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在当今信...
2025-07-24 0
本文为食品内参原创
作者丨佑木 编审丨橘子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平台,重申严格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等法规,要求平台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建多赢生态。
约谈次日,各平台火速收敛战线:低门槛的大红包、0元奶茶券从App上下架,部分优惠券提高了满减门槛。有茶饮店员工透露,现在平台的“0元奶茶”改成到店自提核销,用户不到店就不会做单,避免了大量浪费。周末两天,消费者也发现骑手配送速度恢复正常,外卖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一场声势浩大的外卖补贴大战,在狂飙过后戛然而止,仿佛一场“大梦初醒”。
补贴重燃,风云再起
今年春天,格局本已稳定的外卖市场突然烽烟四起。
表面看,是京东打响了第一枪——2025年2月,京东高调官宣进军外卖,推出0佣金招募商家计划,甚至连创始人刘强东都穿上骑手服亲自送起了外卖,引发社交媒体刷屏。有北京用户晒出与刘强东的合影,笑称“接到了东哥送的第一单外卖,荣幸啊!”京东方面证实照片属实,并借机喊话对手平台:“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这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矛头直指行业老大美团,指责“竞对平台”强迫兼职骑手不得接京东秒送单,违者封号,导致部分京东订单延迟。京东承诺绝不对骑手搞“二选一”,并霸气宣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时间,“京东痛斥美团封杀骑手”的聊天截图在网上疯传,骑手圈人心惶惶。美团火速辟谣,表示从未限制骑手多平台接单,已对传播谣言者采取法律措施。
大战硝烟尚未弥漫街头,先在舆论场点了火。
紧随京东搅局,老牌劲敌阿里巴巴也迅速应战。4月下旬,阿里升级旗下本地生活业务:饿了么深度融入淘宝,在淘宝App首页上线了“淘宝闪购”入口,并祭出百亿级补贴。4月30日,阿里启动“超级星期六”大促计划,内部代号“淮海战役”。据传,阿里在内部全员信中宣布,将饿了么并入阿里电商事业群,强化电商与外卖的一体化运营,定位从电商平台升级为“大消费”平台。
言下之意很明确:阿里不可能坐视京东成为外卖行业的第二,更不会让美团在本地生活一家独大。
美团这边也被迫严阵以待。作为行业老大,美团原本在外卖领域拥有约七成市场份额,用户心智牢固,但面对阿里和京东前后夹击,也不得不“被动卷入”战局。美团高管公开表示,“不清楚对方为何挑衅,美团是被动参与,但行动上却毫不示弱:0元券、0.1元秒杀、大额满减券……美团迅速投入巨额补贴,与淘宝闪购高举的“500亿补贴”针锋相对。
6月30日起,每逢周六,美团与阿里就在外卖与即时零售领域短兵相接,上演“超级星期六”对决。甚至美团早在4月15日发布新品牌“美团闪购”时,还在宣传视频里明里暗里嘲讽京东物流慢:视频字幕写着“你的东东再等等”,配图却是一只熟悉的小狗,暗指京东APP的小狗Logo,引发网友哄笑。显然,美团已经感受到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不惜在广告中“内涵”对手。
就这样,2025年的外卖“三国杀”正式开盘:美团坚守本地生活大本营,阿里整合饿了么背靠电商巨舰来势汹汹,京东携电商和物流优势破釜沉舟杀入战局。有人感慨,十年前饿了么与美团的补贴大战每月烧掉上亿元已让投资人瞠目了;而十年后,战火升级到了“百亿对决”。
更夸张的是,这次战局不止三方:坊间传言字节跳动旗下抖音也将上线团购外卖,引得行业紧张不已,虽然抖音官方已出面否认“自建外卖”计划(称聚焦到店业务)。但可以预见,即时零售这块万亿级蛋糕,没有巨头愿意拱手相让。
一场混战在所难免。
薅毛盛宴,乱象丛生
大战一起,最直接受益的当然是消费者。“0元外卖”“满18减18”“周末5顿全包”……这段时间,各家外卖App首页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优惠字样。
“占便宜之心,人皆有之”,巨额补贴点燃了全民薅羊毛的热情,无数用户涌入平台疯狂下单。有人炫耀每天喝十杯免费奶茶,把自己“喝麻了”;还有大学生晒出战绩:“一杯奶茶到手不到3块,一顿炸鸡大餐只花6块”。在社交媒体上,“今天你薅了吗”成了打招呼的新方式,不少人戏称周末点外卖比在家做饭还省钱。一时间,外卖软件俨然变成了“白送平台”。
