽啊!”稚嫩的话语逗笑了所有人。

“大家家乡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也是亚洲规模最大,具有大功能发射航天器基地能力的卫星基地,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们也能把一个个飞行器送上天空。”张老师的话语,像一颗种子,将蓝天的梦想悄悄种在了孩子们心里。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介绍飞行器结构

展现自我风采,认识多样世界

“哥哥姐姐们很想要从小朋友们自己的口中了解到大家的家乡!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哥哥姐姐们介绍自己和家乡呢?”从介绍家乡的提问开始,姚梓聪老师拉开了支教团与凉山小朋友之间一次关于“自我”与“世界”的深度交流。

“我来自凉山州,是彝族人,我长大想当老师,把我们彝族的文化和故事告诉更多人——我们这边有火把节,还有好多好多山!”。另一个小朋友也忍不住接话:“过几天的火把节会特别热闹,大家穿上好看的民族服装,村子里会点起大火把,还有唱歌跳舞和摔跤比赛!”孩子们的声音稚嫩却真挚,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带领老师们走进了他们眼中的家乡,鲜活地展示了他们对土地、对文化、对生活纯粹而自然的理解。

随着小朋友们的介绍结束,团队成员姚梓聪和王虹力则是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家乡河南郑州和四川成都,两座现代化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向小朋友们展现了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现代都市图景,为他们打开了想象世界的另一扇窗。实践团的老师李朝龙从电脑上调出广西“三月三”的宣传视频,从身份认识上拉近了与凉山州小朋友们的距离,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和而不同的理念。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介绍家乡风采

通信架桥、AI越山,卫星发射基地脚下,山里创“芯”这样做!

小朋友们写下自己的梦想

活动既是南航学子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号召的实践,也展现了高校科普资源下沉基层的创新探索。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们,正致力于用航空报国的情怀感染祖国的新生花朵,为他们种下蓝天的梦想。

(王昳霏 余雪怡 周思澄)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