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抖音推荐 2025年07月25日 22:32 1 admin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塌房”的山姆和较真的”中产“?

01.
一盒“派”点燃的信任危机

2025 年 7 月 15 日,# 山姆选品降级# #好丽友凭什么进山姆 #两个话题接连冲上微博热搜,48 小时内相关讨论量突破 8000 万。这场舆论风暴的核心,是山姆会员店近期的选品调整 —— 下架太阳饼、米布丁等 20 余款口碑独家商品,转而引入好丽友、卫龙、盼盼等大众品牌,其中与好丽友联合推出的 “低糖派” 更是成为争议焦点。在付费会员制商超的赛道上,山姆这一动作不仅引发会员集体不满,更让其坚守多年的 “严选” 标签首次遭遇信任危机。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争议的起点是 6 月初上架的 “低糖好丽友派”。这款宣称 “减糖 80%、添加 30% 可可成分” 的渠道限定商品,本应是山姆 “定制化选品” 的新案例,宣传页面还特别标注 “耗时 6 个月研发”。但首批购买的会员很快发现,实际口感与普通款甜度差异不大,配料表中出现的安赛蜜(人工甜味剂)更让 “低糖” 宣传显得底气不足。上海会员王女士在社交平台质疑:“作为付费会员,我们信任的是山姆的品控标准,不是换个包装的普通零食。”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真正点燃不满的,是选品策略的整体转向。杭州一位会员发布的对比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去年此时的山姆货架上,Member's Mark 自有品牌糕点占比近半,进口零食专区陈列着智利西梅、澳洲坚果等稀缺商品;而今年的货架上,贴着 “PANPAN” 标签的盼盼饼干、隐去品牌名的卫龙魔芋爽占据了显著位置。“花 260 元年费办卡,难道是为了买楼下便利店就能买到的东西?” 这条疑问戳中了无数会员的痛点,南京、成都等地甚至出现会员集中退卡的现象。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这场风波的本质,是山姆核心竞争力的 “差异化选品” 壁垒正在松动。数据显示,其 SKU 数量已从最初的 4000 个左右增至 8000 个,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占比从 30% 降至18%,进口商品比例也从47% 缩水至 32%。当徐福记沙琪玛、洽洽瓜子出现在曾经摆放进口坚果的货架,会员们清晰地感受到:那个以 “严苛筛选” 为卖点的山姆,正在向 “大众商超” 靠拢。

更值得警惕的是,信任崩塌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品控问题的集中爆发。近年来,山姆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争议:2025 年初曝出坚果袋里有活虫,Member's Mark 牛排的雪花纹理肉眼可见地减少,冷链运输失误导致的生鲜变质投诉量同比大幅增加 。北京卓越会员李先生连续五年续费,他坦言:“以前买山姆的东西从不用看配料表,现在得像挑菜市场的菜一样仔细检查 —— 这种安全感没了,会员身份也就失去了意义。”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02.
会员制的祛魅:当阶层符号沦为精装大润发

山姆260元的年费,曾是中产群体的 “身份通行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开特斯拉去山姆购物” 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场景,85%的会员家庭月收入超过 3 万元,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 “不用比价、无需筛选” 的省心体验,以及 “买到独家款” 的优越感。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但会员制的 “阶层符号” 属性,正在被山姆的扩张策略逐渐消解。为了抢占下沉市场,山姆推出 “亲友卡”—— 主卡会员可免费赠送副卡,相当于变相降低入会门槛。这一举措虽然让会员数量快速增长,却导致高净值会员占比逐年降低。周末的山姆门店里,试吃区排起长队,货架前挤满囤积打折商品的消费者,曾经的 “精致购物场景” 变得拥挤嘈杂。上海的会员陈女士说:“现在去山姆得错峰,否则推车都挪不动,结账要等 40 分钟,花 260 元买罪受。”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数据至上的选品逻辑进一步加速了信任流失。山姆内部有一套严格的量化选品标准:销量低于同类商品 30%、差评率超过 15% 的商品会被自动下架。这套机制虽然提高了运营效率,却让那些销量不高但有情怀价值的商品难以留存。比如承载着南方消费者记忆的太阳饼,因制作工艺复杂、产能有限,销量不及工业化生产的饼干,最终被下架;而武汉热干面预制菜这类本土化尝试,又因口味调试不足,上市 12 个月就匆匆退市。过度依赖数据的后果是,山姆逐渐失去了 “预判需求” 的能力,变成了 “跟随销量” 的普通商超。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更关键的是,当山姆的货架上出现大众品牌,其作为 “中产社交货币” 的价值也随之褪色。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区隔》中提出,消费是阶层区分的重要方式,中产通过选择 “稀缺商品” 来构建身份认同。过去,山姆的 Member's Mark 瑞士卷、小青柠汁是朋友圈的 “打卡神器”,如今好丽友派、卫龙魔芋爽的出现,让这种身份符号瞬间崩塌。有网友调侃:“以前拎山姆购物袋觉得体面,现在怕被人说‘花会员费买便利店同款’。” 这种情绪价值的流失,比品控问题更难挽回。