消费者爽了,平台数据也一路狂飙。补贴大战期间,行业日订单量从年初的1亿单激增至约2.5亿单。据几大平台披露的周末战报,美团单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淘宝闪购也一度冲上8000万单,京东外卖在“618”期间日单量破2500万。
这样的订单洪峰,甚至逼近中国14亿人口一天三餐的极限。美团外卖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单量暴增4倍的离谱景象,如江苏宿迁这样四五线城市都被卷入补贴狂潮。为了不浪费红包,很多人硬是把“一日三餐”升级成了“五餐”,早餐加早茶、下午茶加宵夜齐上,只为用完平台发的188元大红包。
然而,烧钱吹起的订单泡沫终究是泡沫。
美团创始人王兴在股东大会上直言,大多新增订单都是靠补贴拉来的低价单,许多只是多出来的奶茶咖啡,并非真实需求,这种模式不可持续。美团高级副总裁王莆中也承认,日单量从1亿涨到2.5亿绝大部分是泡沫,“如果手机卖100块钱也能卖爆,但全球就80亿人,这是需求边界。一日三餐就是刚需极限,用户就算拿到大红包,也不可能天天五顿饭”。
疯狂过后,留下的还有满地鸡毛。首先撑不住的是不少商家。补贴规则下,消费者爽了,商家却在赔本赚吆喝。许多小店发现忙碌一天反倒净利更低:扣完材料、本店让利、平台服务费和配送费,辛苦忙到打烊兜里竟比以前更瘪。一些店主苦不堪言,干脆选择临时关店躲过补贴期,或者提高配送费抵消平台折扣。
“平台流量我们不敢不跟,但真撑几个月要关门”,一位老板吐槽道。在平台强势生态下,商家其实别无选择——不参加补贴就没流量,还可能被隐藏排序;参加吧,多卖反倒多亏,只能忍痛配合。这场补贴盛宴中,商家的苦和泪鲜有人看到。
外卖骑手则是大战中最忙碌的群体,也是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订单暴涨让很多骑手收入水涨船高。有媒体报道,7月12日当天有饿了么骑手送了约80单,身边有人一天送出100多单,日收入超过500元。美团官方数据显示,补贴大战的周末里,骑手日均单量增长33%,众包骑手日收入同比提升111%。不少骑手晒出收入截图,兴奋地在群里喊:“一个月干两个月的钱,爽!”
但另一方面,单量积压导致骑手工作强度爆炸式上涨。为了在有限时间内送更多订单,不少人争分夺秒闯红灯、飞速逆行,拿生命在挣钱。有骑手在微信群无奈感叹:“这样干下去迟早出事,命都不要了”,引来一片叹息。网上甚至流传视频:因为店员忙不过来,有骑手冲进奶茶店帮忙制作奶茶的魔幻场景。
补贴大战表面热闹,背后满是骑手们疲于奔命的身影和一次次惊险的闯灯瞬间。利益喧嚣之下,真正为这场狂欢埋单的,正是千千万万卖力奔波的商家和骑手们。
骑手争夺,流量围城
补贴大战如火如荼,巨头之间的暗战也在台下激烈上演。
首先是对骑手资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随着京东外卖高调入局,美团和饿了么长期建立的骑手网络受到了挑战。京东初期主要依赖旗下达达众包骑手送单,但为了确保配送时效,京东鼓励更多兼职骑手加盟。这就触动了美团的敏感神经。
据传,美团某些地区的站长私下要求骑手“不得接京东单”,甚至有威胁封号的传言。4月中旬,数张据称是美团内部群聊天截图在骑手圈疯传:“不要去跑某平台(京东),查到就是永久封号”。消息一出,骑手群体哗然。4月21日,京东官方抓住时机发布那封公开信,炮轰某对手“再次玩起二选一的把戏”,同情骑手收入受损16%-25%。
同时,京东高调宣誓“永不强迫兼职骑手二选一”,并警告对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番措辞之强硬,在国内互联网巨头互撕史上都不多见。
美团方面一边坚决否认强迫骑手站队,称相关传言“纯属捏造”,一边也悄然提升了对自家骑手的安抚和福利。毕竟在即时配送领域,物流履约网络的效率决定了能走多远。大战爆单期间,运力不足一度成为京东的阿喀琉斯之踵,兼职骑手流失会让京东送餐速度雪上加霜。美团深知骑手是命脉,不仅第一时间澄清“绝不会违规限制骑手接单”,还趁机宣传自己“面向全行业招募优质骑手,尊重骑手自主选择工作平台的权利”。
这一波操作,被业内戏称为“以德服人”:在舆论场把自己包装成骑手好朋友的形象。京东当然也不示弱,宣布投入20亿元升级骑手福利,除了给全职骑手上足五险一金,每月发放高温和严寒津贴,还一次性采购15万台新电动车免费配给骑手。
一场外卖大战,硬是卷出了“谁对骑手更好”的内卷新高度。不过骑手们心里也有杆秤:补贴大战时并没有多少直接补贴落到骑手头上,大家收入增加主要还是靠跑单堆量、以命换钱。平台如今送温暖,多少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
除了抢人,巨头们还在抢流量入口和用户心智。外卖大战表面是比谁优惠更狠,实则是在争夺消费者手机上的首席入口地位。“首页第一入口是电商,第二入口是外卖。看似为了多一个点单,实际是在拼培养用户习惯的场景”,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美团、阿里、京东烧钱,都不是为了慈善,而是为了让用户形成“每当饿了/需要买点啥,就打开我这个App”的路径依赖。
