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AI最新成果,并全新升级智能体开发平...
2025-07-27 0
AI圈这两天跟过年似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不是因为谁家大模型又突破了,而是有人揣着钱袋子杀进来了。阶跃星辰,这家之前不算顶流的AI公司,突然官宣新一轮融资要超5亿美元,上海国投生态体系还下场参投,顺便放话今年收入要冲刺10亿人民币。
好家伙,5亿美金是什么概念?换算成人民币快36亿了,这要是堆成现金,能把公司前台淹没三次。更狠的是10亿收入目标——要知道去年整个AI大模型行业,能把收入做到10亿级的公司,一只手数得过来。现在阶跃星辰左手搂5亿美金融资,右手喊10亿收入口号,这哪是融资,这简直是拿着高音喇叭在AI圈喊:“都让让,我要开始秀肌肉了!”
但先别急着鼓掌,咱得掰开揉碎了看:这5亿美金从哪来?为什么偏偏是上海国投这种“国家队”下场?10亿收入目标是真有底气,还是画饼充饥?AI大模型这摊子事儿,到底是真火还是虚热?今天咱就用大白话唠透,保证你看完比吃了瓜还解渴。
先说这钱的来路:上海国投生态体系参投。“国投”俩字一出来,就不是普通的风投瞎撒币了。你想啊,国资的钱从来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分都得对“战略价值”负责。之前AI圈融资,要么是互联网巨头(比如腾讯阿里)下场,要么是红杉高瓴这种市场化基金,国资很少亲自下场,就算投,也多是跟投,当个“气氛组”。
但这次不一样,上海国投直接“参与投资”,而且融资额奔着5亿美金去,妥妥的“领投级”分量。这背后藏着两个信号:
第一,AI大模型已经从“实验室玩具”变成“国家战略必需品”了。之前咱老说“AI要自主可控”,但光喊口号没用,得真金白银砸进去。阶跃星辰要是没点真东西,国资能看得上?肯定是技术上有两把刷子,比如大模型的训练效率高、能耗低,或者在某个垂直领域(比如工业、医疗)已经做出了落地案例,能帮着国家补AI产业链的短板。
第二,AI行业的“泡沫期”可能快过去了。前两年AI融资热的时候,随便一个团队搞个“小模型”,PPT上写几句“对标GPT-4”,就能融到几千万。但现在不行了,国资下场意味着“筛子”收紧了——想拿钱?先亮真本事:模型参数有多大?训练成本降了多少?客户付了多少钱?合同签了多少?那些只会“讲故事”的公司,以后可能连国资的门都摸不着。
举个例子,去年有家AI公司融了2亿美金,结果一年烧了1.5亿,收入才1000万,今年再融资,基金们躲得比兔子还快。但阶跃星辰能让国资掏大钱,说明它至少在“赚钱能力”上给了投资方信心——不然国资凭啥相信你能把5亿美金变成“活钱”,而不是填进算力的无底洞?
可能有人觉得:5亿美金!好多钱啊!够公司花到天荒地老了吧?打住,你要是这么想,说明对AI大模型的“烧钱能力”一无所知。
AI大模型是出了名的“碎钞机”,碎钱速度比你双十一剁手还快。就拿训练一个大模型来说,算力成本是大头。现在主流的大模型,训练一次的成本至少几千万美金,要是想达到GPT-4的水平,没几个亿美金根本下不来。而且这还只是“一次性投入”,后续模型要迭代、要维护、要对接客户,哪个不要钱?
去年某头部AI公司公开数据:团队300人,一年人力成本3亿,算力成本5亿,加上服务器采购、办公场地,一年烧掉10亿美金跟玩似的。结果呢?收入才刚过5亿,纯纯的“入不敷出”。
那阶跃星辰拿5亿美金,能烧多久?要是按这个“烧钱速度”,也就撑半年。但人家今年还喊了10亿人民币收入目标(约1.4亿美金),也就是说,它想靠自己的收入覆盖一部分成本,而不是全靠融资活着。这就有意思了——它的收入从哪来?
