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生活文章正文

射频芯片博弈不停,好达电子、诺思微开启行业资本变局

健康生活 2025年07月25日 21:03 1 admin
射频芯片博弈不停,好达电子、诺思微开启行业资本变局

【摘要】中国射频芯片产业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窗口期,全球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好达电子在华为、中兴、小米等产业资本扶持下重启IPO,冲击A股市场,有望快速占领市场份额,成为替代潮的受益者。

诺思微与大股东经纬辉开“撕破脸”,激烈股权纠纷下揭示了企业经营与技术的并行困境。

在这条自主可控的赛道上,技术定力与资本运作缺一不可,中国射频芯片企业正在资本与技术的碰撞中寻找破局之道。

以下是正文:

射频前端芯片是无线通信的核心组件,涵盖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开关、低噪声放大器(LNA)等关键器件。

在5G通信、物联网和车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射频前端市场持续扩张。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该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均5.8%的增速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269亿美元。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消费国,射频芯片曾长期面临“卡脖子”困境。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射频芯片行业已取得显著突破,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01

重启上市,好达电子蓄势待发

据报道,7月3日,无锡射频芯片设计龙头企业好达电子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于江苏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拟登陆A股市场,由民生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好达电子凭借在声表面波(SAW)射频芯片领域的积累,已成为国产替代浪潮的重要力量,有着国内射频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之称。

事实上,这并非好达电子首次冲击IPO。2021年6月,公司首次申报科创板IPO并顺利过会。然而,2022年12月,好达电子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并于2023年2月被证监会终止了发行注册程序。

尽管未公开具体原因,业内普遍认为这与市场环境波动、估值调整或监管审核等因素相关。

射频芯片博弈不停,好达电子、诺思微开启行业资本变局

与上一轮IPO相比,这一次好达电子卷土重来,背后站着多家产业巨头和顶级投资机构: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于2020年1月战略入股,目前持股5.87%;中兴通讯旗下的中和春生三号投资中心在2018年便参与战略融资,现持股2.24%;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也曾注资。

回顾成长之路,好达电子成立于1999年,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声表面波滤波器的企业之一,公司始终专注于SAW射频芯片的研发、设计与生产,现已成为国内该领域产能领先的供应商。

目前,公司客户阵容包含小米、OPPO、中兴、华勤、龙旗、广和通等头部手机厂商、ODM龙头及通信设备企业,体现其市场化能力与行业认可度。

放眼全球,全球射频芯片市场长期被日美巨头垄断,村田(Murata)、Qorvo、Skyworks、博通(Broadcom)及高通等企业依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尽管如此,国内也迎来了“国产替代”的黄金期。伴随政策驱动和供应链重构,好达电子凭借工艺技术和高性价比,有望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替代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02

诺思微与大股东决裂始末

7月2日,上市公司经纬辉开宣布拟以1.49亿元收购诺思微12.4448%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升至34.56%,成为这家国内稀缺BAW滤波器技术企业的第一大股东。

具体而言,经纬辉开将分别以6917.04万元和8016.72万元的价格,收购诺信源持有的诺思微5.7642%股权,以及庞慰个人持有的诺思微6.6806%股权。

然而,就在一天之后,诺思微发布严正声明,直指该股权转让涉嫌违法。

该声明明确诺信源的性质,指出其是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持股平台,该部分股权权益归属员工激励对象,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擅自处置。

再者,声明强调此次转让违反《合伙协议》,其规定转让或处分合伙企业财产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而执行事务合伙人庞慰在未召开合伙人会议、未取得全体合伙人决议通过的情况下,擅自实施股权转让,其行为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

射频芯片博弈不停,好达电子、诺思微开启行业资本变局

一直以来,诺思微与经纬辉开的合作处于非良性状态。2020年,经纬辉开以1.274亿元战略投资入股诺思微,扮演“白衣骑士”角色,缓解了后者因创始人张浩在美被羁押导致的流动性危机。

然而就在2021年,经纬辉开通过增持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0%,随即被卷入诺思微与南昌国资的产线纠纷。

从此以后,诺思微甚至以“侵害技术秘密”为由,将经纬辉开及相关方诉至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索赔3亿元。虽于2024年4月经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期间撤回起诉,但双方商业关系已实质性破裂。

此次经纬辉开重启对诺思微股权的收购计划,直接触及双方核心利益冲突,导致公司治理矛盾进一步升级。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交易估值。该收购锚定的是厦门思明区法院2025年6月一场司法拍卖,郭芳昀持有的0.83%股权以1001万元成交,对应诺思微整体估值12亿元。

这一数字远低于公司Pre-IPO融资预期的40亿元估值。若以低价完成交易,将严重损害公司后续融资能力。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射频前端BAW滤波器技术的IDM企业,诺思微的技术底蕴与经营困境形成巨大反差。

诺思微拥有522项专利,2014年即量产首颗FBAR滤波器,2022年产能翻倍后年产能达17亿颗,累计出货超5亿颗。

然而,2024年公司营收仅1.42亿元,净利润269万元,负债2.12亿元,产能利用率不足与研发受限形成恶性循环。

经营困境更是加剧了团队动荡。创始人庞慰套现退出,张浩持股边缘化,而核心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因员工股权平台处置问题进一步受损。若技术骨干持续流失,诺思微的长期竞争力将面临挑战。

员工持股平台的法律属性尚存争议,此案或成为界定股权激励财产权的关键判例。在资本博弈与技术传承的夹缝中,诺思微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03

尾声

资本与技术的碰撞,正在重塑中国射频芯片产业的格局。

好达电子二次闯关IPO的雄心与诺思微深陷股权纠纷的困境,也是国产替代浪潮的一体两面——机遇与挑战并存,突破与掣肘共生。

在这条自主可控的赛道上,企业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技术定力,也需具备与资本共舞的机遇。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