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英国通过与OpenAI的新合作加深对美国科技的依赖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25日 12:08 1 admin

《科技政策评论》(Tech Policy Press)网站7月24日发表梅根·柯克伍德(Megan Kirkwood)研究员的观点文章。


英国通过与OpenAI的新合作加深对美国科技的依赖

英国正持续推动将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科技公司纳入公共机构体系。7月21日,英国宣布与OpenAI达成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合作关系,旨在“扩大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合作,探索对英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的投资,并为安全、教育等由纳税人资助的服务领域寻找充分利用最新技术的新途径”。 7月初,英国政府还与谷歌云建立了合作,为公务员提供免费培训,并在各类公共机构中推广其服务。这些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充了英国与美国科技公司的合作清单——此前,英国已与微软、Anthropic等美国企业达成多项协议,向英国公共部门提供它们的技术。

1、该协议包含哪些内容?

尽管与OpenAI的合作细节寥寥无几,但这份自愿性质的谅解备忘录(MOU)列出了合作的目标。首先,备忘录强调了研究方面,称此次合作将助力英国打造“主权人工智能”,这似乎意味着英国将在OpenAI技术的协助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主权人工智能”要借助美国技术、与美国公司合作来构建,而这一矛盾之处似乎未被察觉。

其次,备忘录指出,OpenAI旨在助力人工智能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普及。虽然Anthropic的合作明确是将其模型用于一款新的政府智能手机应用,但与OpenAI的合作范围之广令人担忧。备忘录称,合作将覆盖多个政府部门,“包括司法、国防与安全以及教育科技等领域”。备忘录再次强调了主权,称此次合作是为了展示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从而激励英国企业。然而,由于OpenAI主导这一倡议,其可能会更青睐使用自身技术的初创企业。不过,最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特定声明忽视了一个事实:在司法等领域应用算法“解决方案”已被证明存在不准确性,且可能会重复有害的偏见。

第三,在基础设施方面,双方计划让OpenAI要么直接投资于人工智能增长区(本质上是数据中心),要么为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提供一般性协助。最后,备忘录提到,OpenAI可能会扩大其与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前身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现有的合作,“包括开发新的技术信息共享项目”。此外,OpenAI计划与英国政府合作,提供有关“不断演变的模型能力和风险”的信息,这无疑会使人们的注意力继续集中在关于存在性风险的无意义争论上,而偏离那些具体问题,比如这些技术令人担忧的气候影响,或是自动化决策所造成的种种社会危害。

英国政府与OpenAI的协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报道,其中负面声音居多。罗伯特·布斯在《卫报》中提到,该协议遭到了两方面的批评:政府大臣们不满其缺乏具体内容,公民社会组织则指责其缺乏透明度。“这进一步证明了本届政府对大型科技公司日益可疑的推销说辞轻信不疑,”狐手套组织执行董事玛莎·达克表示。

谷歌云和OpenAI的协议均属自愿且非正式性质,加之相关流程完全不透明,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在另一篇关于谷歌云协议的报道中,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向《卫报》透露,“谷歌获得的这一机会并未经过公开招标,因为协议不涉及资金往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彼得·凯尔与OpenAI、谷歌等美国科技公司关系密切,这可能使这些公司在获取合作协议时占据优势。

此类合作声明促使多位学者和专家发出警告:对大型科技公司产生依赖并将其技术嵌入关键公共基础设施,存在明显风险。这不仅会进一步巩固这些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还可能使其脱离监管约束——我此前也提出过这一观点。

2、主权的出让

尽管与OpenAI和谷歌的协议中频繁提及“主权”,但英国正与美国日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即便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亦是如此。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协议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嵌入英国的公共和私营基础设施体系:微软向公共机构提供365服务,Anthropic的模型为政府应用程序提供支持,谷歌云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OpenAI则为英国政府在公共机构及更广泛经济领域部署人工智能提供建议和指导。

➤其次,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使英国与美国立场一致。OpenAI与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该机构近期更名以聚焦安全领域)的合作备受重视,这与彼得·凯尔的主张相呼应——他曾呼吁独立的艾伦·图灵研究所“优先关注国防、国家安全和主权能力”。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机构转向,即更强调安全而非安全保障。此外,英国效仿美国,以安全担忧为由,拒绝签署旨在推动全球联盟、促进“透明、安全、可靠”人工智能发展的国际人工智能宣言。

➤最后,在拒绝承诺出台全面人工智能监管法规方面,英国与美国步调一致。尽管英国在《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中初步提出了立法计划,但打算让各行业自行监管本领域内部署的人工智能,而非制定全局性规则。尽管公众支持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但相关问题被一再拖延。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负责任人工智能教授吉娜·内夫指出,英国的做法倾向于支持行业发展,却忽视了“我们所面临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转型”,并呼吁“赋予监管机构更有力的执法工具,以纠正英国社会与该领域全球巨头之间的权力失衡”。然而,若英国政府允许以反监管著称的OpenAI来主导本国的人工智能战略,那么出台此类监管法规的可能性便微乎其微。与此同时,美国已明确表示,联邦政府不会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且会试图阻止各州实施监管。

随着英国试图维持与特朗普政府的友好关系,未来的人工智能立法可能会被当作交易筹码。英国与OpenAI的合作令人担忧,它暴露了硅谷理念在英国的进一步渗透,以及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与英国政府官员及机构之间持续加深的交织关系。尽管英国政府为OpenAI承诺在英增设办公室或可能投资更多数据中心而欢欣鼓舞,但似乎忽视了越来越多警告——不应将更多权力交给科技公司。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