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快讯文章正文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抖音快讯 2025年07月25日 06:15 1 admin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近日宣布,全球首台第二代High-NA EUV光刻机 EXE:5200B已经完成出货,首台买家正是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

这台重达150吨的精密设备,不仅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半导体制造技术,更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为什么这样的尖端设备,中国厂商花再多钱也买不到?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产业博弈与技术限制?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史上最贵光刻机诞生,技术突破令人震撼

ASML的EXE:5200B光刻机采用0.55数值孔径设计,对比前代0.33数值孔径的EUV设备,分辨率从13纳米提升至8纳米。

理论上能够实现1.7倍的尺寸缩小和2.9倍的晶体管密度提升。

这台设备配备了与蔡司联合研发的优化投影光学元件,成像对比度提升40%,并支持高生产力双掩模曝光的晶圆存储器。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尽管生产效率为每小时≥175片晶圆,略低于前代EXE:5000 的185片/小时,但通过光源技术和工艺优化依旧实现了综合性能的显著提升。

技术进步的背后,是令人咋舌的成本投入。

单台EXE:5200B的售价超过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亿元,是普通EUV光刻机价格的两倍。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英特尔率先布局,2027 年 14A 节点率先应用

作为ASML的长期合作伙伴,英特尔早在2022年就率先下单订购了首台 EXE:5200系统。

据英特尔2025年技术发布会上公布的路线图,这台High-NA EUV设备将在 2027年开始风险生产,将用于14A制程节点,2028年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作为曾经的芯片制造霸主,英特尔近年来在先进制程方面落后于台积电,其代工业务每季度亏损数十亿美元。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或许是公司希望通过抢先部署High-NA EUV技术,在2027年实现代工业务收支平衡,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

英特尔已在俄勒冈州研发晶圆厂部署了第二套High-NA EUV光刻系统,并掌握了该技术在18A、14A节点的关键数据,为后续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这种技术储备让英特尔在与台积电、三星的竞争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其14A节点将采用第二代背面供电网络和环绕栅极技术,预计每瓦性能提升 15-20%,芯片密度提升至1.3倍。

但英特尔的领先能保持多久?竞争对手们又有什么应对策略?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台积电三星紧追不舍,全球芯片格局或将重塑

面对英特尔的抢先部署,台积电和三星也在积极布局High-NA EUV技术。

据报道,台积电可能会延后采用High-NA EUV,继续在A14工艺上使用0.33-NA EUV技术,该工艺预计2028年进入量产。

三星则采取了更为积极的策略,斥资5000亿韩元在华城园区引入首台ASML制造的High-NA EUV设备EXE:5000,可能是希望在2nm市场上实现对台积电的追赶。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作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三星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仅为8.1%,远低于台积电的67%,因此急需通过新技术实现突破。

随着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爆发,对先进制程芯片的需求急剧增长,各大厂商都在争夺ASML有限的产能。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地缘政治阴霾下,中国厂商被彻底排除

中国是ASML的重要市场之一。

2024年前三季度对华销售额达到70亿欧元,且ASML在2025年表示将继续服务中国市场,计划在北京建设维修中心并推进零部件本土化采购,以缓解出口管制对客户设备维护的影响。

但在美国政府的持续政策协调下,荷兰政府已经禁止ASML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 EUV光刻设备。

荷兰首相斯霍夫在2025年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示,荷兰在对华政策方面与美国 "保持一致"。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这种技术限制的影响是深远的。

ASML CEO富凯曾表示中国芯片技术与西方存在代差,不过中国在成熟制程和新兴领域的突破正在缩小差距。

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140家中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增加出口限制。

荷兰政府甚至决定不再公开披露ASML对华销售的大部分信息,试图"隐藏"这一敏感的商业数据。

但限制真的能阻止技术进步吗?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技术限制的双刃剑效应与产业链重构

技术限制虽然在短期内限制了中国获得最先进设备的能力,不过也催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创下历史新高,保持连续 14 个月同比增长。

这表明,即使在技术限制的压力下,中国半导体产业仍在快速发展。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ASML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透露,到2023年底,ASML在中国的光刻机装机量接近1400台。

基于产能判断,ASML目标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具备全球每年500-600台深紫外设备产能,2024年在华销售额占全球营收36.1%。

虽然无法获得最先进的EUV设备,中国厂商仍在通过其他技术路径推进芯片制造能力。

复旦大学团队2025年研制出全球首款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32位微处理器"无极",集成5900个晶体管并发表于《自然》主刊。

苏州EDA企业复鹄科技推出AI驱动的模拟芯片设计工具,将设计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周量级。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下一代技术竞赛,Hyper-NA 时代的到来

ASML已经开始布局下一代Hyper-NA EUV设备,计划在2030年推出数值孔径达到0.75的设备,覆盖1-0.7纳米工艺节点。

这或许意味着,当前围绕High-NA EUV的竞争只是更激烈技术竞赛的序幕。

按照技术发展路线图,High-NA EUV技术预计将支持2025-2026年的高容量芯片制造,涵盖2nm逻辑节点和相似密度的存储节点。

30亿一台!全球首台顶级光刻机出货:中国厂商可能买不到

而英特尔预测High-NA EUV光刻机至少可在三代未来节点上应用,将光刻技术的名义尺度突破到1nm以下量级。

在这个技术迭代的关键时期,各国的策略选择将决定其在未来数十年内的科技地位。

技术限制能否持续有效?

被限制方能否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逐步揭晓。

信源:“

36 氪:《重磅:英特尔揭秘 1.4nm 细节,晒神秘 AI 芯片》

海峡网:《荷兰首相:特朗普会进一步限制阿斯麦对华出口,我们得自己说了算》人民网国际:《全球瞭望丨美媒:荷兰首相表示应自行决定对华出口政策》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2024 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 17.4%,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集成电路出口破万亿 国产存储冲刺海外市场》

复旦大学新闻网:《nature 刊发二维半导体芯片 “无极” 重要成果》

新浪财经:《为中国光刻机提供服务!ASML: 对北京本地维修中心升级和扩建》”

文/编辑: 珞翎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