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沐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多处理单元的图形显示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5-07-26 0
广州铁路枢纽车站和线路规模较大,衔接线路方向较多,且铁路客站和铁路线周边已基本被城市建(构)筑物包围,导致新建铁路引入既有客站难度极大。
为解决广州铁路枢纽广州站和佛山站只有单线连接,通道能力紧张,位于中心城区的广州站和佛山站仅能承担普速客运、货运和少量动车作业等问题,采用普速客车和货车外绕、打通四线高铁通道、高铁直接引入中心城区等措施,以期从根本上优化广州枢纽布局。
广湛高铁自广州枢纽广州站引出,向西沿途经过广州、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7个市,至湛江北站,新建双线400.1km。广湛高铁占用既有广茂铁路通道引入广州站,广茂铁路客运径路调整至经广珠京广联络线引入白云站。故结合枢纽分工和行车检算,首先对广珠京广联络线能力适应性、坡度适应性进行统筹研究。调整后广州铁路枢纽见图1。
图1 广湛高铁引入广州铁路枢纽示意
根据枢纽布局和各线分工,远期柳广铁路的客车经南广铁路进入广州枢纽相关车站,远期柳广铁路的货车经广珠铁路进入江村西编组站。因此,研究年度广珠铁路官窑—大田区间运行柳广铁路的货车、广珠铁路的货车、广茂铁路的货车和客车,广珠京广联络线仅运行广茂铁路客车。根据运量预测,广珠京广联络线相关线路研究年度运量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年度预测运量
线路 | 2035 | 2045 | ||||
货流密度/(10⁴t/a) 上行 下行 | 客车/(对/d) | 货流密度/(10⁴t/y) 上行 下行 | 客车/(对/d) | |||
柳广 | 2128 | 1727 | 18 | |||
广珠 | 3833 | 1902 | 4599 | 2282 | ||
广茂 | 830 | 930 | 3 | 995 | 1116 | 3 |
合计 | 4663 | 2832 | 3 | 7722 | 5125 | 21 |
经检算,研究年度广珠铁路官窑—大田区间、广珠京广联络线单线方案能力均能满足运量需求,能力适应情况见表2。
表2 能力适应情况 对/d
区段 | 年度 | 客车 | 货车 | 需要通过能力 | 设计通过能力 | 能力富余 |
广珠 | 2035年 | 3 | 51 | 69 | 160 | 91 |
铁路 | 2045年 | 3 | 82 | 107 | 160 | 53 |
广珠京 | 2035年 | 3 | 45 | 42 | ||
广联络线 | 2045年 | 3 | 45 | 42 |
结合运输单位既有机车类型和旅客列车荷载进行行车模拟,限制坡度9‰,采用DF11单机牵引1100t,车辆中心在道岔位置起车,牵引曲线见图2。
图2 9‰坡度联络线牵引曲线
由图2可知,列车在坡顶最低速度为65.9km/h,高于DF11的持续速度65.6km/h。综合考虑广茂铁路部分内燃机车老旧,实际牵引力低于设计标准,9‰坡度方案是采用DF11机车牵引的临界方案。采用>9‰坡度时,需更换机车为DF4、HXN3、HXN5(根据行车检算,上述机型在牵引1100t通过坡顶的最低速度均高于各机型的持续速度)。运输单位现有DF11车型24辆,更换机车投资预计2.298亿元。
按照TB/T 1407.1—2018《列车牵引计算 第1部分:机车牵引式列车》7.2条进行计算,得出不同机型在20‰上坡度起动牵引质量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牵引质量计算
序号 | 机型 | 起动牵引质量/t |
1 | DF4 | 1306 |
2 | DF11 | 906 |
3 | HXN3 | 2443 |
4 | HXN5 | 2443 |
由表3可知,DF11在20‰上坡起动牵引质量为906t(<1100t),DF4、HXN3、HXN5在20‰上坡起动牵引质量均>1100t。
综合以上分析,现有机车可满足9‰坡度上正常运营,坡度大于9‰可考虑将DF11更换为DF4、HXN3或HXN5,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列车可利用动能闯过最困难上坡道时,用速度试凑法求算牵引重量。列车通过坡顶的最低速度,不应低于机车的持续速度。
根据评审意见及运输部门相关要求,结合行车检算、限制坡度、机车类型等综合因素,研究比选双线和单线2个系列4个方案。其中方案I为双线方案限制坡度9‰,单线方案分为方案Ⅱ-1限制坡度20‰,方案Ⅱ-2限制坡度13‰、方案Ⅱ-3限制坡度15‰。
上行线:线路自既有京广上行线SK2251+005.8处(流溪河北支流与南支流之间江心洲)路基以12号道岔侧向单线引出,上跨流溪河(北支流),下穿广清城际、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在建市政道路,最后以12号道岔接入广珠铁路K1+240.131。线路长0.899km,最小曲线半径400m,上坡方向最大坡度5.4‰(下坡方向最大坡度20‰),设计速度60km/h。