别指望C端用户。现在C端AI产品(比如聊天机器人、AI绘画)基本不赚钱,要么免费,要么付费率低得可怜。你见过几个人愿意为“AI聊天”充会员?所以收入大概率来自B端或G端:比如给工厂做“AI质检系统”,给医院做“医学影像分析”,给政府做“智慧城市大脑”。这些领域客户付费能力强,只要能解决真问题,签个几千万的合同不难。
比如之前某AI公司给某汽车厂做了个“AI缺陷检测系统”,一年服务费2000万,还能续签三年。这种“To B”的模式,虽然不如C端“爆火”,但胜在稳定,能实打实带来收入。阶跃星辰要是手里攥着几个这样的大客户,10亿收入目标还真不是天方夜谭。
现在问题来了:阶跃星辰喊10亿收入,到底靠不靠谱?咱普通人咋判断?记住三个指标,比看PPT靠谱100倍:
第一个指标:已签合同金额。 收入不是“目标”,是“合同”堆出来的。比如你今年想做10亿收入,那至少得有8亿的“已签合同”打底,不然都是空谈。之前有媒体报道,阶跃星辰在工业质检、金融风控这两个领域已经有落地项目,要是每个领域签三五个大客户,单个合同2000万,加起来就小一个亿了。再加上政府项目(比如上海的智慧城市),金额可能更大,10亿目标还真有可能够得着。
第二个指标:人效。 AI公司最值钱的是“工程师”,但人多了也未必是好事。比如一个100人的团队,一年做1亿收入,人效就是100万/人;要是300人的团队做1亿,人效才33万/人,那肯定是赔钱的。阶跃星辰要是想做10亿收入,按行业平均人效(100万/人)算,团队规模大概在1000人左右。如果它现在团队已经有800人,那问题不大;要是只有300人,那除非每个人都是“超级赛亚人”,不然肯定完不成。
第三个指标:客户复购率。 To B生意,老客户复购比新客户开拓重要10倍。比如某客户今年买了你2000万的系统,明年觉得好用,再买3000万的升级包,这才叫“健康”。要是客户买了一次就跑了,说明你的产品不行,收入就是“一锤子买卖”,撑不起10亿的盘子。阶跃星辰要是能拿出“老客户复购率80%以上”的数据,那10亿目标才算有底气。
聊到这儿,你可能会问:既然AI大模型这么烧钱,盈利这么难,为啥还有人抢着投?阶跃星辰这5亿美金,会不会是“最后的疯狂”?
其实AI行业现在就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头部公司融资不断(比如阶跃星辰),一边是中小公司裁员倒闭。去年一年,国内注销的AI公司超过500家,很多都是融了一两轮,钱烧完了,产品没落地,直接“卷铺盖走人”。
但为啥头部公司还能融到钱?因为AI大模型的“马太效应”太明显了——赢家通吃。就像当年互联网行业,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腾讯阿里,AI大模型可能也一样,最后能站稳脚跟的,可能就3-5家公司。现在投5亿美金,要是押中了“未来的腾讯”,那回报就是几百上千倍;要是押错了,大不了钱打水漂,反正国资的钱也不是“个人钱包”。
但对阶跃星辰来说,这5亿美金既是“弹药”,也是“紧箍咒”。融到钱了,就得加快跑:招人、买算力、签客户,不然10亿收入完不成,下一轮融资谁还敢投?之前有家AI公司,上一轮融了3亿美金,结果一年过去收入才5000万,投资人直接“冻结资金”,团队当场散了一半。
所以这次融资,与其说是“风光”,不如说是“背水一战”——阶跃星辰必须在未来12个月里证明:AI大模型不是“烧钱黑洞”,而是能赚钱的“印钞机”。
说到这儿,你可能大概明白了:阶跃星辰这5亿美金融资,10亿收入目标,表面上是“公司融资”,实际上是整个AI行业的“风向标”。
它告诉我们三件事:
第一,AI大模型的“故事期”结束了,“实干期”开始了。以前靠PPT融资,现在得靠合同融资;以前比“模型参数谁更大”,现在比“客户钱包谁更鼓”。
第二,国资开始成为AI行业的“压舱石”。以前AI是“民间资本狂欢”,现在“国家队”下场,说明AI已经从“商业行为”上升到“国家战略”,未来会有更多资源向头部公司倾斜。
第三,AI大模型的“赚钱密码”可能藏在“垂直领域”。别老想着做“通用大模型”对标GPT-4,那是微软谷歌玩的游戏。咱国内公司,不如沉下心来,在工业、医疗、金融这些垂直领域做“小而美”的解决方案,反而更容易赚钱。
最后说句实在话:不管阶跃星辰能不能完成10亿收入目标,这5亿美金都值得掌声——至少它敢喊出“赚钱”的目标,而不是躲在实验室里画大饼。AI行业不需要“永远烧钱的理想主义者”,需要“能把技术变成钱”的实干家。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反正要是明年这时候,阶跃星辰真把10亿收入揣进了兜里,那AI圈可能真要变天了;要是没完成,那也别怪别人说:“5亿美金?听着响,花着快,最后啥也没留下。”
相关文章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AI最新成果,并全新升级智能体开发平...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长春精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长焦光学被动消热差非制冷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专利,授...
2025-07-27 0
谁能想到,AI竟然成为了蓝牙耳机的“销量密码”。看着普普通通的蓝牙耳机,接入AI功能后,在海外市场瞬间成为“爆款”,销量大增,跟开了挂似的。AI耳机不...
2025-07-27 0
当AI绘画遇上鸣沙山月牙泉美景会创造怎样的绚丽天地呢别错过精彩一同来品味AI勾勒下的另一个次元之美点击图片进入AI世界▼点击图片进入AI世界▼点击图片...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安全状态触发器”的专利,公开号CN120370659A,申...
2025-07-27 0
当宋元遗韵的古船帆影与现代文明的数字光束在刺桐港交相辉映,盛夏的泉州高朋满座。6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宾朋欢聚在海丝起点,用一场精彩的数字丝路发...
2025-07-27 0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孙华秋编辑丨韩迅AIoT市场有多火热?看看上游芯片厂商的业绩曲线便一目了然——当订单排...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