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圆通速递(600233 报收于15.29元,上涨2.55%,换手率1.88%,成交量64.36万手,成交额...
2025-07-26 0
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形影不离的“挚友”。它珍藏着家人的笑脸,记录着生活的美好,掌管着财务支出……然而,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同时,各种隐私泄露风险也随之而来,聊天内容、支付密码、位置信息等都有可能在无形中被“出卖”。
聊完秒收广告
当心App“偷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聊天提到某一件商品,购物App就立刻推送相关广告。这很可能是App获取了手机麦克风权限,在后台悄悄“偷听”,不仅收录你的谈话内容,连手机周围环境音也不放过。这些收集到的声音,会被上传进行智能分析,识别出你的兴趣偏好,进而实现广告精准推送。
防护技巧:
在手机设置中关闭电商、工具类等App的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从源头阻断隐私收集。
定期检查App使用记录,卸载长期闲置却占用较多权限的App,避免权限长期暴露带来的潜在风险。
蹭免费Wi-Fi
警惕“钓鱼”陷阱
在咖啡厅悠闲享受下午茶,随手连接免费Wi-Fi刷新闻、聊工作……这种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可能暗藏危机。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很可能是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钓鱼”陷阱。他们通过设置免费Wi-Fi监控他人的网络流量,获取密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某些情况下,连接过这些来路不明的Wi-Fi可能会导致设备位置信息被追踪和获取,通信内容被监听等。
防护技巧:
关闭Wi-Fi自动搜索功能,防止设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连接到不可信的网络,确需使用时,手动选择正规渠道提供的Wi-Fi,以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进行网银登录、支付转账等操作行为。
“晒”日常生活
小心隐私“露馅”
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日常已经是现代人的生活常态,但你是否想过,那些精心挑选的照片、随性而发的文字,可能正成为隐私泄露的“导火索”。一张未打码的车票截图,会暴露出个人身份信息和行程轨迹;定位“某小区”的遛弯动态,结合拍摄角度能锁定单元楼位置……这些藏在镜头里的个人信息碎片,随着动态传播逐渐拼出“生活地图”,让他人轻易掌握你的隐私。
防护技巧:
主动清除定位痕迹,在分享发布前,通过修图工具删除照片的元数据,从源头切断位置信息传播。
敏感信息模糊处理,涉及门牌、证件信息等内容时,可以采用“局部打码+文字描述”替代原图直接发布。
扫码领“福利”
提防诈骗套路
刷短视频时跳出“扫码领红包”弹窗,朋友圈出现“点击链接送水杯”分享,手机收到“免费领话费”短信……这些“免费福利”背后,往往藏着陷阱。点击链接或扫码下载的App,很可能是“钓鱼”或“木马”程序。一旦安装,恶意App可能会在后台窃取通讯录、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隐私数据。这些数据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被用于实施精准诈骗,严重威胁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防护技巧:
看到 “免费送”“扫码即得” 等宣传内容,要提高警惕,拒绝点击、扫描来路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
通过手机自带应用市场或官方平台下载App。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25日收盘,圆通速递(600233 报收于15.29元,上涨2.55%,换手率1.88%,成交量64.36万手,成交额...
2025-07-26 0
7月26日,香港航空发布澄清声明称,其7月25日早上由香港飞往台北桃园机场的HX252航班,并非如有报道指出是滑错滑行道。“当时航班于降落后遵从控制塔...
2025-07-26 0
7月25日,香港航空HX252航班在台湾桃园机场降落后,与海南航空一架客机“迎面相遇”,被疑滑错跑道,引发关注。26日,香港航空方面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
2025-07-26 0
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新的竞争热潮,小米作为国内科技巨头,凭借其旗舰系列的持续创新始终占据行业前沿。继2024年小米15系列的成功后,关于小米...
2025-07-26 0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墨脱自然中心正式落成,成为墨脱“科学+文旅”新地标。自然中心位于墨脱县游客中心二层,400平方米的通透空间内,天光透过莲花形天窗倾洒...
2025-07-26 0
7月15日,二十届中央纪委常委会举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并讲话。本次学习聚焦的主题,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5-07-26 0
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对于国产下一代新机的爆料越发密集了,不仅范围大,中、高端机型都有,部分机型甚至还让官方人员亲自下场爆料,但话又说回来,按每年更新的惯...
2025-07-26 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财联社7月26日电,据新华社,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