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大全文章正文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百科大全 2025年07月23日 20:48 1 admin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作为全世界最会吃的一群人,咱中国人“上天”的食物也是相当逆天!麻婆豆腐、番茄鸡蛋、清炖马蹄、素三鲜、小炒莲藕、外婆菜、孜然土豆……7月15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拉了6吨货,给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的乘组去送“快递”,别的不说,光宇航员们吃的饭就有1.5吨以上,不去一趟外太空都不知道自己饭量有多大!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您是不是记得咱航天食品挺朴素的?现在怎么比我们在地球上点的外卖还要丰盛啊?您没记错!在太空里失重、辐射强,很难有条件开灶洗碗。神舟五号那会儿,杨利伟吃的还是像牙膏一样的糊状食物,得挤着吃。现在怎么发展到在外太空都能随意点菜了呢?

就说这次天舟九号带的“外卖”,除了开头说的那些中式家常菜,还有主食类的米饭、面条,甚至还有调味品和新鲜果蔬!不光讲究搭配,还特懂你的胃,不光有咸口的,还有甜口的,比如说榛仁巧克力、酸乳饮料!还有鸡汁豆干这种调味小零食,甚至还有茶包和茶粉做奶茶解馋。可以说,从正餐到加餐,从主食到配菜,从喝的到嚼的,那是一应俱全,杨利伟都得羡慕了!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您是不是又好奇了,那岂不是相当于在外卖平台买点就能带上太空了?那就真误会了,这毕竟是航天食品,跟平时的饭菜还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形态,讲究的是“保命”。地球有重力,饭菜放桌上能乖乖待着,但太空没重力,要是像家里一样炒盘带汤的菜,汤汁、米粒就得飘得满天都是!万一被宇航员吸进鼻子、眼睛里,或者卡进仪器里,那可就出大事了。所以早期航天食品都是糊状、膏状,后来技术升级了,变成小块、压缩状,比如饼干,都做成了能“一口闷”的大小,避免咬的时候碎成渣;汤汤水水的东西也得先脱水,需要吃的时候再加水泡开加热。也就是说,虽然东西好吃了,但是得费点事儿。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2016年天宫二航天员中心讨论航天食品组装方案

然后是营养。咱平时吃的饭讲究色香味,但航天食品首先讲究营养够不够、能不能消化。太空环境下宇航员身体消耗和地球不一样,比如钙在天上的流失会特别快,更容易导致骨质流失、肌肉萎缩,所以航天食品得“精准投喂”:高蛋白能帮助防止肌肉萎缩、高钙和适量维生素D可以防止骨质流失、低钠能防止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而且太空里肠胃蠕动慢,食物还得好消化,不能给肠胃添负担。

再有就是保存。送一次“太空快递”不容易,所以航天食品需要有至少12个月的保质期,因此航天食品的加工过程特别“狠”:要么是高温杀菌,要么是用多阶段加热杀菌或冷热杀菌相结合的方式,要么是冻干脱水,总之必须做到无菌生产。咱平时吃的东西放半天可能就坏了,航天食品要靠着这些硬核技术来保证安全。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最后还有个小细节,就是饭菜的口味。太空里味觉有可能暂时退化,吃啥都没味道,所以航天食品还会配备叉烧酱、川味辣椒酱之类的调味品,让宇航员能尝出味道来。但也不能太咸,不然就成了高钠食品了。况且吃咸了喝水就该多了,在太空处理尿液也是个麻烦事,所以要把调味拿捏得刚刚好,也是门技术活。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觉得一顿太空餐里,藏着太多科技和巧思了?从早年能填饱肚子就行,到现在的吃好、安全、合口味,航天食品一路升级,背后不光是食品科技的进步,更有对宇航员的贴心关怀。毕竟在遥远的太空,一口熟悉的家乡味,是最温暖的慰藉!


农视点述评员 | 张思逸

剪辑 | 王 孟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杨 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上天”的饭有多卷?来看中国航天食品逆天操作! | 农视点

发表评论

泰日号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川ICP备66666666号 Z-BlogPHP强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