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中国在疯狂“玩水”

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7日 08:49 1 admin

谋划了近50年之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终于正式开工了。

这一超级水电工程的建设将正式拉开中国疯狂“玩水”的序幕。

1

放眼全球,要说哪个国家最会“玩水”,中国当仁不让。

中国人玩水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花样繁多,最关键的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挑战玩水的高度。

就拿雅鲁藏布江下游五级电站来说,这绝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建造的电站没有之一。

毕竟这个地方的地质环境太复杂了,又是地震高发带,又是冰川结冰形成堰塞湖,又是高原缺氧,而且基础设施很差。

正因为条件极其恶劣,就连我们这样的基建狂魔也得论证几十年时间。

最后中国天才的工程师们才想出了一个绝世妙招,就是截弯取直,通过引隧的方式来达到发电的目的。

这是一种最安全,而且整体投入最低的方案。

但即便如此,整个工程也要持续十几年时间,总投入达到1.2万亿。

其实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只是我国疯狂玩水的一个缩影而已,在建造水电站上面,中国一直是顶级玩家。

目前我国是全球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不论是水电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2024年底,我国水电装机4.36亿千瓦,年发电1.42万亿千瓦时,不论是水电装机容量还是发电量都位居全球第一。

而这个庞大的水电发电背后是我国拥有庞大的水电站。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大坝9.4万多座,其中大中型水电站600余座这里面包括很多世界级的水电站,比如三峡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等等。

这里面单独拿一个出来放在其他国家,那都是顶呱呱的国运级项目。

但中国并不满足于此,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水电站在建设当中。

除了即将开建的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工程之外,实际上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大型水电站在建设当中,只是因为他们的网络传播度没有那么大,所以很多人不了解而已。

比如总投资310亿的拉哇水电站2021年11月完成了大江截流,水电站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91亿千瓦时。

总投资近300亿元的旭龙水电站已于2023年11月11日实现大江截流,电站总装机240万千瓦。

总投资约为350亿元的孟底沟水电站已于2023年12月全面开工,其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为104亿千瓦时。

总投资171亿元的卡拉水电工程于2024年1月12日实现大江截流,建成之后装机容量10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6.5亿千瓦时。

总投资超330亿元叶巴滩水电站工程已经于2025年1月1日完成首台机组定子吊装,其装机容量224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91.6亿千瓦时。

还有一些中小型电站,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好奇,为什么我国要疯狂建水电站的?

一方面是我国具有建设水电站的天然优势。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落差非常大,而且拥有长江系、珠江系、雅鲁藏布江系等多个大型不冻河流,这完全是老天赏饭吃,我们不开发都对不起老天的偏爱。

另一方面,建设水电站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实在太大了。

除了能够发电之外,还具有防洪,抗旱,航运,减排,渔业,降低能源进口依赖度等多种功能。

我们就以长江三峡电站为例,截至2024年10月,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1662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28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34亿吨。

另外,在三峡电站建成之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的概率明显减少,因为三峡大坝把很多洪水给拦截住了。

一些统计数据显示,自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累计拦洪近70次,拦洪总量超过2200亿立方米;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2732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这为下游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减少大量的经济损失。

比如根据三峡集团公布的2024社会发展责任报告数据。

仅仅是2024年,在应对长江流域第1、2次编号洪水期间,金沙江下游梯级和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34.5亿立方米,联合长江中上游水库群共减淹耕地31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221万人次,减少灾害损失643亿元。

中国在疯狂“玩水”


而自三峡建成投入以来,其实长江流域曾经发生过多次洪水,甚至有的超过了1998年,据此推算,自长江三峡电站建成以来,累计减少的灾害损失至少达到上万亿。

如果把参考物放到全国9万多个大坝,600多个大中型水电站, 每年能够减少的灾害损失更是一笔巨额数字的数字。

这一切数据说明,水电站的综合效益远远超过了发电的本身,这是非常高级的一种玩水,再大投资也是值得的。

2

当然除了玩水电站之外,中国现在的玩水开始升级了,未来玩水的重要方向将是玩运河、玩海洋。

我们先来说说运河这种玩法。

我国水系其实是非常发达的,从南到北都有很多水系,然而目前大多数水系其实都是分裂的。

长江系自己单干,珠江系自己单干,黄河系自己单干,还有各省的水系其实也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这种孤立的水系导致无法形成互联互通,水运的效率并没有能够最大地发挥出来。

为了解决这种堵点,近几年我国各省正在疯狂地建运河或者规划运河。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条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灵渠,江汉运河,江淮运河航道等,但这还不够,还得继续建。

这里面最炙手可热的当数广西的平陆运河。

平陆运河在100多年前国父孙中山就已经提出来了,然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耽搁了上百年都没有建设。


