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7日 21:01 1 admin

近日,我国正式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它不仅承载着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使命,更有可能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命运的转折点。

然而,对于这一宏大工程,外界存在不少误解,但实际上,这些看法格局太小,远未能触及该工程的核心价值。

雅江水电工程:发电效益并非首要考量

当我们审视雅江水电工程时,从发电的成本回报角度分析,会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雅江水电工程预计投资 1.2 万亿元,装机容量达 6000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3000 亿度,而其投资建设周期长达十年以上。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果在新疆建设同等体量的光伏电站,成本将大幅降低至 6000 亿元,建设周期更是仅需1-2年。

从这组数据对比来看,单纯从发电的成本回报考量,雅江水电工程似乎并不划算。

那么促成我们多年规划、长期投入,一定要做这样一个超级巨大的投资工程的底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大型水电工程的多元价值

回顾历史上的大型水电工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以湖北宜昌为例,在 20 世纪 90 年代,宜昌还是一个人均 GDP 在湖北全省倒数的贫困地区。然而,1994 年开工、2003 年开始发电的三峡工程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自三峡工程投入运营后,宜昌经济发展迅猛。

到 2024 年,宜昌的人均 GDP 达到了 15.78 万元,超过了省会武汉,成为中部地区最富裕的地级市。宜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鄂西、渝东、湘北周边地区也独占鳌头。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三峡工程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2016 年,三峡景区游客突破 6618 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 713 亿,游客主要来自华东地区;三峡船闸年货运量超过 1.5 亿吨,使宜昌港成为长江中下游集装箱核心港口,铁路、公路、水运构建起立体交通网络,辐射周边地区;三峡年发电量超过 1.7 万亿度,通过特高压电网直送华东地区。

三峡工程的兴建,让宜昌从长江边的小城摇身一变,成为连接中部和华东的枢纽,将中西部地区与华东紧密相连,打造了长江命运共同体。​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浙江千岛湖。

1957 年4月,新安江水电站开始建设,建成后形成了千岛湖。尽管这一工程淹没了两座县城和 30 万亩良田,但它带来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几十年来,新安江水电站不仅满足了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曾经一度负担起华东电网 70% 以上的供电任务,还成为杭州的重要水源地。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如今,千岛湖每年旅游收入超过 100 亿,农夫山泉等企业在此取水并畅销全国

新安江水运交通连接安徽、浙江和上海港,一座建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大坝,至今仍在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据估算,新安江大坝 60 年累计发电超过 1000 亿度,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价值超过万亿,它将浙江、上海、江苏通过电力和电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成了江浙沪地区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

这些案例充分表明,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大型水电工程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电力

它们更像是一条条纽带,通过电网和电力将原本相隔甚远的地区紧密连接,带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合理布局。​


雅江工程:连接中国与南亚的能源纽带​

回到雅江工程,其规划建设五座梯级电站,总装机量 6000 万千瓦,年发电 3000 亿度。按照当前电价计算,每年可创造 1500 亿元的收入。

但西藏自身显然无法消耗如此巨大的电能,因为 3000 亿度电足以满足 3 亿人一年的用电量,所以,雅江工程所产生的电能将主要向外输出,这恰恰是其背后最大的价值所在。雅江的电能以及未来配套的电网建设,将成为连接中国和整个南亚地区的关键桥梁。​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通俗来讲,雅江工程发出的低成本水电,将借助中国领先全球的特高压技术,传输到南亚地区的多个国家。

这将使这些国家能够用上更加便宜的中国水电,摆脱昂贵的电力供应困境,进而加深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深度。

亚洲能源互联网

2019 年,中国向全世界提出了构建亚洲能源互联网、组成亚洲能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要整合西亚、中亚的太阳能、风能电力,以及中国西部、东南亚的水能电力,通过特高压技术,实现向南亚和东亚的日韩、中国东部地区的电力输送,形成整个亚洲内部 “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多能互补” 的能源发展新格局。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在这一宏伟蓝图中,雅江工程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亚洲能源互联网大战略的南线支柱项目。​

中国之所以积极推动这一战略,源于对 “电” 的深刻执念。1978 年,中国人均用电量仅 216 度,当时电力供应紧张,只能重点保障城市和工业生产,导致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处于无电状态,对于许多 70 后、80 后农村出身的中国人来说,晚上没有电是一段深刻的记忆。

2004 年,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拉闸限电成为许多城市居民那段时间的共同经历。

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经济发展便无从谈起。2019 年亚洲仍有 2.4 亿人用不上电,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因电价高昂而难以充分享受电力带来的便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之一,就是要让亚洲人民用上廉价清洁的电力。

30亿人将用上廉价电?亚洲 "电力心脏"在中国,特高压破能源格局!

据预估,到 2050 年,随着亚洲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完善,亚洲人均用电成本将下降 40% 以上。设想一下,当我们周边国家的 30 亿人,无论肤色、语言,无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都能用上由中国特高压技术传输的廉价清洁能源,用于照明、支撑工农业生产时,他们与中国的联系必将更加紧密。

通过以雅江工程为代表的亚洲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国将与周边国家真正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亚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古人云:“只有利人,方能利己。”​

一百年前,中国面临着与如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的电力难题,电是奢侈品,上海外滩的路灯只有租界才有。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以三峡工程、新安江水电站等水利基建项目为先导,不仅让 14 亿中国人都用上了电,实现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融合与连接,如今凭借先进的特高压技术和亚洲能源互联网的宏伟规划,点亮整个亚洲的夜空。​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能源发展和国际合作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不仅仅是一个水电站,更是中国推动亚洲能源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伟大工程的进展,期待它为亚洲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财经#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