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25日 12:15 1 admin

1 引言

常德地处长江中上游交汇处,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推进,常德铁路枢纽的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本研究基于常德地区既有铁路布局、在建工程及规划项目,重点对引入常德地区方案进行研究。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2 工程概况

2.1常德站

为办理常德城区客运作业的中间站,现状衔接石长、黔张常、常益长铁路,普通场与高速场并列布置,主站房现有建筑面积6.0万m²。普速场4台9线,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3座,车站西端设有客机折返所。高速场为5台11线规模,黔张常铁路与常益长铁路正线在站内贯通,两端咽喉预留呼南铁路引入条件,呼南铁路按方向别引入高速场,采用2台夹4线布置,呼南正线通过车经由高速场两端两组1/42号渡线通过,通过车不邻靠站台。维修工区和规划的动车组存车线布置在车站西咽喉外夹心地内。动车组存车场建成2条存车线、预留6条。常德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2.2 盘塘站

办理货运作业,设到发线2条,交接线4条,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站同右设货场1处,创元铝业专用线在常德端咽喉方向别接轨。既有盘塘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

2.3 常德东站

办理货运作业,设到发线1条,基本站台和侧式站台各1座,站同左设有货场1处和沥青专用线1条。既有常德东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

2.4 德山站

办理货运作业,设到发线3条,交接线3条,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各1座,站对右有货场1处和粮库专用线接轨,电厂专用线在站同左接轨,德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1 常德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2 既有盘塘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3 既有常德东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4 德山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3 引人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3.1 场站方案研究

常德站既有黔张常铁路设计速度为200km/h,常益长铁路速度标准为350km/h,考虑宜常铁路作为“八纵八横”之一,正线设计速度350km/h,为提高路网功能的匹配性,主要研究在常德站预留本线侧向引入常益长方案的基础上,补充研究了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如图5所示。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5常德接轨方案构成图

3.1.1方案I: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

该方案本线上跨黔张常正线及联络线后与常益长铁路正线直向贯通,黔张常上、下行正线局部改线后采用42号道岔侧向与本线接轨引入常德站。改线长度共计3.414km,其中下行正线1.367km,上行正线2.047km,改线地段均为桥梁,将引起3.414km的桥梁废弃工程。方案示意图如图6所示。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6 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示意图

3.1.2方案Ⅱ: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

该方案根据常益长铁路前期设计预留条件,本线上、下行正线自常德城区西北方向引入,上跨黔张常铁路及其联络线后,采用42号道岔侧向与常益长铁路正线接轨。受车站西咽喉平面条件限制,常德站8道采用42号道岔侧向与本线下行正线连接,5道采用18号道岔侧向与本线上行正线连接。高速场到发线维持既有规模(图7)。

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

图7 本线侧向与常益长贯通示意图

3.2方案比选

从工程投资方面分析,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合同(方案I)新建正线(单线)长度较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方案II)短2.273km,但黔张常正线改建工程(单线)长3.237km,需拆除既有张常桥梁3.54km,工程投资较方案II多3.69亿元,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投资比较表

项目

单位

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

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

宜常铁路正线

单线km

9.144

11.417

宜常铁路到发线

单线km

0

0.691

黔张常铁路正线

单线km

3.237

0

桥梁工程

单线km

12.381

10.817

土石方

万立方米

0

3.3

路基帮宽

单线km

0

1.064

正线铺轨

单线km

12.381

10.817

到发线铺轨

单线km

0

0.691

铺岔

3

3

黔张常铁路正线

单线km

3.541

0

总投资

亿元

13.65

9.96

差值

亿元

3.69

0

从对既有线运营影响方面分析,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方案I)施工期间需中断黔张常正线行车,对既有线运营影响极大,协调极为困难,工程可实施性极差。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方案II)本线在路基段接轨,对既有线行车存在一定的施工干扰,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工程可实施性较强。

从与常益长速度匹配方面分析,常益长铁路出常德站后平面曲线半径为1300m,缓和曲线长度为140m,正线限速120km/h运行,本线与常益长铁路直向贯通后正线通过速度未能有较大提升。本线与常益长铁路侧向贯通采用42号道岔侧向引入常益长正线,与常益长正线速度匹配度较好。

3.3 推荐意见

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对既有线运营影响较小,工程可实施性强,不产生废弃工程,通过速度与常益长本段设计速度匹配,工程投资较节省,综合分析后,推荐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

4 结束语

常德铁路枢纽的优化建设是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围绕呼南高铁宜昌至常德段引入常德地区的接轨方案,系统比选了本线直向与常益长贯通方案、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两个方案。

综合分析表明,本线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方案II)在近期投资经济性、运输组织灵活性及区域经济辐射能力方面优势显著,且在路基段接轨,对既有线行车存在一定的施工干扰,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工程可实施性较强。

推荐的侧向接入常益长方案(方案III)能契合常德地区的稳定构建,还通过强化常德市等区域的交通衔接,为鄂西南地区产业升级与城乡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实施中需注重地质风险防控与生态保护,确保工程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助力常德铁路枢纽成为长江中上游高效联通、多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典范。


本文转自《铁道勘测与设计》——宜昌至常德铁路引入常德地区方案研究,作者:黄锦风;仅用于学习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