下行线:线路自京广下行线SANK2251+800出岔,上跨流溪河、京广下行线、京广三线、京广上行线,下穿广清城际、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上跨广珠铁路、在建公路,下穿武广高铁,引入既有大田站北侧到发线,线路长3.649km,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上坡方向最大坡度为9‰(下坡方向最大坡度18‰),设计速度80km/h。
双线方案上下行分别下穿广清城际、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三条在(拟)建铁路,引起其设计方案相应调整。其中3条规划铁路需抬升坡度。最大抬升10.5m,影响范围从GXLDK10+300至GXLDK12+800,长约2.5km。为适应竖曲线长度增加,高铁联络线需增大2个曲线半径(分别从2000m增大到3000m,以及从1400m增大到1500m);广清城际需增大曲线半径,方案见图3。
图3 双线9‰方案
线路自既有京广三线SANK2250+679.164处(流溪河北支流以北)路基以12号道岔侧向单线引出,依次上跨既有广珠下行线、下行系统联络线、机走线、车辆段牵出线、机走线、既有京广三线、既有广珠上行线、既有京广上行线、拟建广清城际和京广高铁联络线后,下穿既有武广高铁后沿既有广珠双线北侧并行,引入既有大田站东咽喉站房同侧到发线,线路长3.548km,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最大坡度为20‰,设计速度60km/h。
本方案线路上跨三条在(拟)建铁路,不影响其设计方案,方案见图4。
图4 单线20‰限坡方案
线路自京广三线SANK2251+900出岔(改移京广下行线1.2km,改移货场专用线800m),后跨越流溪河(比既有京广线高,满足六级航道通航净空)、京广三线、京广上行线,下穿广清城际、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武广高铁,并行广珠铁路,引入既有大田站南侧到发线,线路长3.773km,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最大坡度为13‰,设计速度80km/h。
本方案线路下穿上述3条在(拟)建铁路,引起其初步设计方案坡度抬升(最大抬高11m,影响范围3km),并相应增大曲线半径,方案见图5。
图5 单线13‰坡度方案
线路自大朗站到发线(6道)引出,沿京广上行线帮宽路基,跨龙塘路后以S反弯依次下穿广清城际、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后上跨流溪河,下穿既有武广高铁,并行广珠铁路,引入既有大田站南侧到发线,线路长度4.895km,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最大坡度为15‰,设计速度80km/h。
本方案线路下穿上述3条在(拟)建铁路,引起其初步设计方案坡度抬升,最大抬高15m,影响范围3km,方案见图6。
图6 单线15‰限坡方案
综上所述,鉴于单线15‰限坡方案线路长度较长,拆迁量大,对在(拟)建铁路影响较大,且需迁改1km石井大道(广州市白云区坚决反对),故本次研究后予以舍弃。因此,单线系列方案将20‰限坡方案和13‰限坡方案纳入进一步深入比选。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见表4。
表4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
项目 | 方案I | 方案Ⅱ-1 | 方案Ⅱ-2 |
线路长度/km | 4.548 | 3.516 | 3.773 |
差值/km | 0 | 1.005 | 0.748 |
征地 | 新征用地/hm² 23.0 | 22.9 | 22.7 |
临时用地/hm² | 17.5 | 17.3 | 17.2 |
拆迁建筑物 | 民房/m² 13367 | 4774 | 13214 |
厂房/m² | 52471 | 64378 | 39861 |
土方/10⁴m³ | 12.08 | 11.7 | 12.5 |
石方/10⁴m³ | 1.84 | 1.7 | 1.9 |
路基 级配碎石/10⁴m³ | 0.8 | 0.8 | 0.83 |
圬工/10⁴m³ | 0.93 | 0.9 | 0.95 |
CFG桩/10⁴m³ | 2.04 | 1.97 | 2.1 |
桥涵 单线特大桥/(座/m) | 2-4021 | 1-3036 | 1-3043 |
桥梁合计/(座/m) | 2-4021 | 1-3036 | 1-3043 |
桥隧总长/km | 4.021 | 3.036 | 3.043 |
