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锶智能四足机器狗在T台展示。 主办方供图硬核科技产品下场变身T台“新秀”,企业高管上场发布重磅新品。7月22日下午,“湾区T台 龙岗新秀”——202...
2025-07-24 0
最近这些年,中国美国等都在布局大规模勘探月球资源并力争原位资源利用(即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就地开发不送回地球),国内外正在积极研发货运版和载人版月球着陆器。中国力争2030年首次载人登月,美国力争重返月球。那么,以当前技术水平,大规模勘探开发月球资源仍需克服哪些难关?需要发展哪些方面的新技术?
月球基地原位资源利用及开发概念图(图源:ESA)
经过60余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航天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的绝大部分空间活动依然聚焦于不远于地球静止轨道(3.6万千米高)的近地空间。随着人类对地外空间的认知逐渐深入、对拓展生存空间的持续发展需求更强,月球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再次成为航天探索的焦点,它自身资源丰富、更是人类迈出地月空间的唯一跳板。
正因如此,进入21世纪后人类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探月浪潮,月球探测的频率和深度远超上世纪60/70年代的“登月竞赛”时代。以中国载人登月、美国“阿耳忒弥斯为代表的国家级工程计划,正谋求实现稳定的载人登月、长期开发月球资源和建立各类地月空间基础设施,以支持未来更大规模的空间活动。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探测活动也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月球是人类最好的邻居,是我们迈出地球的“跳板”(图源:shutterstock)
第一,需明确太空探索新目标。人类上一次大规模月球探索浪潮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戛然而止,根本原因在于目标过于单一(聚焦政治影响),付出与回报明显不成正比。身处新一轮探索浪潮中,各国应首先充分理解月球乃至地月空间资源的唯一性价值,结合自身科技发展水平梳理出合理的探索目标·。例如,月球背后对天文射电研究的得天独厚条件、地月三体平衡轨道对更广空间探索的“跳板”作用、月表纯粹环境对行星科学和地质科学的研究意义,存在大量的基础科学问题。有的放矢、建立“提出目标-实现目标-发现更高水平目标”的正向循环,是支持实现长期月球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
第二,需建立地月交通新体系。在人类几次重大“时代”级的文明大发展背后,往往是交通工具和支撑技术的重大变革。例如,船舶和航海技术决定了“大航海时代”的进程,火车汽车飞机和现代交通技术决定了“地球村时代”的发展。对于月球探索,运载火箭几乎是唯一具有决定性的交通工具。而现有运载技术依然存在造价高昂、运力有限、准备周期长和通用性差等不足,必须持续攻关重载、可回收、易维护和兼容性高等核心技术难题。同时,需聚焦地球、月球和地月系统内稳定轨道,在此建立空间站和地面站级大型基础设施,以支持长期“航班化”客运和货运,才有可能实现大规模月球资源开发。
月球上的交通或许并不会“拥堵”(图源:Xent design)
第三,需培育地月经济圈新模式。创造更高生产力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根本目标,耗费巨大的月球资源开发也应以此为锚点。一方面,利用各类空间探索技术在“工业技术金字塔”塔顶的地位,努力牵引全产业链条的科技升级,以太空相关制造业提升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做大做实整个“金字塔”的生产力产出;另一方面,应持续拓展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新产业格局。例如,太空太阳能电站、月球/小行星采矿、太空旅游等都是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有望为人类创造出更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第四,需构建原位资源开发新能力。地球上的优越环境使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普遍奉行“拿来主义”原则,我们所依赖的各类能源和矿产都是地球环境历史演化的产物、而非创造。事实上,地球上的任何一种资源在宇宙中都不是稀缺的,缺乏的只是人类开发利用的能力,这也是限制人类实现行星际生存的核心桎梏。对于未来的大规模月球资源开发,仅依靠地球出发的“脐带式”补给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尽快攻克原位资源利用技术。例如,利用月球的太阳能和核能(氦3),持续获取月球的水和月表物质,以3D打印等技术维持大型基础设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地球供给的依赖。以此为样板,有望将生存脚步进一步向其他地外天体延伸。
月球俯瞰地球的战略地位使得对它的开发不全是科学与技术(图源:Aerospace.org)
第五,需构筑太空关系新格局。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各民族与国家的斗争与妥协史,斗争使我们不甘于生存现状而努力进取,妥协使我们及时止损而融合守成。对更广袤太空的开发,是一个兼具重大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进程,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地月开发时代新的太空关系格局已脱离了地球和“国际”的概念,能否最大限度降低斗争带来的损耗、提升妥协合作带来的增益,是决定人类未来月球资源开发速度和深度的核心因素。为此,各国更应摒弃传统政治思维,构筑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格局,以支持人类共同“跨出地球摇篮”。
综上,在新一波月球探索的浪潮中,各国应明确发展目标,解决限制地月交通发展的根本问题,以探索新太空经济模式为导向,尽可能实现有限地球供给与原位资源利用的方式开发月球。在这个过程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格局重新思考各国的太空关系,是人类能永续开发月球、乃至迈出地月系统的关键所在。不过,最近这几年的格局风云突变,人类迈向“跨行星生存物种”的步伐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这一代人能否见证人类这个物种在洪荒宇宙中迈出下一个“一小步”,或许并不容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演出”真实的历史,也逐渐构建了下一代新的世界观,信心,还是要有的。
相关文章
灵锶智能四足机器狗在T台展示。 主办方供图硬核科技产品下场变身T台“新秀”,企业高管上场发布重磅新品。7月22日下午,“湾区T台 龙岗新秀”——202...
2025-07-24 0
【CNMO科技导购】如今,AI技术风靡全球,就连人们日常高频率使用的手机也迎来AI技术变革。尤其是搭载AI大模型的手机,更是能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但是...
2025-07-24 0
来源:河北日报 原标题:空天信息产业在雄安起步成势最近这段时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佳鑫经常在北京和雄安两地往返。在...
2025-07-24 0
文:三农气象爱好者图:各大气象网资料本轮强降雨中心已定,欢迎大家收看本期7月24号~26号最新的天气预报,全国各地暴雨大暴雨分布如下:骄阳似火,热浪滚...
2025-07-24 0
文|文人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基辅的顽强抵抗已成为当代战争史上的一个谜团,三年多的炮火未能撼动这座乌克兰首都,尽管俄罗斯军队已经投入了...
2025-07-24 0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显示装置”的专利,公开号CN120356424A,申请日期为20...
2025-07-24 0
在全球科技产业加速重构的当下,英伟达CEO黄仁勋今年第三次访华,身着唐装亮相第三届链博会,并在演讲中提及了11家中国公司,其中就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
2025-07-24 0
金融界2025年7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调谐跳频滤波器滤波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31...
2025-07-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