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正式宣布,HarmonyOS 5.1将于7月31日启动大规模升级,这一消息迅速在华为用户中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期待新系统带来的体验升级。此次系统...
2025-07-26 0
“我们不是在讨论一个高科技玩具,而是在见证AI第一次走出屏幕,进入现实世界。”
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在屏幕里创造了无数奇迹。从Siri到ChatGPT,从图像生成到语音助手,AI的形象始终是“虚拟的”“坐在云端的”。而现在,它终于“落地”了——变成一个能走路、能说话、能工作的“人形”存在。这是AI真正走入生活的开始。
在中信出版最近推出的《人形机器人》一书中,美国东北大学教授李向明用通俗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这个正在起飞的超级产业背后,隐藏的技术演化逻辑、全球竞争格局与社会生活的深层变革。
李向明不是一位远离产业的学者,而是曾亲历移动通信黄金时代、推动摩托罗拉A760上市、深度参与诺基亚首个MIA项目的“实干派”。
如今,他又站在了AI与机器人融合的最前沿。
近日,中信书院对李向明教授进行了专访,从“人形机器人是不是又一个元年泡沫”开始,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技术方向、社会转型与人类未来的深度对话。
以下为专访精华内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AI不能永远困在屏幕里
下一代AI必须走进现实空间
李向明:
我们从大型机、到桌面计算机、再到智能手机,见证了计算机从“少数人使用的工具”变为“每个人生活的延伸”。但无论怎么变,这些终端仍然局限在二维屏幕中,和真实世界存在距离。
而AI的发展,尤其是大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突破,让AI有了感知世界、理解场景、决策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AI不再是“坐在云端的算力”,而是真正拥有“感官”和“行为”的智能体。我们称之为“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意味着,AI不只是在屏幕里“动脑子”,而是能进入我们现实生活空间,观察、学习、反应、执行命令,甚至与人互动、形成关系。人形机器人,就是具身智能的最好体现。
为什么是“人形”?不是因为人类自恋,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社会规范都是为“人”设计的。一个具有人类形态的机器人,才最具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自由进入家庭、办公室、学校、医院这些“为人而设”的环境。
从技术角度看,这一跃迁已经具备现实基础:
·感知:GPT-4o、DeepSeek等多模态大模型,已经实现了语音、视觉、动作的整合控制;
·硬件:高精度舵机、电池管理系统、全身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开始实现标准化与国产化;
·决策:边缘计算芯片和5G通信,让机器人具备“边看边走边算”的能力,反应比人还快;
·理解力:大模型能理解上下文和人类意图,驱动机器完成更复杂的协作任务。
这是AI的空间革命。过去我们说“让AI更聪明”,未来我们要说“让AI更有动作力”。人形机器人,将是AI落地最直接、最彻底的载体。
2
人形机器人普及只是时间问题:
像iPhone一样便宜,或根本不用买
李向明:
很多人觉得人形机器人离自己很远,觉得这只是科研人员和高端制造企业的事情。
这里我想说一个有趣的数据:2001年由中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发出来世界首台触摸屏智能手机A6188一台上万元;到2013年,千元安卓智能机已经普及全球。智能手机只用了十年,就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变成了全球日用品。
我认为人形机器人也正在复制这条路径。
它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高性能舵机(相当于关节);高密度电池与能量管理系统;多模态传感器(视觉、力感、触觉等);算法芯片与边缘算力平台。
这些成本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显著下降。以中国企业为例,优必选、宇树科技都已经实现了10万元以内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而未来随着产能提升、标准化完善、平台软件集成,人形机器人的价格有望降到iPhone的水平。
但更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模式”——我们未必需要拥有一台人形机器人,就像现在我们不一定需要拥有一辆自行车。
像现在租一辆网约车、一辆共享单车、一个充电宝一样,未来家庭的主流选择,可能是“租用机器人”来完成日常服务任务:
每天几十块钱,有一个机器人帮你做饭、带孩子、陪父母;不满意可以换,功能按需定制;后台接入AI平台,前端实现现实交互……
这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超级终端”,将成为连接AI与生活的关键桥梁。
更重要的是,人形机器人未来会从“工具”变成“伙伴”,甚至成为家庭的一员——它能教育、能陪伴、能沟通、也能工作。
3
中国制造“身体”,也将崛起于“大脑”
——协作中寻找系统主导力
李向明:
从全球产业来看,中美目前在AI与机器人领域已经形成了清晰的互补格局:
美国公司以模型驱动为主,Figure、Tesla、OpenAI等致力于打造“有脑子的机器人”,强调端到端控制系统;中国公司则更擅长硬件制造、系统集成、成本优化,在“机器人身体”的组装与落地能力上展现出强劲实力。
以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为例,有数据显示,其90%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中国,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与工程效率优势,也说明我们已经在机器人硬件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中美技术战争”,恰恰相反,人形机器人这个产业,本质上就是一个全球协作的系统工程。
正如智能手机的兴起离不开全球供应链的高度协同一样,人形机器人也需要大模型、嵌入式系统、传感器、舵机、电池、平台软件等多个技术方向的高度整合。
但我更相信:中国不仅可以做身体,也有机会在“大脑”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像Deepseek等公司在大模型研发上取得了快速进展,模型能力不断接近国际领先水平。而如果说第一波大模型应用主要集中在文图领域,那么人形机器人将是下一波“大模型原生硬件”的试金石。
