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AI最新成果,并全新升级智能体开发平...
2025-07-27 0
2022年2月打响的俄乌冲突,一晃已经打了1000多天,这场原本被美国认为“几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如今成了消耗各方的泥潭。
美国砸了数百亿军援、搞了最狠制裁,却没按预想压垮俄罗斯,反而把自己和盟友拖进了麻烦,回头看,中国三年前选的路,正越走越宽。
1000多天的战火,不仅改变了俄乌两国的命运,更悄悄重塑着全球的格局,美国终于后知后觉:原来中国早就看透了局势。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成了新国家,但它东部地区和俄罗斯在文化、经济上的联系,几十年都没断过。
2014年,乌克兰街头爆发亲欧示威,亲俄总统被赶下台,俄罗斯随后收回克里米亚,还在顿巴斯地区支持起亲俄武装,冲突的种子就此埋下。
到了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以“保护俄族人”和“阻止北约东扩”为由,全面进攻乌克兰,普京可能没料到,这场仗会打这么久。
冲突初期,俄军攻势很猛,几天内就拿下了赫尔松、马里乌波尔等南部和东部城市,眼看就要逼近基辅。
但乌克兰没垮,在美国和欧洲的军援支持下,他们慢慢稳住了阵脚,2022年下半年的哈尔科夫、赫尔松反击战,甚至把俄军逼退了不少。
可胜利没持续多久,战线很快在顿巴斯地区胶着,双方你来我往,成了拉锯战,谁都想赢,却谁也占不到绝对优势。
打了1000多天,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联合国统计显示,到2024年9月,已有超1万平民丧生,受伤人数更多。
乌克兰境内,大量城市被炸毁,经济几乎瘫痪,几百万人成了难民,俄罗斯虽没亡国,但西方制裁下,卢布贬值、通胀高企,能源出口也受了阻。
2023年,乌克兰靠西方军援发起反攻,却没能突破俄军防线,2024年,俄军调整战术重新占优,可乌方也在库尔斯克地区抢下小块土地。
这场仗,早已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成了看不到头的消耗,两国的士兵和平民,都在为这场持久战买单。
冲突刚爆发时,美国立刻站到了前台,拜登政府喊着“全力支持乌克兰”,拉着北约和欧盟就开始行动。
他们给乌克兰送枪炮、坦克,后来连“海马斯”火箭炮、防空系统都送了,到2024年9月,光军事援助就砸了500多亿美元,还附带情报和训练支持。
经济上,美国带头对俄罗斯下狠手:冻结几千亿海外资产,把俄银行踢出SWIFT支付系统,限制能源出口,想掐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国际上,美国四处吆喝着谴责俄罗斯,把俄罗斯从G7、G20等圈子里踢出去,想让它变成“孤家寡人”,当时美国信心满满,觉得这样能速战速决。
特朗普二次上台后,政策来了个大转弯,一开始他宣布取消对乌军援,后来又改口恢复,却只给防御性武器。
原来他打着小算盘:拖延战争,好腾出手对付中国,同时,他还想分割乌克兰的矿产资源,缓解美国稀土短缺的问题。
可1000多天过去,美国发现事儿全跑偏了,本以为能压垮的俄罗斯,2023年GDP居然增长3.6%,2024年更涨到4.1%,比不少西方国家都强。
俄罗斯把能源卖给中国、印度,还搞起了进口替代产业,硬是顶住了制裁,美国的“经济牌”,基本打空了。
国内也吵翻了天,2024年大选时,特朗普骂拜登对乌援助是“烧钱”,共和党议员在国会卡着援助预算不放。
老百姓也不理解:“凭啥我们掏钱给别人打仗?”援乌成了美国国内的“烫手山芋”。
欧洲盟友更不满,俄罗斯断了天然气后,欧洲能源价格飞涨,德国2023年经济萎缩0.3%,工业产值掉了10%以上。
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喊着要“用外交手段解决”,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跟着附和,欧洲不想再当美国的“跟班”了。
全球南方国家更不买账。印度偷偷给俄罗斯送半导体,巴西、南非批评美国搞霸权,美国的国际孤立感越来越强。
冲突刚爆发时,中国就亮明了立场:不站队、不拱火,劝和促谈。这个选择当时被不少人质疑“太保守”,现在却越看越高明。
中国提出“四个应该”:尊重乌克兰主权,也得考虑俄罗斯的安全顾虑;要对话谈判,别老想着打仗制裁;得管管难民危机;国际事该联合国管,别一家独大。
这些话听着简单,却戳中了问题的要害,中国既没跟着西方制裁俄罗斯,也没给任何一方递武器,就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
经济上,中俄贸易越做越火,2023年两国贸易额冲到2400亿美元,比前一年涨了26.3%。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源源不断输往中国。
西方企业从俄罗斯撤市后,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品迅速填满了市场,俄罗斯超市里,中国商品随处可见,保障了当地民众生活。
外交上,中国没闲着,提出“中国-巴西六点共识”等和平建议,跟俄乌双方都保持沟通,2023年还专门为两国搭建谈判平台。
虽然没达成停火,但至少让剑拔弩张的双方缓和了些,这种“劝和不劝打”的态度,赢得了不少国家的认可。
人道主义方面,中国给乌克兰送了好几批食品、药品、帐篷,帮着缓解难民的困境,不搞政治附加条件,只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三年下来,中国的好处肉眼可见:既没得罪俄罗斯,也没跟西方翻脸,能源供应稳稳当当,经济没受大影响。
