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7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了解到,近日该院博士后工作站迎来了首位跨学科入站博士,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方式,为“AI...
2025-07-27 0
7月26日早晨8时28分
岷江中心
最后一车混凝土
缓缓注入岷江特大桥主跨合龙段
“合龙完成!”
随着对讲机里传来监测组的确认声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控制性工程
岷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
成眉线建设将迈入冲刺阶段
实现主跨合龙后的岷江特大桥
768米大桥的“关键2米”
毫米级精度铸就“钢铁巨龙”
岷江特大桥全长768米,其中横跨岷江的主跨达198米,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凌空飞跃。主跨合龙,是将两侧悬臂梁段通过混凝土浇筑连接成整体的关键步骤,这短短2米的合龙段却决定着整座大桥的“生命线”。
据成眉轨道公司工作人员黄铁介绍,合龙前48小时,大桥必须先进行一场“精密手术”——顶推作业。用2台500吨级千斤顶耗时近2小时,将两侧桥面分别精准顶开23.1毫米和25.4毫米。黄铁解释:“这个距离一定得确保准确,我们通过混凝土收缩系数计算得出,这些‘预留空间’正好能抵消凝固后的收缩量。”
顶推作业施工现场
黄铁介绍:“为了保障顶推精度,我们建立了三重监测体系,高空监测组在桥上负责监测合龙口变化,基础监测组在地面确保桥梁主墩稳定,智能监测中心则通过650个传感器实时监控全桥状态,最大程度确保顶推时桥梁安全稳定。”
4小时连续浇筑
“人机对话”守护大桥生命体征
26日凌晨4时20分,大桥主跨合龙作业正式开始。31立方、重达80吨的混凝土需通过泵车垂直泵送40米,再水平推送90多米,抵达合龙口,整个过程必须连续4小时匀速浇筑。
监控中心工程师李法永紧盯着泵送压力表:“长距离的泵送要求精准控制压力。压力太小会导致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凝固,压力过大又会损害管道造成浇筑停滞。”
随着混凝土不断注入,监测中心电子屏实时显示着大桥的受力体系变化,黄铁说:“真正的‘精准合龙’是靠人机协同磨出来的。浇筑过程中,测量组也会实时进行人工测量,与智能系统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2米合龙段已浇筑完毕
这样的“人机对话”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最终在保证大桥“生命体征”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了主跨精准合龙。
7月26日早晨8时28分,合龙顺利完成。随着主跨的成功合龙,岷江特大桥完成了最关键的工程,下一步,施工团队将全力推进剩余边跨合龙,预计8月中旬将实现全桥贯通。
截至目前,成眉线已有9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9台盾构机已累计掘进16700余米,占总体的87%。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起自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红莲站,止于眉山市东坡区眉山东站。线路全长59公里,其中地下段长10公里,高架段长46公里,路基段长3公里。全线共设置车站13座,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8座;设煎茶车辆段1座和眉山北停车场1座;设主变电所2座。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相关文章
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7月27日,记者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了解到,近日该院博士后工作站迎来了首位跨学科入站博士,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方式,为“AI...
2025-07-27 0
近日,蚂蚁集团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正式推出企业版,面向文旅、出行、会展、高校、零售、餐饮等服务业场景,提供蚂蚁百灵大模型、通义千问大模型、Deep...
2025-07-27 0
相较于传统游戏本,“全能本”它兼顾了性能、便携,且外观没游戏本那么“炫酷杀马特”,更商务,适合大多数场合使用。今天我们的主角是ThinkBook 16...
2025-07-27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浪潮信息(00097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风扇调速的方法、装置及介质”,专利申请号为CN20...
2025-07-27 0
最近,全球AI(人工智能)领域出了份“实力排行榜”,不看不知道,一看真自豪——中国AI已经冲到世界前列,和美国几乎平起平坐!更重要的是,这些“聪明”的...
2025-07-27 0
我"红军长征过芙蓉"从2018年开始上网以来,在今日头条,红网论坛,知乎,红歌会网等平台发表不少于千篇原创作品,作品内容包括叙史,诗,本地新闻,文化,...
2025-07-27 0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向深层、超深层加速挺进,深地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阵地。7月18日,备受行业瞩目的 “第三届中国深井超深井油...
2025-07-27 0
Sony 日前突然发布 RX1R III,作为 RX1R 系列睽违近十年的升级机型。 虽然新机尚未正式上市,但已率先取得实机,亦获得第一手试用机会。机...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