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神十九航天员获新荣誉,外国航天员将入驻空间站,允许美国参与吗

游戏天地 2025年07月28日 10:17 1 admin

7月23日,执行神舟十九号任务的3名航天员又领了新荣誉!航天员蔡旭哲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宋令东、王浩泽则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这个重量级决定,不只是一次荣誉的授勋,更是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高规格肯定,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到一个更加成熟、开放的新阶段。

本次任务乘组,于今年五一完成6个月在轨任务返回地球,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蔡旭哲,以2次飞天、5次出舱的纪录,成为我国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而出生于1990年的宋令东,第一次飞天就完成三次出舱任务,成为我国航天史上首位完成多次出舱的“90后”航天员。

王浩泽则是我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在此次任务中承担了多个关键技术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三人合力完成了90余项建设与维护任务、80余项科学实验,涉及生物、材料、量子物理、微重力燃烧等多个前沿领域,在中国空间站的科研平台上大放异彩,还顺便刷新了一项9小时太空出舱的世界纪录。

三人此次获得国家级荣誉,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众望所归。

神十九航天员获新荣誉,外国航天员将入驻空间站,允许美国参与吗

当然,在神舟十九号圆满完成任务、三名航天员获得新荣誉之际,神舟二十号乘组也不知不觉已在轨稳定运行将近四个月。

作为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后的第五次载人任务,他们继续维持空间站的运行与科学实验进展。而神舟二十一号飞船也已整装待发,计划于2025年10月底发射升空,届时将完成又一次高标准的航天员轮换。

然而,随着中国空间站已由“建造阶段”平稳过渡到“运营阶段”。公众普遍存在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已经迈入太空“常态化运营”,为何空间站上仍未出现外籍航天员的身影?中国空间站,何时才能接待首位外国“访客”?

实际上,这个答案在今年年初就有了雏形。2025年2月,我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深度航天合作协议,计划选拔并培训巴方航天员赴中国空间站执行联合载人任务。

这一合作并非象征性的“观光式”飞天,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合作、能力培训和任务参与。据悉,巴基斯坦国内的航天员选拔程序已正式启动,计划初选10–15人,最终选出2位候选人来华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系统训练。

不同于印度宇航员舒克拉在国际空间站仅执行短短21天的飞行任务,中巴航天合作明显具备更深的战略协同意图。

印度人是“买船票、搭便车”,可巴基斯坦航天员则是“当客人”,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参与中国空间站任务,执行本国科学实验并协助乘组完成技术操作。

神十九航天员获新荣誉,外国航天员将入驻空间站,允许美国参与吗

那么,中国为何要主动打开空间站的大门,迎接国际航天员?

根本原因,当然不是“出于好客”。从技术维度上讲,中国空间站早已具备“国际接待能力”。过去数年,中国空间站从无到有、从单舱到组合体,组成了“T”字构型,可这一构型,远不是终点。

就在不久前,官方首次透露:中国空间站预设的构型多达53种,现有仅是初级形态,接下来将陆续发射多个扩展舱段。

在6月举办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会上,专家就曾公开披露:中国空间站设计预设构型多达53种,目前运行的“天和+问天+梦天”仅仅是初级形态。

接下来将陆续发射多个扩展舱段,实现更大规模、更复杂任务支撑体系的构建。

这一“可扩展、可维护、可升级”的舱段架构,意味着,空间站的结构将更加复杂,功能将更加丰富,最终形成一个可对接多国飞船、具备独立补给、维修、对接能力的太空母港。

实际上,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为未来国际合作预留了多条“技术通道”。多个独立航天器(如“巡天空间望远镜”)将在不久后发射升空,并与空间站共轨运行。

它们平时保持独立轨道,仅在需要加注推进剂或系统维护时对接空间站——这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这一能力的空间站架构。

神十九航天员获新荣誉,外国航天员将入驻空间站,允许美国参与吗

相比之下,现役国际空间站则“老态龙钟”,已经面临着舱体老化、漏气频发、轨道下降等问题,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退出历史舞台。

届时,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世界唯一一座在轨空间站,凭借“独立补给+可对接+扩展接口”的模式,保障自身稳定运行周期超过15年,并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现实技术基础。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包括日本、阿联酋、意大利等)向中国递交了空间站合作意向申请,后续合作将逐步展开。

当然,越来越多的国家申请合作,可以肯定的是,这其中不会包括美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建国际空间站时,带着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共同参与,中国提出想参加,可美国却以技术不过关为由,拒绝中国的申请。

一直到2003年,中国发射神舟五号,才终于首次实现载人航天,将中国人送上太空,而这一时间比美国晚了整整四十年。

后来呢?中国航天发展越来越好,美国又在2011年颁布“沃尔夫条款”,中美之间的航天合作至今仍长期处于冻结状态。

该法案明确禁止NASA与中国航天机构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即使是科学数据共享都受到限制。在这种制度性隔离下,美国想加入中国主导的空间站合作体系,那是不可能的!

而一旦国际空间站退役,美国只能寄希望于尚处在研制阶段的商业空间站计划,不过,能否顺利落地就要打个问号了!

神十九航天员获新荣誉,外国航天员将入驻空间站,允许美国参与吗

如今,中国之所以敢于并能够主动展开国际合作,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话语权。

我们不仅拥有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更具备设计、建造、运营一体化的能力,从舱段研制到飞船发射,从航天员选拔到在轨补给,每一环节都能独立自主完成。

当某些国家还在为太空“门票”奔波时,中国已经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航天舞台,并发出了“共建共享”的诚意邀请。

神舟飞天,载梦九天;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国家的航天员穿上中国定制的太空舱服,从中国发射场登船升空,驶入太空。

巴基斯坦不过是第一个敲门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跟随而来。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空间平台”。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