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文章正文

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

热门资讯 2025年07月25日 21:25 1 admin
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

建筑垃圾当中最难处理的废弃泥浆,上海“玩”出新花样。记者今天(25日)从隧道股份获悉,技术人员已研制出“点浆成金”解决方案,将废弃泥浆转化为一种新型低碳建筑材料,流态固化土,并量产落地。它被运往21号线一期工程等全市20多个重大项目再利用,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浦东一处大型盾构隧道工地,已建成上海第一个移动式工程泥浆资源化循环处置基地。经过资源化处置工艺,挖隧道产生的废弃泥浆,摇身一变,成为工程建设的新材料。

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

上海第一个移动式工程泥浆资源化循环处置基地

这道看似简单的工序,解决了令上海工程界头疼多年的难题——工程废弃泥浆。建筑垃圾也分为工程泥浆、工程渣土、装修垃圾等。其中,泥浆因总量大、稠度高、自然脱水难、污染易扩散,既不能直接排放,又难以自然沉降,更难以循环利用,处置难度为最高级别。

于上海而言,将海量泥浆进行资源化是迫在眉睫。行业数据表明,上海每年产生工程废弃泥浆约3000万立方米。若将这些泥浆堆积起来,足以将4200个标准足球场灌满至1米高。以一条直径15米的盾构隧道为例,盾构每推进1环便会产生泥浆超500立方米;每公里掘进施工所产生的泥浆量更是高达70万立方米,其中40%需要进行无害化废弃处理,这一体量足以填满125个标准泳池。

“我们研发了一种低碳型土体硬化剂,只要将废弃泥浆与土体硬化剂搅拌结合,就能变成流态固化土。”隧道股份城建物资新材料产业化事业部总经理李欢欢表示,流态固化土可无缝填充排水管沟槽、建筑顶板、地下空间等多种用途,让泥浆“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传统的泥浆处置方式多采用“无害化填埋”方案,即把泥浆脱水干燥压成泥饼后进行填埋。但这一方案能耗成本极高,且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相比之下,新工艺处理方式简单得多,只需要三个步骤:先把废弃泥浆通过设备预处理为参数合格的标准泥浆,再通过精准计量与土体硬化剂结合,最后通过高效混合搅拌,就能实现100%资源化、低碳化利用。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其他废弃物产生。

目前,隧道股份城建物资正在上海多个盾构隧道建设现场打造移动式的工程泥浆资源化循环处置基地。“每个移动式泥浆处置点每小时可消纳泥浆100立方米。”李欢欢表示,标准化集中资源化处置工厂正筹备建设,让泥浆资源化得以规模化落地。

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

随着大量建筑项目推进,建筑垃圾数量增长很快,而消纳场所严重不足。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副总经理翁健表示,技术人员对建筑废弃物类别进行精细化“分类”处理,针对性技术创新,为每一种主要的建筑废弃物都找到了高效、环保的资源化利用路径。

如在河道清淤和生态治理工程中,会产生大量河道底泥,通过让底泥经脱水、微生物处理,转化为安全种植土。工程中废弃的“干垃圾”——废弃混凝土,将其回收、破碎、筛分后成为再生骨料,再配制为再生混凝土,可用于房屋建设等。交通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沥青、塑料、橡胶料,通过先进工艺资源化为性能优良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原标题:《上海每年海量废弃泥浆何处去?新技术落地将“点泥成金”》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戚颖璞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