桥隧占线路比/% | 88.94 | 86.35 | 80.65 |
正线铺轨/km | 4.548 | 3.516 | 3.773 |
站后及其它工程/万元 | 12410 | 9651 | 10357 |
静态投资/亿元 | 17.032 | 15.352 | 15.995 |
改移京广线及货场线/km | / | / | 1.6 |
更换机车/亿元 | / | 2.298 | 2.298 |
引起其他项目增加投资/亿元 | 4.1 | / | 0.9 |
以上主要工程投资/亿元 | 21.132 | 17.352 | 20.435 |
差额/亿元 | / | -3.78 | -0.697 |
线路长度方面:双线方案较单线20‰限坡、单线13‰限坡方案线路长1.005和0.748km,故单线方案线路长度方面优势明显。
工程投资方面:双线方案较单线20‰限坡、单线13‰限坡方案工程投资分别增加1.68和1.037亿元。综合考虑机车购置费和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广清城际投资增加的因素,双线方案较单线20‰限坡、单线13‰限坡方案投资增加3.78亿元和0.697亿元。
运营维护方面:双线方案上坡方向最大坡度为9‰,不更换机车即可满足运输需要,运营维护条件较好。单线13‰限坡和单线20‰限坡方案联络线双方向行车,广茂铁路近期需更换机车,但远期广茂铁路电气化改造后,电力机车牵引力即可满足运输需求,故单线13‰和20‰限坡方案运营条件略差。
从能力适应性方面:根据运量预测,双线和单线方案运输能力均可满足运输需要,故3个方案在能力适应性方面基本相当。
对在(拟)建铁路影响方面:双线方案和单线13‰限坡方案均需调整京广高铁联络线、广湛高铁联络线、广清城际3个项目的平、纵断面,会造成一定重复工程,单线20‰方案对在建铁路方案无影响。
综上所述,方案Ⅱ-1限制坡度为20‰,运营及养护维修条件略差,但工程实施难度及对既有工程影响较小,线路长度短,工程投资较省,且能力满足运量需求,故本次研究建议采用单线20‰坡度方案。
结合广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枢纽分工和行车检算、能力适应性、坡度适应性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对既有工程影响较小、线路长度短、工程投资较省的单线20‰坡度方案。目前,广珠京广联络线已经开工建设,未来将形成客内货外格局,实现东西径路顺直、通道能力翻倍、高铁引入中心城区的枢纽功能,从根本上优化广州铁路枢纽布局。
本文转自《铁道勘察》——广珠铁路至京广铁路联络线建设方案研究,作者:何海清;仅用于学习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沐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多处理单元的图形显示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5-07-26 0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动态车衡轴重误差的补偿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的专利,...
2025-07-26 0
想体验航天员的视角看地球“遨游太空”么机会来了你想玩的这里全都有14项炫酷航天体验任选10项一次性嗨翻天 必玩推荐: 月球车——真实模拟月球驾驶 ...
2025-07-26 0
【来源:新闻坊】7月24日,据上海经侦ECID上海警方通报了一起上海互联网企业高管收受商业贿赂的案件抓获受贿、行贿犯罪嫌疑人七名涉案金额达4000余万...
2025-07-26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建环能(300425)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用...
2025-07-26 0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编者按:收到李进兵老师的消息,原来他开始学习AI创作,对一个古稀老人来讲,坚持学习、坚持创作本就值得尊敬,如今还开始涉足年轻人才精通...
2025-07-26 0
兄弟们!注意了!这个周末要有大事发生!!!事关华为昇腾!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将于7月26日至7月29日启幕。本届大会汇聚800余家全球...
2025-07-26 0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一通电话,男人高昂地说,“咱们周末一起吃个饭吧。”那头的女人却不紧不慢回一句:“下次吧。”这一句轻描淡写,像极了一阵三月的风,...
2025-07-2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