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7日 01:19 1 admin

中国科技发展这些年,盾构机技术的突破绝对算得上一个硬核亮点。

可最近几年,网上老有人嚷嚷,说中国花了20年心血搞出来的盾构机,卖到国外的价格居然只有国外同行的1/10,这不是“贱卖技术”是什么?这话听着挺刺耳,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盾构机技术:从零到牛气冲天的20年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简单点说,就是挖地下隧道的大家伙儿。地铁、高铁、水利工程,哪哪儿都少不了它。因为技术含量高,效率又快又安全,所以被业内称为“工程机械之王”。

可你知道吗?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在这块儿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全靠进口。1996年,为了修秦岭隧道,中国铁道部咬咬牙,花了快8个亿,从德国买了两台二手盾构机。

结果呢?这玩意儿不光贵得离谱,还老出毛病。更气人的是,设备坏了,德国技术员过来修的时候,直接拉警戒线,不让中国工程师靠近。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憋屈吧?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中国人下定决心:这技术,咱得自己搞出来!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2002年,国家把盾构机研发列进了863计划,这可是高科技攻关的大项目。中铁隧道集团牵头,拉了一帮工程师开始干。

起步的时候,真是啥都没有。没有技术资料,没有现成专家,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就靠几张模糊的图纸和拆开的二手盾构机摸索。

那几年,研发团队没日没夜地泡在厂房里,反复试,反复改,终于在2008年,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铁路1号”在天津下线了。

2009年,这台机器上了天津地铁3号线的工地,一路挖过去,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干得漂漂亮亮。这一下,中国盾构机技术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之后几年,技术突飞猛进。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2016年,铁建重工搞出了“望京一号”和“中原一号”,专门给高铁项目用,硬是扛住了复杂地质的考验。到2023年,“定海号”和“甬舟号”超大直径盾构机又横空出世,直接把中国推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现在咋样?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盾构机生产国,市场份额占了70%以上。不光国内地铁、高铁用得欢,还卖到了新加坡、韩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给人家修地铁、建隧道,口碑杠杠的。这20年,从啥也不会到全球领跑,靠的是真本事。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卖得便宜,真的是“贱卖”吗?

为啥有人喊“贱卖技术”?主要是因为中国盾构机卖到国外的价格,确实比国外同行低不少。国外盾构机,比如德国、日本的品牌,平均每米直径的价格在150万美元左右。而国产盾构机呢?大概在50万到75万美元之间。

那为啥价格差这么多?有几个原因。

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低。这个大家都懂,中国的工业体系全,产业链条成熟,生产效率高。盾构机的核心部件,比如刀盘、液压系统这些,国产化率从早期的60%涨到了现在的90%以上。自己造比进口买便宜多了,自然成本就压下来了。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德国、日本这些老牌子,在国际市场上混了几十年,客户认他,愿意掏高价。中国盾构机虽然技术不差,但毕竟是后起之秀,名气没人家响。要想抢市场,咋办?只能靠性价比,先把客户拉过来再说。

跟国家战略也有关系。中国这些年推“一带一路”,基建是重头戏。盾构机作为基建神器,卖得便宜点,能帮着打开市场,还能拉近跟沿线国家的关系。

比如2019年,铁建重工的“胜利号”盾构机卖到俄罗斯,干莫斯科地铁的活儿,价格比进口设备低一大截,但干活效率高,地面沉降几乎为零,俄罗斯人用完直呼“值”。

所以,说“贱卖技术”其实不太公平。低价不是随便卖,而是有策略的。中国盾构机靠着高性能、低成本,硬生生从国外手里抢下了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盾构机的出口量翻了好几倍,2022年出口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哪是贱卖,分明是聪明打法。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这事儿给中国技术发展啥启发?

盾构机这20年的故事,挺值得琢磨,对中国其他技术领域也有不少启发。

首先,核心技术得自己攥着。过去没技术,买设备被人卡脖子,维修还得看人脸色。现在呢?中国盾构机不仅能自己造,还能卖出去,靠的就是自主创新。别的领域,比如芯片、新能源这些,想不被掐脖子,也得走这条路。

其次,人是关键。盾构机能搞出来,靠的是那帮工程师没日没夜地干。他们从零开始,一点点试出来的经验,现在变成了行业里的顶尖人才。技术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培养好人才,比啥都重要。

再一个,市场策略得灵活。盾构机为啥能卖出去?不是光靠技术牛,还得会打价格战,会找客户需求。别的行业也一样,光技术好不行,得让市场接受你。这几年“中国制造”能崛起,不就是靠的这股子灵活劲儿吗?

当然,跟国外比,中国在高端技术上还有差距。品牌、技术壁垒这些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追上的。盾构机是成功了,但其他领域,比如高端机床、航空发动机这些,还得加把劲儿。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价格低就一定是坏事吗?

有人可能会问,技术这么牛,为啥不卖贵点,多赚点钱?这话听着有道理,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国际市场上,价格不是你想定多高就多高的。新玩家想挤进去,得先证明自己。中国盾构机要是上来就卖跟德国、日本一样的价,谁买啊?客户又不傻,肯定选熟牌子。所以,先用低价站稳脚跟,等口碑和技术都硬了,再慢慢提价,这是条稳扎稳打的路。

再说,卖得便宜也有大回报。盾构机出口多了,不光赚了钱,还带火了中国基建的整体输出。地铁、高铁、隧道工程,中国企业现在走到哪儿都吃香,这不比单纯卖设备赚得多?从这个角度看,低价卖盾构机,其实是放长线钓大鱼。

技术卖出去,不代表就丢了。盾构机的核心技术还在中国手里,卖的只是设备,不是技术转让。国外买了机器,也学不会咋造,这跟“贱卖技术”是两码事。

贱卖技术?国家耗费20年心血研究盾构机,却只以国外1-10价格售卖

说到底,盾构机这20年的路,走得不容易。从被卡脖子到全球领跑,中国工程师的汗水没白流。价格低不代表“贱卖”,而是市场策略的一部分。事实证明,国产盾构机靠着高性价比,不仅站住了脚,还让“中国制造”在全球基建圈子里扬了名。

但往后看,路还长着呢。技术上,得继续突破,比如更智能化的控制系统、更耐用的材料,这些都能让中国盾构机再上一层楼。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