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三环一家大酒店,前几天办了一场婚宴。这场婚宴上,来了位北京的于大爷,他只随了二百块钱的礼。但是他最后做的事情,却让旁人看了,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
2025-07-27 0
根据《自然电子学》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来自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集成系统,将电子、光子和量子元件集成在单个半导体芯片上,这在量子技术领域尚属首创。该团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传统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来批量生产“量子光工厂”的方法。
新芯片采用标准45纳米半导体工艺集成量子光源和电子控制器。这种方法为在计算、通信和传感领域扩展量子系统铺平了道路,而这些领域传统上依赖于局限于实验室环境下的手工制造设备。
“量子计算、通信和传感从概念到现实,还有几十年的时间,”波士顿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副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米洛什·波波维奇(Miloš Popović)表示。“这只是这条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却是重要的一步,因为它表明我们可以在商业半导体代工厂中构建可重复、可控的量子系统。”
该研究的核心芯片充当着一系列量子光源,即微环谐振器。每个器件的直径都小于一毫米,可以产生紧密关联的光子对,这是量子操作的关键资源。
实验期间将装有芯片的封装电路板放置在探测站的显微镜下。
微环谐振器通过与入射激光同步来运行,但它们的性能对即使是轻微的温度波动或制造变化也高度敏感——这些因素很容易破坏它们支持的精细量子过程。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够实时稳定微环谐振器的集成控制系统。该芯片包含12个可并行工作的谐振器,每个谐振器均由内置光电二极管监控,并跟踪与激光器的对准情况。片上加热器和逻辑电路会在温度变化或其他干扰影响谐振器性能时自动调整谐振器。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们将控制直接嵌入到芯片上,实时稳定量子过程,”领导此次量子测量的西北大学博士生阿尼鲁德·拉梅什 (Anirudh Ramesh) 说道。“这是迈向可扩展量子系统的关键一步。”
这种对稳定性的关注对于确保每个光源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波士顿大学光子器件设计专业的博士生Imbert Wang强调了其技术复杂性。
“与我们之前的工作相比,一个关键挑战是推动光子学设计满足量子光学的严苛要求,同时又不超出商用CMOS平台的严格限制。这使得电子学和量子光学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共同设计。”
左、中、右:研究生作者 Imbert Wang、Daniel Kramnik 和 Josep Fargas,左二和右二:该研究的资深作者 Milos Popovic 教授和 Prem Kumar 教授。
通过对每个光源进行严格的反馈控制,该芯片即使在温度波动或微小制造差异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致的性能。整个器件采用商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制造,并与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和硅谷初创公司Ayar Labs等行业合作伙伴合作开发。
该项目需要深入的跨学科合作。“这项工作所需的跨学科合作正是将量子系统从实验室转移到可扩展平台所需要的,”西北大学教授、量子光学先驱普雷姆·库马尔(Prem Kumar)表示。“如果没有电子学、光子学和量子测量领域的共同努力,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相关文章
北京东三环一家大酒店,前几天办了一场婚宴。这场婚宴上,来了位北京的于大爷,他只随了二百块钱的礼。但是他最后做的事情,却让旁人看了,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
2025-07-27 0
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大家都在关注硅谷 AI 领头羊们的抢人大戏,尤其是 Meta 近期又挖去了三位来自谷歌的 IMO 金牌研究者。虽然说小扎(扎...
2025-07-27 0
回溯历史,绵延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曾是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纽带。聚焦当下,科技创新大潮奔涌,数字文明续写着海丝发展的崭新篇章。7月24日,以“数智海丝...
2025-07-27 0
《科创板日报》7月27日讯(记者 张洋洋)昨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今年的WAIC吸引了8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带来了3...
2025-07-27 0
据 RCR 7月24日报道,近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与 AST SpaceMobile 达成重大技术突破,利用 AST 的 Bloc...
2025-07-27 0
作为一台被同事戏称为"充电宝成精"的手机,荣耀Power雪原白12+256G版本用了一周下来,最颠覆认知的并非那块8000mAh电池,而是当我把这台通...
2025-07-27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超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EMMC颗粒控制器的性能测试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2025-07-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