中国在疯狂“玩水”

直到2022年,快马加鞭进行建设,当年3月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7月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批,8月28日平陆运河正式开工,总投资超过560亿元,再加上配套,累计投资将超过700亿。

而且自平路运河开工以来,一切进展顺利,目前部分河段已经建成,预计在2026年底就能完成主体工程,2027年初有望正式通航,前后只要了5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中国速度。

一旦平陆运河建成通航了,这将直接打通西江跟北部湾海洋的连接,5000吨级船舶可以直通内陆,上可抵达云南,下可抵达广东,这将可以大大降低广西等一些省份的航运成本,提升航运能力。

平陆运河的建设让其他省份看到了运河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以及航运价值,随后很多省份都纷纷提笔规划。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省份规划跨省运河,而且基本上都是大手笔投资。

比如预计总投资高达1500亿,长达300公里的湘桂运河目前正在论证阶段,这被称为现代版的“灵渠”。

对于这条运河,湖南和广西都是高度重视的。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提出11条全团建议,第一条就是湘桂运河,由此可以看出湖南对这一条运河是多么期盼。

而且湘桂运河只是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的一部分,按照远期规划,汉湘桂内河航运大通道全长约3200公里,起点位于陕西安康,终点位于广西钦州,贯穿陕西、湖北、湖南、广西4个省份,这将直接打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大动脉。

中国在疯狂“玩水”


当然除了湘桂运河这种热门之外,对于江西、浙江和广东的朋友来说,大家更关注的是浙赣粤大运河。

目前江西正推进浙赣粤运河的前期工作,这条运河超过1900公里,比京杭大运河还要长,总投资超3000亿元。

中国在疯狂“玩水”


一旦未来建成,将可以直接大幅缩减江西货物出海的距离,大量的物资向东可以直接运到浙江的舟山宁波等港口,向南可以直接抵达广州港,深圳盐田港等大型港口,直接实现出海。

在江西和浙江之后,河南对运河也是情有独钟。

2023年河南就召开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

按照河南的规划,他们将启动内河航运“11246”工程,计划经过3到5年努力,河南航道通航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为此,河南正在积极谋划47个内河水运项目,总投资1416亿元。

湖北也不甘落后,积极谋划省内的运河网,其中荆汉运河截弯取直,连接荆州至武汉,全长230公里,预计投资784亿元。

中国在疯狂“玩水”


一旦这条运河建成,将直接缩短航程260公里,运输时间缩短约 14 小时,物流成本降低 30% 以上。

除了这些准备新建运河的省份之外,有些省份也计划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提升航运能力。

比如江苏正在积极推进京杭运河苏南段升级工程,改造后苏杭段运河通航船舶吨位将从1000吨级提升至2000吨级,实现通航能力翻番。

除了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这些省份,那些水系比较发达的南方省份,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未来有没有可能规划类似的运河?这都是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大家这么积极建运河呢?

其实无非就是3点,一个是运量大,二个是运费便宜,三个是提高出海效率。

根据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和航空运输的状况来推算,水运成本是最低的,只相当于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

如果能够在全国各省建立发达的水系网络,这不仅可以提升各个省的运输效率,也可以大大降低我国整体的物流成本。

3

接着我们再来说一下玩海洋。

海洋潜在的经济效益就像它的体量一样,是无穷无尽的。

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利用其实非常有限,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在开发海洋上面会有越来越多的纵深空间。

而且目前我国已经将海洋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多个国家级文件当中都有提及。

比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在2021年国务院更是批复通过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除了中央级的规划之外,很多沿海省份都有针对本省的实际情况所推出的相关海洋发展规划。

比如广东所推出了《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

江苏发布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等等。

除了规划之外,各省更是投入真金白银来支持海洋全产业链的发展,在海洋渔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工具制造,海洋矿产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旅游,海洋科研活动等进行全方位的扶植。

从国家到各省之所以这么注重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其潜在的潜力实在太诱人了。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直接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

由此可以看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而且根据一些机构预测,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海洋经济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占GDP比重升至10%。

这意味着未来5年海洋经济将有80,000亿元左右的增长空间,这差不多相当于浙江省一年的GDP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谁能够抓住这一波红利,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经济竞争格局当中占据领先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各省这几年不断加强对海洋经济投入的重要原因。

总之,目前我国是全球最顶级的水玩家之一,我国的玩水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自然河流,到运河到海洋,甚至到沙漠引水,我们每一种玩法都处于全球前列。

而且未来我国将会建立起连接内河、运河以及海洋的庞大水网络,一个巨大的水网正在不断的编织和完善当中。

这种玩水不仅可以可以进一步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也可以给国内注入强大的经济活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水科技的发展,以及未来出口一些跟水有关的技术和产品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