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戏天地文章正文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游戏天地 2025年07月24日 06:18 1 admin

剪纸作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近年来在纳米制造、结构调控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光电学院李家方教授、姚裕贵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之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王涌天教授、刘娟教授团队以及材料学院靳柯教授团队合作,在硅基纳米剪纸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对硅基微纳结构塑性、弹性和滞性形变行为的精准调控,并成功展示了阵列结构的光学信息加密显示功能。该创新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聚焦这一相关领域,早在2018年,北理工李家方教授就带领研究团队首创纳米剪纸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后于2021年发展纳米光机电调控新机制,2024年实现纳米剪纸转子光电镊自由操控,2025年突破硅基纳米剪纸技术,持续推动领域发展,形成了一条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完整技术路线。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硅基纳米剪纸技术的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在塑性形变方面,北理工研究团队提出基于镓离子注入与硅空位诱导的非对称分布及饱和效应等新机理,更是突破了传统两段式形变理论的局限,首次实现了具有双反转特征的三段式塑性形变,揭示了剂量依赖的合成力矩对结构形变方向的决定性作用,为深入理解硅材料的塑性形变机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研究团队揭示了硅基纳米剪纸结构在同一材料平台上实现塑性、弹性和滞性形变模式的独特能力和精准可控特性,为智能微纳器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硅基纳米剪纸结构应用于光学信息编码和加密显示的概念演示。比例尺:10μm

此次科研突破的背后,离不开北理工学者夜以继日的钻研探索以及攻坚克难的执着坚守,也离不开学校科研育人理念的长久、深度践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北理工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始终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北理工智慧。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始终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建校80余年来,更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教英才、时代先锋和治国栋梁。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近年来,学校积极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及创新实践能力,巧妙地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通往科研探索的坚实桥梁。

其中,科研平台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关键基石,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北理工拥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牵头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牵头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顶尖的科研设备和优越的实验条件。

同时,在北理工,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前沿科研项目中,与导师和团队成员共同探索未知,积累宝贵科研经验、激发自身创新潜能。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当前,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育人成效显著,结出了累累硕果。以Nature期刊为例,仅2025年1-5月,北理工学者已在Nature及系列子刊共计发文16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Nature周刊上发文1篇,以通讯作者在Nature系列子刊发文9篇。

重要突破!北理工这一“创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展望未来,北京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并不断深化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努力培育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关注“北京理工大学招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官网、官微等

#北京理工大学##科研##剪纸##北京头条#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