争入口,就是争未来。这解释了为何阿里不直接用“外卖”二字,而把饿了么的服务整合进“淘宝闪购”——因为“外卖”一词几乎等同于美团,而“闪购”这个心智还在抢,占了就算自己的。阿里希望用户以后买生活用品、点餐饮都习惯在淘宝App内完成,一举打通线上购物和本地消费;美团则想守住用户点餐首选,顺带把鲜花、生鲜、手机等即时零售生意也都拦下来,不让用户流向淘宝或京东;京东则梦想用户买日用品时顺手在京东下个外卖单,培养“一站式”消费习惯。
换言之,巨头真正的战争在于封锁对手的流量入口、渗透对手的腹地。
今年以来,美团和京东在彼此腹地大胆出击、互相渗透对方的核心业务:美团凭借本地生活和庞大骑手网络,从餐饮、买菜一路延伸到数码家电领域,打造全品类即时零售矩阵,直接挑战京东的强项3C和家电零售;京东则依托电商基因强攻30分钟配送,用高频外卖业务撬动低频高客单商品的近场交易,意图培养消费者用京东App点外卖的心智。
两种商业逻辑在战场上短兵相接:一个是远场电商杀入近场生活,一个是本地平台进军全品类零售。
今年,美团、阿里在很多场景开始抢占彼此生态:例如饿了么与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展开合作,用户刷抖音视频可以直接下单饿了么外卖,变相获取了抖音流量;美团则与微信小程序深度绑定,多年享受微信导流红利。
随着政策要求互联网平台逐步拆墙开放,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锋会更加频繁。巨头们一面想打进对方领地,一面又筑高自己的生态壁垒,封锁对方入口——例如此前阿里系App屏蔽微信支付、美团App悄悄降低支付宝支付权重等等。
虽不显山露水,却是平台“内战”中见血封喉的暗招。
后记:
这场2025年的外卖补贴大战,被许多人视作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后的“烧钱内战”。
回顾过去十年,类似的惨烈厮杀我们见过不少:网约车大战砸钱补贴,滴滴快的两败俱伤最后合并;外卖上一轮大战,最终美团吃下了饿了么系的份额、百度外卖黯然退场;社区团购大战更是引来监管严厉规制,巨头纷纷收缩战线。
每一轮战争后,行业都迎来新的秩序和平静期。这一次也不例外。补贴狂潮退去,外卖行业正在走向新拐点。
那么,谁赢了?从结果看,似乎没有绝对的胜者——美团守住了基本盘却元气大伤,饿了么借机提升了存在感但远未到改写格局,京东抢到了宝贵的一席之地却也烧了真金白银。真正赢得短期利益的,也许只是那些喝爽了奶茶的消费者;而真正避免了一场“殊死相搏、两败俱伤”结局的,是及时出手的监管力量。可以说,这场监管风暴平息了巨头的“怒火”,让行业有机会冷静下来思考长期策略。
中国互联网的故事,从来不缺下半场。外卖江湖的明天,也终将由理性和创新来书写。
相关文章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在当今信...
2025-07-24 0
昨天我刚拿到新买的荣耀手机,迫不及待想把桌面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每次左滑屏幕,都会蹦出负一屏,上面一堆我不太需要的信息,看着乱糟糟的。我就想把负一...
2025-07-24 0
“AI教育圳行动”系列沙龙首站成功举行。来自高校、福田区中小学、科技企业的嘉宾齐聚一堂。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教育生态,深圳市福田区的实践行动何以走在时代前...
2025-07-24 0
科技媒体小米时代消息,小米HyperOS 3的动画效果相关信息被泄露,展示了系统在视觉交互上的诸多新变化,引发用户关注。 图片来源:小米时代从曝光内容...
2025-07-24 0
近期社交媒体热议某博主三年断食晚餐引发低蛋白血症的案例,协和医院最新研究证实晚餐必须吃对才能健康减脂。健身教练发现超过68%减脂人群存在热量误判,华西...
2025-07-24 0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海康威视元物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准直器、干涉仪及光谱仪”的专利,公开号CN1203...
2025-07-24 0
理论上来说,固态硬盘的寿命要比机械硬盘短,不过SSD抗震性强,实际运用寿命不一定比HDD差。不过,固态硬盘一旦破坏很难维修,数据无法向机械硬盘那样,...
2025-07-24 0
在过去的几年中,联想moto推出了多款采用潘通年度流行色的产品。现在最新的消息显示,其将在接下来推出摩卡慕斯配色的摩托罗拉 Edge 60 Fusio...
2025-07-24 0
发表评论