对比行业内的其他玩家,山姆的问题更加明显。Costco 始终将 SKU 控制在 4000 个以内,自有品牌 Kirkland Signature 占销售额的 25%,凭借稳定的品控和稀缺商品,其会员续卡率长期保持在 90% 以上;盒马 X 会员店则聚焦地域爆款,潮汕牛肉丸、新疆吊干杏等商品复购率超过 70%。当竞争对手在强化 “差异化” 时,山姆却在模糊自身定位,这让它逐渐失去了不可替代性。

03.
十字路口的博弈:规模狂飙与严选初心的生死局

“山姆现在面临的,是规模扩张与品质坚守的必答题。” 零售行业分析师指出。第一季度,山姆中国区销售额同比增长 22.5%,但这背后是狂飙扩张的代价:门店数量从十余家猛增至 48 家,供应链难以跟上扩张速度,有前员工透露 “为了压低成本,部分供应商被要求降低原料标准”;线上 “极速达” 服务的订单错误率上升,冷冻食品因配送延误化冻的投诉量增加 40%;对榴莲千层、瑞士卷等爆款的过度依赖,让盒马等对手能通过 “移山价” 轻松分流客户。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要挽回信任,首先要重建商品力。业内专家建议,山姆可以将 SKU压缩,把自有品牌 Member's Mark 的占比回升,同时停止引入大众品牌 “换标上架” 的操作。在本土化商品开发上,不应简单替换进口商品,而要打造真正有竞争力的独家款 —— 比如结合地域特色的苏州桂花糖藕、西安肉夹馍预制菜,而非用溜溜梅替代进口西梅这种 “降级替代”。好丽友的合作也可调整方向,既然强调 “定制研发”,就应公开配方调整细节、甜度测试数据,用透明化打消消费者疑虑。

服务体验的升级同样重要。会员费不应只是 “购物入场券”,而应转化为 “生活服务包”。还可开放供应链定制服务,根据家庭人口推荐牛排套餐,依据健康需求定制低糖零食组合,让会员感受到 “被重视” 而非 “被套路”。

山姆“好丽友风波”,会员制零售再迎本土化阵痛?

最根本的变革,在于用技术重建信任体系。区块链全链路溯源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 让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荔枝从采摘时间、运输温度到检测报告的全流程数据,实现 “从枝头到货架” 的透明化;建立品控熔断机制,当商品投诉率超过 5% 时自动下架,整改后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才能重新上架;引入 MSC 海鲜认证、有机种植审核等第三方标准,淘汰只追求成本的代工厂。这些措施能让 “山姆标准” 重新变得可信。

商业观察

7 月热搜榜上的山姆争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会员制零售的核心矛盾:消费者愿意为 “信任” 付费,但这份信任需要持续的品质和稀缺性来维系。山姆的危机,本质上是忘记了会员制的初心 —— 会员支付的不仅是商品差价,更是对 “严选” 的信仰。

如今的山姆站在关键路口:如果继续追求规模,可能会失去高净值会员,沦为 “精装版大众超市”;如果重拾严选初心,就需要放慢扩张脚步,承受短期业绩压力。但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必须明白:会员制的核心是 “值得” 二字。

在盒马用地域爆款留住消费者、胖东来靠极致性价比赢得口碑的当下,山姆的救赎之路只有一条 —— 把会员费真正转化为不可替代的价值:让 Member's Mark 重新成为品质的保证,让独家商品再次成为身份的符号,让购物体验回归 “省心又体面”。毕竟,信任的崩塌可能只需要一盒有争议的糕点,但重建信任,需要在每一款商品、每一次服务中持续证明 “值得”。这或许漫长,但却是会员制零售的唯一出路。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