这对中国AI企业和机器人公司都是一次重大机遇:谁能打通“模型—感知—动作”的全链条闭环,谁就有可能在“智能体平台”层面实现真正的引领。
我个人非常期待中国企业不仅成为硬件整合者,更成为生态系统定义者、平台标准制定者和智能中枢的打造者。这将决定我们未来在人形机器人时代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人形机器人不是一个孤立产品,它是未来社会的“通用协作体”——将被嵌入家庭、工厂、医疗、教育等一切场景。谁定义了这个“平台”,谁就定义了未来的生活方式。
4
失业不是最大问题
真正需要准备的是后劳动社会
李向明: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关于“失业”的焦虑。我完全理解大家的担心,也承认人形机器人短期内确实会替代一部分工作岗位。
但我必须说,人形机器人“替代”的不是人类,而是那些我们本来就不该做的工作,也就是我们称之为DDD的工作:
·Dangerous-危险的工作(救火、矿井、灾区救援);
·Dull-单调的工作(流水线、保安、配送、重复客服);
·Dirty-肮脏的工作(下水道清理、垃圾分拣、工业清洗)。
机器人进入这些岗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不该因为技术而恐慌,而应该因为人类终于可以脱离苦役而感到高兴。
而且,每一次旧工作被取代,也会诞生新的工作。
·机器人调试员、算法训练师、AI交互设计师;
·AI情绪识别顾问、人机协作培训师、伦理设计专家;
·个性化教育教练、陪伴型内容创作者、家庭AI顾问
……
我相信,更重要的不是“机器人抢走了谁的饭碗”,而是“社会有没有做好制度和教育上的准备”。
我一直关注和参与学界探索的全民基本收入(UBI)制度,当机器人创造了巨额经济价值,社会有责任将红利回馈给被替代的人群,帮助他们完成职业再选择和生活方式转型。
未来,我们不再靠“有工作”来证明自己,而是靠“是否拥有有意义的生活”来定义幸福。
这是“后劳动社会”的初步轮廓,我相信它是我们必须思考并提前准备的方向。
5
让孩子早点“玩”AI,
是教育的未来,不是沉迷的开始
李向明: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沉迷AI、用AI作弊。我觉得这种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未必是正确的。
怕孩子用AI,就像当年怕孩子接触电器。这是技术变革初期的惯性担忧。AI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它将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越早理解它、使用它,孩子越具备未来竞争力。
真正的问题不是“用不用AI”,而是“怎么用”。
我认为未来教育最大变化,是从统一灌输走向定制化、启发式教学。而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孩子最好的“专属老师”——
它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节奏,定制学习计划,能和孩子一起做实验、画画、编程、对话、运动,甚至能提供全天候陪伴,不疲倦、不情绪化,且可以不断进化。
未来教育可能不再需要去争抢学区房,家长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AI教育生态系统”。人形机器人是这个系统最有力的入口。
人形机器人可能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清教育的本质:不是教知识,而是激发潜能。
结 语
人形机器人,是AI走出屏幕的起点,
也是人类重新定义生活的机会
李向明:
我还是想再次重申:人形机器人不是炒作的产物,而是AI技术从“想”走向“动”,从“算力”走向“行动力”的自然进化。未来五到十年,人形机器人很可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助手、伙伴与家人。
它不仅是计算产业的下一次变革,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这是最值得投入一切去思考、研究、准备的领域。
它可能是未来最重要的“超级入口”,像曾经的互联网、智能手机一样。
它会重新定义什么是家庭、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幸福。当他它们取代我们的劳动时,工作、财富可能不再是衡量我们是否“成功的标准”。
我希望更多人开始了解它、接触它、使用它。
相关文章
华为已正式宣布,HarmonyOS 5.1将于7月31日启动大规模升级,这一消息迅速在华为用户中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期待新系统带来的体验升级。此次系统...
2025-07-26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长荣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蓝牙耳机AI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
2025-07-26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信蜀山麻将有挂是真的么,以及微信蜀山麻将开挂神器下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信小程序里面亲友房打...
2025-07-26 0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段经典的毛主席语录至今依然被奉为真理且无处不在。尤其在正式场合中方与美对立之时,中国...
2025-07-26 0
中国商飞是一家专门从事民用飞机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的大型国有企业。电科数字主要业务涉及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专项服...
2025-07-26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邮电大学、北京海云捷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迁移强化学习的机器人避障方法和装置...
2025-07-26 0
来源:东哥笔记作者:金珊当监管叫停外卖补贴,刘强东选择走一条更重的路。京东要亲自炒菜了。今年6月刘强东曾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未来,我们会打造一种与美...
2025-07-26 0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边最近开始修水电站,总投资1.2万亿人民币。这个项目不建大水坝,而是挖隧道引水发电。工程重点不是给西藏自己用,主要是要把发的电卖给南...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