越来越多国家觉得中国靠谱,“一带一路”项目在冲突期间照推不误,2025年在非洲、拉美的项目还上了新台阶。
2025年金砖峰会上,中国、俄罗斯、印度一起喊着要“公平的国际秩序”,越来越多国家愿意听中国说话。
这场打了1000多天的仗,像一块巨石投入全球格局的湖面,激起的涟漪越扩越大。
全球经济首当其冲,俄罗斯是能源和粮食大国,西方制裁打乱了全球供应链,油价、粮价跟着飙升,好多国家通胀高得吓人。
欧洲最惨,德国因能源短缺,2022到2024年损失超千亿欧元,冬天里电费翻倍,老百姓冻得直哆嗦,工厂也停工不少。
美国自己也没讨到好,大量军援砸出去,国内财政压力陡增,油价上涨让老百姓怨声载道,直接影响了经济复苏节奏。
国际阵营也在悄悄变,北约一个劲往东欧增兵,想强化对俄罗斯的威慑,可内部却越来越不齐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喊着要搞“欧洲战略自主”,匈牙利直接把经济问题甩给美国,欧洲对美国的信任,正在一点点流失。
另一边,俄罗斯和中国、印度越走越近,2024年中俄贸易额破2000亿美元,印度还敢违反美国禁令,给俄罗斯送半导体。
亚太国家也在变,日本在经济上找新出路,菲律宾外交越来越灵活,都不想再只听美国的了。
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想当“世界警察”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合作共赢”理念,被更多国家接受,大家慢慢发现,单靠霸权解决不了问题。
2025年,冲突三周年之际,局势出现了新变化,特朗普率先接触俄罗斯,释放出想结束冲突的信号。
3月,在美国提议下,俄乌双方同意停火30天,18日,普京和特朗普通电话,俄方说“详细交流了局势”,美方称“双方同意该结束冲突了”。
3月24日,俄美乌三方在沙特利雅得谈了12个多小时,会后美方宣布,各方就黑海航行安全等问题达成共识,总算看到点和谈曙光。
但欧洲内部的分歧更明显了,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因为能源需求大,对制裁俄罗斯一直不积极。
在欧盟会议上,匈牙利常跟德国、法国吵得不可开交,这种分歧让欧洲对冲突的应对力不从心,协同发声越来越难。
最让人揪心的是平民的遭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显示,大量乌克兰儿童出现焦虑、抑郁症状。
战争毁了学校,超百万儿童失学,冲突地区的平民,长期缺水电、缺药品,基本生活都成问题,人道主义危机还在恶化。
这些创伤,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抚平,战争带来的从来不是胜利,而是无尽的伤痛。
1000多天的战火,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国家的选择和结局,美国想用霸权压人,结果把自己和盟友拖进泥潭。
中国坚持和平中立,不站队、促合作,反而在乱局中站稳了脚跟,这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现在美国终于明白,单极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靠制裁和军援解决不了问题,而中国三年前选的路,正是多极化世界里的正确方向。
俄乌冲突还没结束,但全球格局的变化已经发生,未来的世界,注定是合作共赢的舞台,而不是霸权横行的战场,这或许,就是1000多天战火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事。
相关文章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腾讯论坛上,腾讯发布了混元3D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Tairos(钛螺丝)等AI最新成果,并全新升级智能体开发平...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长春精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长焦光学被动消热差非制冷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专利,授...
2025-07-27 0
谁能想到,AI竟然成为了蓝牙耳机的“销量密码”。看着普普通通的蓝牙耳机,接入AI功能后,在海外市场瞬间成为“爆款”,销量大增,跟开了挂似的。AI耳机不...
2025-07-27 0
当AI绘画遇上鸣沙山月牙泉美景会创造怎样的绚丽天地呢别错过精彩一同来品味AI勾勒下的另一个次元之美点击图片进入AI世界▼点击图片进入AI世界▼点击图片...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安全状态触发器”的专利,公开号CN120370659A,申...
2025-07-27 0
当宋元遗韵的古船帆影与现代文明的数字光束在刺桐港交相辉映,盛夏的泉州高朋满座。6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宾朋欢聚在海丝起点,用一场精彩的数字丝路发...
2025-07-27 0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孙华秋编辑丨韩迅AIoT市场有多火热?看看上游芯片厂商的业绩曲线便一目了然——当订单排...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