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湘潭市首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合作案例落地

百科大全 2025年07月24日 04:32 1 admin

7月19日,湖南启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中南大学郭学益教授团队成果经“先用后付”免费授权,在这里开展小规模生产。这种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后,可应用在储能电站、特种车辆动力电池及低温应用场景等多个领域,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湘潭市首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合作案例落地

这是湖南湘潭首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落地案例。今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将其列为首批重点改革事项。得益于这项新政策,启标新能源公司已迅速基于专利技术进行新产品研发,进军行业细分市场。

“除了依靠自身研发,专利授权许可是企业获得技术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价值不菲的专利许可费用,对我们来说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支出。”在启标新能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靖看来,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的难题,还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他们把更多资金投入到生产中。

前期,湘潭市科技局在调研中了解到,受限于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不稳定、信息交流渠道不顺畅等现实桎梏,不少高校科技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为推动科技成果“更快转”,鼓励中小微企业“主动转”,强化产学研“精准转”,新出台的《湘潭市科技成果在企业“先用后付”的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许可双方明确约定采取“零门槛费+阶段性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等方式支付许可费,支付时间应至少在许可合同生效一年(含)或被许可方基于此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或提供服务形成市场化收入之后。此举意味着用市场为成果定价,让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关系,既降低了企业获取科技成果的门槛和试错成本,也进一步盘活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资源。

“看到团队成果在产业一线落地,助力创新发展,特别欣慰。”中南大学郭学益教授团队成员范鑫铭说,“先付后用”模式是企业和院校的双赢,借助企业“触角”,科研团队能发现和解决更多实际应用问题。同样,科技成果通过“先用后付”方式应用到生产中,也能成为企业营收新的增长点。

“4月份投产至今,公司到手订单已有1亿元。我们计划与中南大学共建‘钠电技术联合实验室’,推动校企合作从‘单一项目委托’向‘联合攻关+专利共营+收益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升级。”石靖说。

湘潭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广“先用后付”模式,鼓励科研院所、技术专家和中介机构主动挖掘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将启动智慧平台对企业技术需求关键词与科技成果关键词的语义分析,向“白名单”库企业精准推送科技成果,助力科技成果更快速、更顺畅转化。(王超)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